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题依据在可查阅的文献资料中,目前尚未见到在大运动量训练中使心率等生理指标接近或达到比赛水平的试验,也未见到从运动负荷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安排才能达到比赛心率的报告。本文是通过调查找到大运动量训练心率达不到比赛水平的原因,探讨如何控制负荷才能达到比赛心率。大运动量训练课的心率达不到比赛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从运动负荷方面分析训练心率达不到比赛心率的原因,并在缺少竞赛心理因素影响的大运动量训练中,尝试能否接近或达到比赛心率。  相似文献   

2.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秉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53-1156,1181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多年训练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对运动项目制胜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出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内涵的不同理解.从难从严围绕从实战需要出发展开,从实战需要出发的难,越难越有价值,从实战需要出发的严,越严效果越好;从实战需要出发就是认清项目本质特征和制胜规律,反映在专项训练与比赛的一致性上;大运动量训练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可持续进行的,可持续大运动量训练要求优化调整负荷结构,统筹处理训练要素,结合实战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的规律、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运动训练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使运动员机体受到的总刺激达到"大运动量",大得科学有度.正确理解和深化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认识,才能避免"时间战"和"消耗战",避免"过度训练"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9名女子400 m跑运动员补体系统与正常人的差异及观察了同一批运动员在模拟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补体系统的变化.结果显示:安静状态下女子400m跑运动员C4显著低于正常人;大运动量训练后即刻C3升高(P<0.05),C4显著升高,增幅达47%(P<0.01),C4 经3h及24h恢复后仍高于运动前(P<0.05);模拟400m跑比赛未能引起补体系统的变化.提示: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时,必须充分考虑补体系统的应答及恢复特点,以便改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亚高原训练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河南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队2005年参加的兰州亚高原夏训为研究背景,对赛前亚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效果进行了分析,对随后参加的国内外大赛的比赛成绩作了介绍.河南队亚高原训练的效果和参赛的成绩表明,亚高原训练能够保持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年度训练的连贯性,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使其竞技状态在赛前调整到最佳,为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理想成绩提供了训练保障.亚高原训练今后可以成为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年度训练的常规手段在各个训练阶段予以广泛运用.目前,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的亚高原训练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训练实践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宝贵的训练经验也需要及时总结,以为全面提高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的运动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专项耐力是指机体用一定速度和强度持续完成该专项的工作能力.当运动员参加短距离项目比赛时,我们认为专项耐力显得更重要.然而,如果认为在赛前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起压倒一切的作用,那么这种看法就值得怀疑了.同样,从重要性来说,运动员应该制订大强度短距离游(25,50和100米)的训练和竞赛计划,所要创造的条件,类似他在比赛中所遇到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强度训练中的生理特点测定兰球运动员的运动量由强度、密度、数量、时间四个主要因素组成,加大任何一个因素都能提高运动量.青少年兰球运动员训练中,以大强度为主的手段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兰球运动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在以往训练和比赛中,主要根据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及身体对负荷量的反应并用以下三种类型掌握运动量.  相似文献   

7.
比赛时期运动员的机能评定和系统康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比赛实际运动员机能状况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广西体工大队参加九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优秀运动员13人,对他们进行纵向跟踪检测,在大负荷超常式训练后实施系统康复,用生化指标和运动成绩衡量效果.结果发现:1)比赛时期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Hb、T和SOD明显下降,C、CK、BU和MDA明显上升,总体表现出竞技水平下降;2)进行1个月系统康复后,Hb、T和SOD明显上升,C、CK、BU和MDA明显下降,总体表现出竞技能力上升;3)有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大大好于无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表明:1)比赛时期大运动量训练会造成运动员机能的下降;2)设计实施的系统康复,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提高有良好效果.3)采用的生化指标,能从多方面对运动员机能进行有效评价,可作为一套机能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8.
尿儿茶酚胺监控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训期间,对上海田径队4名400米健将级运动员于每周一晨、大运动量训练后及第二天晨收集尿样,进行尿儿茶酚胺的检测。结论:(1)对于400米田径运动员,尿儿茶酚胺是一个较好的训练负荷适应性监控指标;(2)赛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基本恢复到赛前训练初的基础水平,而多巴胺含量应有所提高,这有助于比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3)在用尿儿茶酚胺评价训练负荷适应性时,应注意个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训练中因安排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连续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而缺乏足够的恢复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都可以诱发过度训练 ,其中运动负荷过大是造成过度训练的主要原因。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期间出现反复感染是过度训练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严重后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速度能力的欠缺,男子项目更是如此。采用文献资料、实验、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速度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传统速度训练方法进行总结。针对速度训练当中频率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与其专项技术特点脱节的实际问题,河南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行车专项训练器械,即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并以本队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与自行车频率力量训练器相配套的训练方法进行速度训练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训练实验,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均不同程度获得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成功实践证明该训练器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解决了短距离自行车速度训练当中的关键问题,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说明足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的运动量,从生理的角度来检验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都知道近代的足球运动对足球运动员的机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练或比赛中(特别是在教练中),保证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是训练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应该把它看成是不断和迅速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随着运动量的加大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运动员机体内的机能也有了良好的变化和发展.从1958午冬天以来,我们对我院足球运动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测验了脉搏、血  相似文献   

