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顾炎武是清代古音韵学的开创者,其入声理论集中体现于《音学五书·音论卷》。对《音学五书·音论卷》的入声内容进行精细分析,概括出关于入声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古人四声一贯”“入为闰声”“近代入声之误”。其中,“古人四声一贯”指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诗歌韵文中互相通贯,“入为闰声”指入声是平、上、去三声的变声,而“近代入声之误”则是顾炎武入声韵与阴声韵相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侃派古音研究者提出的上古韵分28或29部,其每部之内均列有所辖《广韵》韵部及离析表,这是继承清人和该派学者自身研究后提出的成果,是上古音构拟和研究上古至中古语音演变的重要依据。黄永镇1934年著《古韵学源流》一书,系统总结和展示了黄侃派学者古韵28部或29部说的离析成果,是当代汉语上古音研究的重要基础,应加以继承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唐弢是现代文学史家,也是现代文章学家。统观唐氏的文章学著述,可以发现其贡献主要有三:一,构建了较为科学的文章学体系;二,较为全面地揭示与剖析了关于文章本体的原理与问题;三,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文章写作理论。由此可见其文章学家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对中共党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初步论述了中共党史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对象,奠定了早期中共党史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客观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巴蜀才子曾玙乃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著名诗人,其博通群经,诗名早著,少与杨慎齐名,又与杨慎、王阳明、郑善夫、何景明、王廷相等名流交游甚密。由于曾玙诗文多散佚不存,其才名淹没已久。其诗文集《少岷先生拾存稿》赖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得以存世。曾玙诗歌多描写巴蜀山水,关怀巴蜀民生,友爱巴蜀朋辈,推崇巴蜀先贤,表现出浓厚的巴蜀情怀。其文章记录了许多巴蜀历史、书院建设与文学著述活动,为研究明代巴蜀文化与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对巴蜀文化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章太炎在西方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开始反思传统史学,在探索文明史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就章太炎关于中国近代"群学"和氏族史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及两者间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语言资源学是以语言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资源的生成、演化、分布,语言资源的结构系统,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的学科。语言资源学(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语言的属性,更好地保护、开发语言资源,使语言更加高效地为人类交际服务,保护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语言资源学(论)的建构为科学研究语言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古筝的起源和古今筝曲的区别来看,传统筝曲的审美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以平淡表现淳厚,以简单演绎深刻;以个性的技法体现共性的审美原则。传统筝曲无论流派、内容,也无论表现技法,其审美价值的核心一是融合,二是和谐。传统筝曲中表现的主题不论是江河的浩淼、秋色的高爽,还是云天的空阔、群鸦的飞跃,都在于表现人心中的怡然、和悦、从容和适意。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是顾黄初先生语文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点。语文教学应该全方位地把学生各方面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其他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一般文学史著作都把顾况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的先导者来介绍。从顾况的思想性格、诗歌创作及诗论来分析 ,可以得到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顾况 ,顾况的诗风“骏以踔厉” ,更近于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1.
集学者、词人、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于一身的顾随,终身尽瘁于教学工作。顾随是从山东开始教师生涯的,并在青岛奠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念,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顾随的教学艺术源于他丰博的文化根基、悲天悯人的性格和甘于寂寞的情怀。顾门弟子将顾随正直诗人、深邃学者、出色的哲人巨匠形象烘托于世,展示出中国教育界为师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使这一时期的艺术所追求的美,既有形色又超于形色,含有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人格理想,高扬了情感的意义和价值。顾恺之的传神论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基本理论,也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骨”是六朝书论的核心范畴,多指对书法笔力的要求。六朝书论中“骨”论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书法艺术美的根本在于力美。六朝书论中“骨”论的兴盛,缘于汉末魏晋人物品评的风习,也缘于六朝文艺批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诗集现存较早版本是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中的"《戊签》七十四”,辑录司空图诗365首,其中6首在《全唐诗》本中注明为"互见”诗.本文依据多种资料对这6首诗逐一考订其作者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5.
顾春词浅析     
号称词之"中兴"的清代可谓一个承上启下、蕴含丰富的文学时代,尤其是女性词这一领域,不仅呈现出超帙前代、数逾三千的繁荣,也出现了很多的大家。文学史上向来缺少对女性及其文本的充分关注和书写。本文以原始文献资料为基础,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研析顾春之词,以期粗略反映出清代女性的文学风貌和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16.
李云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3):42-45,48
顾随先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词学大师.他曾提出以白话表现新精神、开拓新意境的词学主张,并以毕生创作来实现这一目标.其词擅长使用新语言描写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并以真实新奇的北方特色打破了词之传统意境,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清水江文书的大量发现,使清代以来苗侗社会史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分家析产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分家文书中可知,苗族侗族民众因为“家务纷纭、难以照料”而分家,通过“生分”与“出分”,他们不断地表达着“姜不分不辣,家不分不发”这一民谚所蕴含的朴素的分家析产思想。同时,也由此建立了易于操作的家庭财产划分制度,他们遵循着“品搭均分、拈阄为定”的“诸子平分”原则,当然也不断地呈现出其不同于汉族地区分家析产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