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透是怎么进行的?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会碰到渗透現象,例如,腌菜时候新鮮的蔬菜撒上盐以后,菜里的水分就会向外渗透,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也是渗透过了植物根毛細胞中的原生质、原生质膜及液泡膜,而进入植物体內;仔細观察一下这些渗透現象,您会发現它們都是在一层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自然生态区划及其大农业的发展(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界中的气候、土壤、水分、植物、动物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农业包括植物和动物生产.动植物依靠着一定的气候、土壤、水分而生活,反过来,气、土、水也受着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影响.动物吃植物或草食动物,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又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生态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自然生态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地     
电子光热磁效应不久前有人发現,把电磁波导向位于磁場中的半导体上,則在一定条件下半导体中就产生电压。而用来激起电压的电磁波波长是1—0.1毫米。人們給半导体的这一效应取了个名詞,叫做电  相似文献   

4.
還在不久以前人們将原子能稱為未來的能量。目前已經下能這樣說了。人們已經開始掌握這種能量。它是從含熱量最多的“燃料”即從原子“燃料”里得到的。我們現在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須要去征服那些最難懂的,不久以前還是不知道的,但却是自然界最强大的力量。馬林科夫同志在十九次黨代  相似文献   

5.
太陽光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綠色植物是靠太陽生活的。它的叶綠質体,能够在太陽光或电灯光的帮助下,將二氧化碳、水和無机鹽类,合成为綠色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淀粉等有机物質。这个过程乃是綠色植物一切生活現象的开端,并且影响到綠色植物生活的所有过程。而光照(特別是电灯光)是可以用人工控制的。所以,如果人們掌握了光照与植物之間的相互規律,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光来控制綠色植物,使它更加順从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休眠     
不久以前,苏联卡普帖辽夫教授宣布:他能使埋在永久冻結层一千到三千年的藻类、菌类孢子和水蚤型小虾的卵复活。我們知道它們所以能复活,是因为它們是处于长期休眠状态的有生命的物体。这种休眠状态的产生,是由于在低溫和缺水的环境下造成生命过程达到极低限度的結果。除此以外,科学家們也发現某些微生物也有一种特殊的本領,就是在不利条件下使自己处于孢子状态,而在条件  相似文献   

7.
示踪肥料     
在合理施肥問題上人們經常遇到这样一些問題:肥料施下去植物究竟吸收沒有?吸收了多少?哪些是吸收土壤中原有的养分?哪些是从肥料中吸收的?吸收后都分布在植物体中的哪些部位?怎样施肥更有利于植物吸收等等。当这些問題不能得到准确圓滿的“答复”时,人們有时就設想:如果能把肥料带有一种特殊的記号,使它在土壤中和在植物体內的变化移动,可以随时被我們觉察出来,那就太方便了。用什么东西作这种特殊的記号呢?当示踪原子被应用到肥料研究中以后,这个問題就基本上解决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还使其生态模式发生的巨大的改变。而在湿地水文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湿地中的植物无法正常的生长,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进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影响的现状,其次影响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概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1)
在自然界中,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依赖着植物,而与此同时土壤微生物也有利于植物根系发育,促进植物生长。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偵察大自然經常發生在大自然中的風、云、雨、雪、霧、露、霜、冰、雷电和冰雹等現象,自古以来就被人們注意了。几千年來,人們仔細地观察着它們的变化,企圖寻找变化的原因和規律,但是天气的变化極其复杂,只是在最近兩百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就已經懂得把物质变化的知識应用于生产实踐,人們从矿砂里提炼出了鉛和銅。然而,化学发展成为一門精密科学,却是經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直到18世紀方始实現。19世紀初,化学发展到了光輝的境地,人們掌握了化学基本規律,发現了許多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12.
治病为啥不如灭虫效果大在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問題:为什么用药杀虫效果大,而用药治病就不那么見效,这是什么道理? 要了解这个問題,就需要知道原来害虫与病菌不一样,我們現在使用的杀虫药与治病的药,其作用、性质也不相同。我們知道,极大多数害虫是在植物体外进行为害活动的,一經人們发現,及时噴撒杀虫药物,如666、滴滴涕或有机磷剂1059等等,当它們沾染上了或吸食了这些药物,就会中毒而死。而为害农作物的傳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病原菌和病毒两大类寄生物浸入农作物体內而引起的。可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  相似文献   