12.
赛前训练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发挥极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对赛前训练适宜安排的探索需经反复尝试和调整,并根据运动员状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参加国际性大型比赛以及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世界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介于2到9周之间,大部分为3周,可通过“赛后赛”反推赛前训练的适宜时间.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是减量提质,运动员的各种生理迹象是赛前调整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现代竞技游泳更加注重技术细节的控制和追求.高水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甚为重要.赛前训练阶段常用的方法手段有模拟比赛训练、测验比赛及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13.
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体育教师掌握这一特征,就能较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我们知道,在任何体育项目中,课目内容的简单或复杂程度,运动量的大  相似文献   

14.
中长跑项目特点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高校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5.
苏联南部各共和国的长跑运动员,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运动员.在1957年的全苏冠军赛中,南部各共和国共有12名运动员(8名参加5000米,4名参10000米)参加,其中只有7名运动员达到了二级标准.许多优秀长跑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南部各共和国长跔运动员成绩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制订计划和安排全年训练时,从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在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条件下,要想在长跑比赛中获胜,必须系统地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但是,根据南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验,在夏季系统地进行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是有困难的,然而冬季的气候条件很好,但却又长时间不进行室外训练.1949年末,我们和格鲁吉亚代表队的一些田径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训练理论是伴随着中国武术的历史屐痕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在历史文化的视野中,它具有历史发展的渐进性和理论生成上的多源性两大特点.在岁月的长河中,传统武术训练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创期、轴心期和沿承期.而它的生成途径,主要为内生与外源两种,由此构成了内生型传统武术训练理论与外源型传统武术训练理论两大类别.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男性跆拳道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跆拳道运动员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前、运动后即刻及次日晨的CK、BUN、C、T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运动后即刻血清CK和BUN较安静时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尽管CK和BUN已达到国内外报导的疲劳阈值,但次日晨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该运动负荷的训练是合适的.因此CK、BUN、C、T以及T/C比值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一次大运动量训练课后跆拳道男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女子赛艇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训练创新设计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探索赛艇项目年度训练周期模式,为该项目新奥运周期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小周期训练理论在竞技体育项目训练中的作用。结论表明:(1)奥运关键年训练计划可分成五个相互统一、内在关联的板块,即有氧准备期、高原训练期、能力巩固期、赛前准备期和赛前训练期。(2)在训练负荷安排上采取的是大运动量、高有氧训练比例的低强度训练模式,各板块训练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特点,即有氧准备期大运动量、高原训练期减量、能力巩固期加量、赛前准备期和赛前训练期大运动量;在训练方法手段上创新性引入了呼吸肌专门训练,提高了比赛时队员呼吸节奏与动作节奏的匹配效果,有效增强赛艇队员的后程冲刺能力。(3)从训练的实施效果来看,女子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创新设计是合理和成功的,即血红蛋白和血尿素两项身体机能指标阶段性训练效果较好,测功仪最大功成绩呈曲折的上升趋势,世界杯、奥运会奖牌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常发生强直性肌肉抽搐,这种现象可能与血浆中[Ca2+]下降有关。针对其采用活性钙混悬液口服法快速补充[Ca2+],预防了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肌肉抽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省某优势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以评定他们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机能状态、训练效果,科学地监控训练。结果显示: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男、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尿十项等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适当调整,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大运动量训练任务。从而表明,该阶段训练计划安排较为合理,对合理安排下一阶段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