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聂梅 《视听界》2004,(4):76-77
随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凸显,各家新闻媒体纷纷开设投诉类专栏节目,尤其是各家广播媒体开设投诉类直播节目的热情高涨。而这些节目由于能切实地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不良作风、企业对消费者的侵权行为,在这些节目的影响下也确实得到了改变,所以,这类节目受到了受众前所未有的欢迎和拥戴,收听率直线上升,节目主持人的名气大大提高,甚至在某些人群中会有一呼百应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东北一家市级电视台的记者.两次赴四川沱江采制专题.攀谈中获知她操持着一档栏目叫《回家》。我问其收视率如何.算不算品牌栏目?老百姓买不买账?她有点语塞并略显尴尬。我说,你回家吧,只有你先回了家,节目才能回家,只有在你们辖区和频道覆盖范围内重新定位,谋划选题,节目或许能够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3.
陈竞 《青年记者》2010,(14):77-77
广播谈话类节目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一直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各级广播电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纷纷开办了形式各异的广播谈话节目,不少节目曾经创造了收听奇迹,涉及的话题也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主要内容,但绝大多数节目是风风火火开张,惨惨淡淡收场。  相似文献   

4.
覃韬  史熔  安涛 《新闻前哨》2008,(5):62-62
目前,有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由于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人挖掘,大道理、空道理多,现场拍摄的图像少,声画两张皮的多。致使某些节目与老百姓现实生活脱节,导致收视率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由于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人挖掘,大道理、空道理多,现场拍摄的图像少,声画两张皮的多。致使某些节目与老百姓现实生活脱节,导致收视率不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岳萌 《记者摇篮》2010,(5):44-44,43
草根是什么?它不是明星,不是名人,不是电视业内人士,是老百姓,最普通的老百姓。美国最先在这方面给全世界电视行业做起了表帅,早在十年前,他们就开始办起了真人秀节目,后来一个《美国偶像》更是把这类节目做到了顶峰。湖南的《超级女生》就是完全拷贝《美国偶像》的节目形式。如此看来,电视综艺节目要想办下去,就是要吸引老百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着。近些年来,国民生活物质水平越来越高,而为了契合老百姓的精神需求,电视节目内容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本文对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并结合湖南卫视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我是歌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谈话节目“谈”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显著增强,反映老百姓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电视纪实栏目、作品和开通听众热线的广播谈话节目风靡一时。据统计,目前国内谈话节目已达到200多个,内容相当广泛,有新闻信息类、科技教育类、生活休闲类等,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收视风潮。谈话节目的出现无疑是电视事业深化改革的结晶,是电视传播向深度、广度拓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广播谈话类节目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一直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各级广播电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纷纷开办了形式各异的广播谈话节目,不少节目曾经创造了收听奇迹,涉及的话题也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主要内容,但绝大多数节目是风风火火开张,惨惨淡淡收场.广播谈话类节目应该如何办才能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不少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直播节目聘请嘉宾坐台,凭借其社会地位和权威作用,以增强宣传效果,扩大节目影响。但笔者也看到一些不足,比如某些节目只有嘉宾在扬扬洒洒地发言,往往导致节目枯燥乏味,出现冷场;主持人干坐一旁。另一种情况是节目成了节目主持人独角戏,主持人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1.
电视在中国一出现就是个惹人瞩目的焦点.1958年5月1日,大戏没看过几场的中国老百姓,突然看到"戏匣子"里出了人影,惊愕之情、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此后,随着"戏匣子"里的节目内容不断丰富,电视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成员",过去的几十年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离不开电视"的几十年.  相似文献   

12.
省级卫视的“克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丹 《新闻记者》2001,(7):80-80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的铺设 ,各家省级卫视纷纷落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 ,一时间老百姓的遥控器忙了起来 ,还真有点无从选择。可时间不长 ,到底哪家卫视办得好 ,老百姓心中有了数。看省级卫视你会发现从早晨到晚间 ,节目安排可谓彼此“克隆”。举例来说明 ,晚6点是少儿节目 ,7点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 ,接着是各家电视台紧跟《焦点访谈》做的“聚焦” ,“追踪”之类的新闻评论性节目 ,然后是电视剧 ,甚至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都非常相似。这也就意味着要么电视上出现的全是电视剧要么全是广告 ,那你只要看一家…  相似文献   

13.
行风热线类节目是近几年出现的广播节目的新形态,因其"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节目宗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政府的倚重.其节目的基本形态是邀请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到电台的直播间接听热线电话,听众通过热线电话与上线单位嘉宾进行交流和沟通,上线单位负责人现场接受听众的咨询和投诉.  相似文献   

14.
宗戎 《视听界》2004,(5):42-43,41
目前,在中国电视片创作领域中,“平民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中国的纪录片来说,更是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平民化”的内涵“平民化”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具体地说,从节目素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纪录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题材;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要追随生活,参与生活。创作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记录者:从美学形态上说,“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努力做到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亲密无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央台、省市台及县级台都相继开办了舆论监督节目。这类节目的开办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需要。一些批评报道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是因为舆论监督节目将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直接交给了老百姓,将政府  相似文献   

16.
杨月蓉 《新闻界》2007,(2):97-97,27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深受各级政府官员关注、也为老百姓喜爱的节目。节目制作者们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追踪社会热点。其内容不管表现的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负面的,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老百姓利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做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记者,提高其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提高素质包括增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此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心中要装着老百姓,树立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的服务意识。要把电视新闻办进老百姓心里,贴近老百姓生活,满足老百姓需求,只有老百姓喜闻乐见,成为电视新闻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新闻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一、为老百姓拍新闻、做节目,是电视新闻记者应自觉履行的职责。 1.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讲,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人,新闻的采播者则是受众的公仆,新闻工作者是以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近二、三年来,我们不难发现电视里播出的各种栏目类、非栏目类专题节目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了.而且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离老百姓更近了.主持人频频出现在现场,摄像  相似文献   

19.
《消费能见度》是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以下简称"浙江经视")2012年力推的一档以不屈不挠追问真相的强硬姿态,介入大众消费领域的维权类节目。节目新推两个多月,其社会影响力、业内外口碑、节目特色已跃然屏幕,品牌节目的雏形初具。粗浅观察研究《消费能见度》节目的成功密码,对探索创建品牌节目的某些共性规律,或许有所借鉴。何谓品牌节目?世界著名的营销学大师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群体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转向平民化风格,而且出现娱乐化倾向,但某些新闻节目无法把握好度,导致节目出现低趣味、浅薄、价值观不明等现象。本文对电视新闻的平民化与娱乐化进行了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