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 《职业圈》2011,(15):103-104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在被开发利用时也从人类那里获得了再生能力,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使得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确实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渐渐的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伟 《生态文化》2011,(1):6-7,43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专家们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人类对传统自然观进行反思的结果,是在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呼唤中形成的。正确理解与把握生态自然观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价值,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统筹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理论依据。经济发展是否有代价,无代价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可能,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否必然干预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干预行为是否危及生态的平衡?二是人类在取得经济发展的收益时,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与他们之间所得收益之间合理的度如何确定。三是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在资源稀缺的状况下,人类能否超越‘零和博弈’关系的限制,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四是人类是否可以充分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相似文献   

5.
迫使当代当代中国人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到哲学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个重要思路。在人类哲学史上,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顺从自然,才能生存。但是,都未能解答人类如何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马克思哲学主张人通过改造原始自在自然界为人化自然界,以实现人类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但是,由于马克思哲学异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却造成人们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和使自然环境恶化,至今尚未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的具体有效办法。"中国需要新实学",新实学主张立足现实历史之上和历史实际之中,一切从现实历史和历史实际出发,"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务实求实,解答和解决现实历史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使人类在当下过上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知识是指当地人类群体使用自己的文化去应对自然生态系统而建构起来的地方性的知识体系,其内涵是:从生态的系统中,为当地群体获取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本文以福贡县架科村傈僳民族为具体案例,构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傈僳族防灾减灾传统知识。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地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状况,得出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体系中,可以将本土化的傈僳族传统知识中对于自然的敬畏、日常防灾减灾的实践经验与现代的科技相结合,提倡群测群防,最大程度地调动当地村民的力量,共同开展满足当地实际需求和符合现有条件的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咸海灾难的深刻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经济开发,必须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这是我们今天切身体验到的真理。然而这个认识,却是由于人类的经济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大自然屡屡对人类进行报复的无情事实面前,以苦果换来的清醒。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而人类对这个复杂系统的认识,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神话思维与神话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神话是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远古初民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幻想性产物,它反映了人类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性,是人类文化最初始的表现形态之一。那么,神话是如何产生的?在初民那里,他们当然也是用与我们相同眼睛来看世界,也与我们一样能感觉到客观自然的湿度、温度和...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化象在历史长河里漂流的河灯,中国文化是这长河中很为灿烂的一盏。作为人类文化渊源流长的中国文化,不是囚禁在人类博物馆里的化石,而是逐渐把民族意识和当代意识结为一体的全新文化。 人类走到今天,各种文化是在斗争、排斥、拥抱、联姻、兼容的过程里发生、发展,或没落、消亡的。文化借助于经济、政治的力量在变中求生求长,变则生,不变则亡。人类属于大自然,人的力量无法从自然的发展规律中得以超脱,也无法从社会的生存规律中得以超脱,超越自然,逾越规律都是不可能的。自然界存在竞争,社会存在竞争,文化也存在竞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生态世界观是后现代世界观。后现代世界观是西方社会现代化晚期阶段兴起的文化批判思潮。它以反现代性的方式,发挥着优化现代性结构、拓展现代性边界的作用。生态世界观对自然“内在价值”的鼓吹,与对同性恋、女性、儿童、少数族裔、殖民地等“边缘”权利的鼓吹一样,联系着后现代思潮解构现代性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压抑和专制的努力。儒家价值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由于“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思维方式的影响,儒家的人类中心主义又表现出和西方现代性思维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极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就是不同于现代性思维的无限发展观,儒家认为应该对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作出必要的限制;不同于现代性思维的机械论自然观,儒家坚持自然和人的生命世界的亲缘关系,并据此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起伦理性义务。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使儒家和后现代生态世界观之间具有了相互呼应之处,并为我们从生态世界观的视角诠释儒家思想提供了基本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改版时的话     
仰望星空,我们应该知道人类远远没有具备征服自然的能力。作为自然之子自母体中出生便在是反哺还是反叛的挣扎中困惑。回望走过的足迹,我们不时为自己的不断强大而张狂自喜,但每一次在自然面前的莽撞都遭到自然的报应,不是自然的哭泣,而是自然的愤怒,不是温馨的教诲,而是无情的教训。人类只有学习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才能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人因自然而生,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作为自然的产物,首先具有自然属性.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自然的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反,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大自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生态道德是人类为保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内涵包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古代埃及作为世界上的古老文明而对人类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且增添了全球文化之新内容。尽管两者由于不同的自然与历史条件作用而具有相互不同的特点和传统,但是由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总体规律性而使双方在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有其相近或相似之处,特别是王位继承制度上。本文拟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着手对中国商代与埃及第十八王朝(the Eighteenth Dynasty of Egypt)的王位继承制度,包括传位特征和传位原则以及相关变故等作一一类比,从而不难发现中国和埃及在上古时期政治文明所取得之成就,而且也对今人掌握其基本规律以及历史发展特点进而探讨相关文明之兴衰变化历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进程,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人自身本是社会和自然的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发展过程的担当者和承载者,那么,人的发展问题必然是与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在共同进步中所探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里,始终强调发展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特殊性以及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性和协调性,认为发展伦理学的根本在于人类自身内在意识的觉醒和道德情怀的注入,在一定意义上使发展本身有了"实现人"的终极目标。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模式的提出就是针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将人内在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怀以一种积极的伦理方式对此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人类的家。但是,自从人类走出森林,进化为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就开始了对森林的掠夺、破坏。人们以各种理由攫取森林资源,如建筑、家具、烧火、垦荒、战争等等。而当这个"家"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不能再遮蔽风雨时,才大吃一惊,又回过头保护树木,重建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像无知的孩子,森林像一个慈祥的母亲,一直注视着他的进步,记录着他的举动。  相似文献   

17.
杨海燕 《文化学刊》2011,(5):142-147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到分裂,人类从大自然的谦卑者到成为大自然的统治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是理性主义发展的写照。自以理性主义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以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破坏自然的工业化和单向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浪漫主义首先发出“回归自然”的反启蒙呐喊,讨伐和谴责了19世纪工业社会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和对峙。继浪漫主义运动之后。相继出现的文化批判理论家则从文化观入手,深刻批判了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技术理性主义以及发展的物化力量和异化力量,揭示了理性主义最终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摧毁”。  相似文献   

18.
苍喆  张彬 《职业圈》2010,(22):52-53
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超前索取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只是狭义的发展,并不是人类所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的本质乃是真理的自行设置入,审美体验这一主体性的经验必然会导致审美鉴赏过程中对于真理的疏远,这意味着人类始终没有深入对于存在者之存在的思考当中。基于这种维度,海德格尔认为审美体验必将导致艺术的终结。现代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海德格尔意识到了现代技术所带来的危险,但是有危险的地方就伴随着救渡,于是海德格尔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艺术,艺术的真理本性能够使人类回归到存在的近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居住。  相似文献   

20.
小引 超自然信仰是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精神现象。是否可以这样说:尽管超自然信仰产生于原始社会,但即使社会生产力大为发展了,还会有超自然信仰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超自然信仰仍然在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超自然信仰之所以如此古老又如此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阶段之中,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阶级社会,无不具有超自然信仰赖以存在的共同条件,即人类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软弱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