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程伟  高丽敏 《职业圈》2011,(15):101-102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金纳  ;金海红 《职业圈》2014,(24):108-108
工业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业态。本文借吉利汽车杭州湾基地工业旅游开发经验,重点分析民营企业工业旅游存在问题并重点阐述民营企业发展旅游经济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购物作为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一,在旅游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世界旅游消费结构中,旅游购物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而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购物消费更是逐年增加,2008年,内地个人游旅客在购物上的花费占其所有消费的65%。由此可见,旅游购物及其所依存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旅游交通和旅游住宿一起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4.
曹振 《职业圈》2008,(14):8-9
县域旅游在我国绝大多数县中起步晚,发展不均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域旅游业出现了大众化趋势,因此县域旅游业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县域旅游在我国绝大多数县中起步晚,发展不均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域旅游业出现了大众化趋势,因此县域旅游业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段丽娜 《职业圈》2007,(8S):36-36,40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由于行政架构与法律制度的差异,较之于国际几大著名湾区和国内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更显出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政策叠加优势在开拓了粤港澳产业和区域合作发展的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性融合发展的制度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粤澳旅游合作"先行先试"安排的梳理,阐明粤澳进一步深化旅游合作的政策叠加优势,从而促进粤澳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新高地、新业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规划业的发展是紧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脚步的。中国旅游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必然要求相应的旅游规划的发展、转变及提高。基于此,笔者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阶段作为分界点,对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并详细阐述其阶段状况及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洪涛 《职业圈》2012,(30):151-151,153
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覆盖面较广,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如何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扩大经营规模,这是摆在旅游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的旅游业仍处于低消费与低水平状况。面对这些问题,网络营销是当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普及与互联网丰富的表现形式决定的。旅游业顺应时代潮流,利用网络资源,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更加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相关税收政策 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产业,涉及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众多行业、部门。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101837百万元,国际旅游收入为396.75亿美元。可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对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正华 《职业圈》2007,(23):24-25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文章分析了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关系,提出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环焕 《职业圈》2007,(19):12-13
随着奥运的到来和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为此,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树立新的营销理念,实施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战略,使旅游市场营销走向更加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而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开展和林业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旅游方式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已成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社会行为方式,甚至代表着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只要旅游者进入自然界旅游,就必然会影响自然界,所以要使旅游者成为生态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这不仅仅是生态保护者的责任,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出现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管理的研究,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管理水平,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麓,由一些外籍人士创办的低碳旅游新业态——"洋家乐"正悄然兴起并渐成风尚。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莫干山就以"竹、云、泉"的自然景观和颇具异国情调的别墅群蜚声海内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这座江南名山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一直得到精心呵护,前往观光度假者络  相似文献   

17.
肖瑜 《文化学刊》2010,(1):124-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连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七大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对历史的记录,对现代人而言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积极进行有机更新。通过调研的方法,依托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结合商丘的文化遗产状况分析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建设过程的自身优势以及在发展文化旅游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建设需要管理者积极转变思路,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提供相关服务;进行部门合作,规范管理;政府给与产业政策倾斜,多产业融合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商丘古城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兼具教育和旅游双重功能的研学旅行正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业态,应该是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深度合作、紧密合作与长期合作的典型形式.相较于教育视角,文旅视角下的研学旅行研究相对薄弱.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文旅部门参与研学旅行,有利于接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满足研学旅行的刚性需求以及拓展景区和文博场馆的价值与功能.从文旅融合视角看,...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震铭 《文化学刊》2010,(1):129-134
文化旅游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