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虞秀红 《学周刊C版》2011,(10):106-106
一、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准备到实施.再到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而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让学生学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等等。教师有了目标意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效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的设立是目标教学管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和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正是这一字之差 ,影响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具体来说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以下几点区别。一、“教学目的”只导教 ,不导学 ;“教学目标”既导教 ,又导学“教学目的”是教师对自己“如何”教及教的“结果”规定路径 ,指出了方向 ,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由此可见 ,教学目的的设计具有片面性 ,它重教不重学 ,心中无学生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则不同 ,它变单纯重教到强调重学 ,既导教 ,…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数学实验教科书,都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教”.只有教师认真地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深入地研究教学,高层次地驾驭教材,娴熟地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迈过“教材、学生、目标”这三道坎,  相似文献   

4.
无论上什么课 ,教学方法都很多。但是 ,无论有 多少种教学方法 ,都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普适” 的。就拿物理教学来说 ,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全面有 效地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 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时 ,必须从总体目的出发 ,对各 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选择 ,有机组合。 一、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 间的关系 ,树立起科学的学生观。 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 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 系 ,是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左琴 《湖南教育》2008,(9):41-41
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原理和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和策划过程。它能促成语文教学的系统化,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搞好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刘琳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12-113
什么是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简而言之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它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或掌握到何种程度,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下来,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便是无效教学;对同样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有的教师只用了5分钟,有的教师用了10分钟,虽然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但后一种教学也算不上有效,只能算做低效教学.下面结合“光合作用的发现”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使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组织得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处理好目标、内容、过程和效果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认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他们往往凭感觉、凭经验组织教学,在还未弄清楚“为何而教”、“教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活动设计上。还有不少教师不清楚三维目标是什么,各有什么具体要求。更多的教师对教学目标陈述不清……  相似文献   

8.
对探究性教与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按学生的思路来进行教学。教学中要重视的是真正来自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是“提出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那就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就仍然是教师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问题。如在《燃烧》一课中,教师点燃沾了汽油的棉球,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继而问:“你有什么问题?”教师再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想法,实现了教学目标向学生需求的转变。学生在…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为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问题,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要求,能综合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只有对所要教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明确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现代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用来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目标教学是以美国布鲁姆“掌握学习”及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建立的.它是以教学目标为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又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要实现的目的。教师须依教学目标来规定学生的学习目的,而学生须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以防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我们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点。目标教学作为一种可供各科教师借鉴的教学方法,在各科教学的实践中,既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各自的不同特点。那么我们使用九义英语教材时,如何进行目标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李兴国  李静 《山东教育》2000,(14):40-41
在数学单元复习中,怎样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怎样采取得力的措施和高效的方法,大幅度、快节奏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复习获得最佳效果,这是我们数学教师普遍关注并积极探索的课题。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际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运用目标教学指导单元复习,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目标性、主动性和策略性,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对目标教学的认识所谓目标教学,就是强调教与学的目标性。它不仅要求教师而且也同时要求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要明确“我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达到?”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先学后教”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点拨和评定.学习这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本在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一、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 就是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准备用多少时间去学”“需要达到什么要求”等,它是实施“先学后教”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多,可能更需要教师一些具体的指导.如教学“千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时,在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出示如下自学指导:请认真看教材第31页例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思考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教学提问,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依据当代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研究,可以将单元教学设计程序确定为6+1步骤,这就是明类型、划水平、定任务、写目标、编量规、优结构和配评估。“明类型”明确学生要学到什么,“划水平”规定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定任务”则指导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学到要学的东西,达到预期的掌握水平。“写目标”要求教师按照内部心理模式和外部行为表现相统一的方式来编写教学目标,“编量规”是依据教学目标来细化具体的评估要求。“优结构”是指通过教师创设学习环境、优化教学结构和运用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配评估”则要依据类型、水平、任务、目标、量规和结构的要求,具体确定评估的方式和特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单元教学设计程序有利于教学取得减负增效赋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质量要提高 ,课外又要减负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 ,当个好“导”师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变“教”师为“导”师 ,变“教”课为“导”课。一、课前准备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 ,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 ,不能谈天说地 ,漫无边际地遐想。2 .备教材——“导”课的线索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17.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 ,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1]这话至少有这样三层意思 :一是教学即是对话 ,二是对话是一种精神 ,三是贯穿对话精神的教学才是优秀教学。而“灌输型”的语文教学不具备对话精神。它以教师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一种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单向行为。教师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讲稿在课堂上表演 ,在这种表演中 ,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象征 ,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平等、轻松、自由的对话机会被…  相似文献   

18.
张茹华 《福建教育》2005,(11A):41-42
部分教师认为开放性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放开去想,想什么都行,只要“说得通”就该鼓励。其实,开放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开放性教学同样要凸显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以有效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窄化成了教的目标。进教室之前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今天要教什么?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结果是要靠学生体现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入手或许能成为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一致或至少大致趋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王荣生语)的情形并非鲜见。在一次市级教学能力比武中,参赛教师就《兰亭集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其中三位教师所撰写的目标分别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对新课程理念的讨论也愈加热烈。在“预设”与“生成”的抉择中,众多的声音对“生成”这一新鲜事物宠爱有加;而对“预设”却褒贬不一,审而视之,预设与生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孰轻孰重,作为一线教师,深深的感受到,教学中更需要“预设”,尤其是充足的“预设”。(一)教学的目标性决定了教学中更需要预设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什么阶段对学生完成什么样的培养任务,什么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在各类教育纲领性文件和课程标准里面都有系统的表述。这种目标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行为中去实现。“凡事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