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论文通过概说关于清代校勘学的研究现状,从综合探讨和个案研究两方面详细叙述关于清代校勘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旨在对加深对清代校勘学的认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汪小琴 《图书馆学刊》2010,32(8):106-109
中国校勘学,据发展特征,以朝代为序,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两汉开创时期、魏晋至明末快速发展时期、清代全盛时期、辛亥革命至今新的发展时期。各阶段衔接紧密,形成了完整的中国校勘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辑佚学研究,清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开创时期,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复苏,对清代辑佚学的探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理论探索层面和个案研究上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粗浅之处,今天应立足于时代.融贯中西,充分发掘其中的优秀遗产.  相似文献   

4.
5.
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及文献传承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校勘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诸多异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西方校勘学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而探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希望从比较中得到西方校勘学对于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7.
8.
以鲁迅校勘《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嵇康集》等为基础,对鲁迅在搜集、整理、校勘文献上的创新进行论证,以期对现代校勘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论述了清代水利法制史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清代水利法制史研究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以期为当下的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论述了清代水利法制史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清代水利法制史研究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以期为当下的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把清代《说文解字》的论著分为8大类别,并给予宏观的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2.
简帛文献中的校雠学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向典校文籍之义例,在出土简帛中几乎都有体现,说明其校雠工作渊源有自,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出土的简帛实物纠正了对"校雠"一词的错误看法;而古人所谓"大题在上,小题在下"的结论在简帛文献中也不绝对正确。出土简帛中所展示出的校雠学内涵对我们今天关于中国古代校雠学的一些定论有深刻的颠覆性,值得引起学者重视。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3.
宋代推行右文政策,极为重视馆阁藏书的建设。宋代馆阁藏书的整理工作,包括校勘、编目、刊行和典藏等一系列活动。笔者认为:校勘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并从校勘人员、校勘方法及校勘态度三方面概述了宋代校勘工作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4.
1906年创办的(清)黑龙江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彪 《图书馆建设》2005,(5):101-103
(清)黑龙江图书馆是中国第四家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也是东北第一家建立的图书馆。在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史中该馆属第一批建立馆之一,而不是第二批建立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有据可查的史实。如今该馆已演变成现在的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本文论述了(清)黑龙江图书馆建于1906年的有关依据,并以此纪念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古籍因国家无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而大量流失海外,当代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划定了历史遗迹保护范围.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收集整理清代名人存世书目工作的意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6.
清时,中俄两国交往频繁。为了便于交往,两国国君互递国书,这些文书既是中俄交往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俄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本文拟从清代两国国书的书写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两国外交文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洪涛 《图书馆学研究》2011,(14):99-101,88
清代中州文献系指民国年间李时灿主持征辑的、内容涉及中州地域文化的一批地方文献专辑。文章就清代中州文献的主要征辑编纂人李敏修、征辑动因及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8.
洪涛 《图书馆学研究》2011,(7):99-100,F0003,88
清代中州文献系指民国年间李时灿主持征辑的、内容涉及中州地域文化的一批地方文献专辑。文章就清代中州文献的主要征辑编纂人李敏修、征辑动因及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9.
聊城坊刻在清代中后期走向繁荣,并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书坊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刻书质量更高、辐射更强,而其兴盛原因则主要有经济发展、漕运便利、文化发达等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