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在王夫之的价值审视中,较以往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也是“性欲情志”的拥有者,更是“身任天下”的践履者。并因此表现出了个体化、现实化、平等化的特征。这既是对传统“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也是推动“自我”现实转型的理论先导。对当代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自我”的主题总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曲折呈现,且具有深刻的意义。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在“镜像理论”中也对“自我”进行深刻的探寻。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昆德拉作品《不朽》中的“自我”主题,探寻在“他者”映照下“自我”的彰显与偏离,为阐释昆德拉的“自我”主题增添了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自我”,“自我如何被认知”,关于“自我”的命题是20世纪哲学和文学致力于探讨的主要命题。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通过“镜像”理论对“自我”的问题作了深刻阐述;米兰·昆德拉是一位高度关注人类灵魂的小说家,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体现自我存在的可能性。在其1994年的长篇小说《不朽》中,“自我”作为一个突出主题而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4.
2005年湖南电视台的“超女”风波还未平息,2006年上海东方卫视又乘胜追击,在“我型我秀”的同时更推出一档大型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选手们不断在镜头前,夸张地表现自我,秀出自我,也成为了社会上关注争议的现象。曾经被中国人所信奉的“沉默是金”在一次次的选秀节目中备受考验,也被新世纪的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抛之脑后。可这样表现自我是否真的有必要、有意义呢?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与自己“同课异构”的自觉与勇气。与自己“同课异构”,实质就是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回顾这些年我的课堂教学,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我也在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同课异构”。下面,以高中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谈谈我对“自我同课异构”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自我”。无限的“远方”,都以“自我”为原点;无限的“未来”,都以“自我”为渊源。但最需要消融的也是“自我”。当国家遭遇风雨,不沉默,不躲藏,开窗启门,叩响“自我”的石,与无数个“自我”遥相呼应,聚成时代的声音,汇入群体的行动。虽然那个“自我”不再卓然绝响,却迎来风雨不动安如山,稳如砥柱立中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湖南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理性认知、“为我”与“为他”、自我与规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四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状况有比较客观的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为己”与“为他”的关系,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维持在一个适度的张力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主体自律的道德自我,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冷漠的现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过大,出现道德自我同一性危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其道德自我仍属于客体他律型道德自我,不能表现出一贯稳定的道德行为;从性别上看,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比男生能更好地协调“为己”与“为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查法,对高中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高中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进行探讨。1995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首次在全国性政策法规中提出了“自我体育锻炼”的概念,也为学校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重任。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陶渊明体认自我的心路历程。早年对自我认识的游移不定导致他出处的左右摇摆,从“向立年”“投耒学仕”到不惑年“终死归田”,经过十几年的“东西游走”和身心冲突,他才由明了自己“自然”的本性进而确定自己“介然”的本分,展露出由认识自我进而把握自我的那种成熟的人性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于2007年第5期,刊登了王尚文先生一篇题为《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的文章。王先生是我们十分尊敬的学者,读他的文章专著总能受益匪浅,可是王先生提出的“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这一观点,我们实在无法苟同:因为语文教育既不同于文学教育,也不同于汉语教育。且“自我”一词在心理学上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复杂概念,中学教师何以能将“自我”教给学生?并且是“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所以,我们仅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就教于王先生及各位同仁学者方家。  相似文献   

11.
许勤  谭咏梅 《宣武教育》2005,(11):37-39
“学校管理自我诊断”概述 “学校管理自我诊断”是北京教育学院季萍教授与北京昌平区、丰台区以及西城区的校长们正在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一个课题。在北京市中小学干训创新成果展示会上,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丰台区、昌平区以及先进个人获得了成果证书,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该课题包括总论“学校管理自我论断”和“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学校文化自我诊断”、“学校专业素质自我诊断”、“学校组织自我诊断”等子课题,各子课题都是通过北京市区县校长研修班为子课题组进行,即以课题研究带动提高培训,这样改变了校长培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比”、“兴”即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出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际有效的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内化新课标的理念?文章记录了同一个教学内容,经过“教师课后及时的自我反思,学习新课标后的自我评价”,然后有目的地多次修改实践。从多次修改实践中切身体会、经历“课标的内化”与“自我成长”,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自我成长的有效模式,也是对新课标所引领和提倡的实验教学和课堂开放做了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14.
家有职校生     
“我从来没想过我一定要上大学。”崔颖是北京顺义一个1989年出生的女孩,她也是记者在采访中碰到的最自我、最自信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说起当年不考大学,崔颖说:“那时候觉得不想要高考的压力,反正就是想自我一点,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相似文献   

15.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我以“自我目标”为导向,逐步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修养”,形成自我教育的力量,经过几年的实践,“德育注重自律”这一作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1999年4月14日《光明日报》文章“面向21世纪大学怎么加”.日本筑波大学校长江崎:“学生在大学时代主要是学习‘自我发现’的本领”例:凡比较富强的国家,人均社会产值都较高,如德、日、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广大人群的“自我志趣的实现”,从而经济发展比较缓慢.USRR70年的实验终告失败.我国仍面临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注意:(1)人生过程中的“自我发现”未必只是一次,也未必一次完成.自我发现导致“志趣方向”的确定.志趣有助于行动和毅力,从而导致理想事业的成功.(2)启发(诱导)“自我发现的本领…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萨特“自我选择”的思想在一些青年中不胫而走。在有的大学中,“自我选择”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讨论中,“自己设计自己”、“自己选择自己”成为某些人交流思想的时髦语汇;有人甚至以为“自我选择”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而奉其为警世格言或座右铭。与此同时,在某些文艺作品中,也若隐若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Posner于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方案: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方案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Doyle(1990)也提到了“教师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19.
陈娟 《上海教育》2008,(9):64-64
“读史使人明智”,读一个人的经历也能引起我们的许多思考,能使我们从中获益,看清自己。读了叶澜老师的《我与“新基础教育”》,从其十年的研究经历中我看到了人生无限的“自我超越性”。  相似文献   

20.
“自我话语”和“他人话语”是对话理论的始祖巴赫金提出的一组概念。“自我话语”又称“个人话语”,是“每个人的个性话语”;“他人话语”也称“集体话语”,“是指社会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