13.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在电影院或俱乐部里看科学教育影片,观众們对銀幕上出現的一些画面和鏡头是感到驚奇的。比如肉眼都看不出來的細菌,放映在銀幕上却比飯碗还要大;不到一分钟、一粒种子就能在泥土里生根發芽,开花結果;机器的內部構造,人体的內臟器管,甚至于山洪爆發、地崩土裂,許許多多在宇宙間、自然界、科学技術中不容易看到,而又为人們渴望知道的事物,都可以在銀幕上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些鏡头和画面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要是其实的,又是怎样攝制出來的呢?不少观众在看过科学教育影片后,很自然地会想到以上一連串的  相似文献   

14.
    
碱很早就已经被人們知道了。遠在古代埃及的時候,人們就從海草灰中提取碱。在各國,離開矿泉不遠的湖岸旁邊都能發現天然碱的礦層。在現代,碱已成為玻璃工業、肥皂工業、紡織工業、食品工業和其他工業部门的重要原料。碱是第一種用人工方法提取到的物質。碱的生產推動了一系列的化學工业部门的發展(製造硫酸、氯氣、許多無机鹽和矿物肥料等  相似文献   

15.
点点滴滴     
果树中的“无病带菌者”有的人沒有生病,但是身上带有某种病菌,可能传染别人,在医学中叫无病带菌者。类似的現象,在果树中間也存在。早在1916年,辽宁南部的苹果园忽然发現有的苹果树干枯死亡了,后来,人們經过仔細观察,原来是在树干或大  相似文献   

16.
火焰的艺术     
各种盐类能在火里燒出不同顏色的焰。这是我們日常生活里也可以发現的。比如往火里撒一点食盐(氯化鈉),就会爆出許多黃色火焰。至于化学家,这种經驗就更多了。为什么各种盐类燒起来火光顏色不同呢?經过长期的探索,学者們終于揭露了自然界的这一奥秘。原来其原因是在于原子的构造不同。就像鋼琴的不同的琴鍵能彈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一样,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七世紀末叶,荷蘭人安东·雷文胡克用放大鏡观察人的牙垢,很驚奇地發現了細小的生物,这些小生物运动非常活潑,数目極多。雷文胡克曾就这件事寫道:“在整个联合王國內的居民也沒有像存在於我自己口腔内的小动物那样多。”这就是被人們第一次所發現的微生物,它們是肉眼看不見的極其微細的生物,它的大小要用千分之一毫米來測量,体重很輕,三十億醋酸酵母菌的总重量大約在一毫克左右。科学家們在年代最古老的地層中,也找到微生物的痕跡,这証明了早在原始植物出現以前,微生物就已經在地面上居留了。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活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量关系和数量計算的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計算的劳动也日益繁重,这就促使人們去寻求摆脫这种劳动的工具。算盘和各种各样計算机械的发明,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輕了人們的計算劳动。但是,它們仍然不能滿足現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由于向宇宙空間和微观世界,向极高速度和极短暫物理过程的进軍,使人們面临着解决极为复杂的計算問題。这些問題中的計算工作有的是一个人用毕生时間都难以完成的,有的則需要在无法思議的短暂时間里完成,以便在运动过程中及时地判断和进行控制。要解决这些問題,只有利用奇妙的电子計算机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利用嫁接法繁殖果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嫁接法是把准备繁殖的果树的枝或芽嫁接在另一株树上,人們称被接的树叫“砧木”,接在上面的枝或芽叫“接穗”。近代,在嫁接过程中,有人发現:有些砧木能使嫁接在它上面的“接穗”长成的树体极度縮小,变成果树中的“矮子”,这种砧木人們又称为它“矮化砧”。一般的果树都有5—8米高,可是利用“矮化砧”繁殖的  相似文献   

20.
正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生长习性是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一项科学实践活动,但因植物生长周期长,生长受空间、季节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缺乏像农村学生那样方便接近自然和观察各种植物的条件和机会。建造大型的人工气候室使得科学家能通过人为控制人工气候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含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