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年了     
“啪!啪!啪!”迎接新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贴着大红春联,挂着大红灯笼。放假了,过年了。  相似文献   

2.
过年     
盼(pàn)啊,盼啊,终于过年啦!腊(là)月底(dǐ),人们就纷(fēn)纷忙着采购(cǎiɡòu)各种肉类、水果、干果、鞭炮(biānpào)、春联(chūnlián)等年货(niánhuò)。  相似文献   

3.
回乡下过年     
每年都要回乡下过年,死规定,不能改。以前,这对我是种折磨。 一到腊月,爸爸就要我随着他去冲锋陷阵。抢办年货的人把商场塞得满满的,我和爸爸见缝插针,为年迈的爷爷奶奶买礼物。  相似文献   

4.
过年啦     
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就应该剪窗花,贴春联,放礼花。大团圆吗?快来看看稀里糊涂国的臣民们过的这个稀里糊涂年吧!  相似文献   

5.
盼过年     
有一天,我看了一部动画片,叫《奇奇和棵棵》。这里面说了一对好姐弟,姐姐叫棵棵,弟弟叫奇奇,姐姐到哪儿,弟弟就会跟到哪儿。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诗歌过年     
大大 《红领巾》2009,(1):56-57
眼看着要过年了,诗歌们商量(shang liang)着要过个热闹(re nao)年。过年总该有个过年的样子,对不?  相似文献   

7.
过年的回忆     
张渊 《宁夏教育》2012,(2):70-71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一个令人愉快的节日,这就是旧历的新年。  相似文献   

8.
窗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年来了。关于年的记忆也随之苏醒,鲜活地飘荡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过年     
俗语云:“大人望买田,细娃儿望过年。”对于乡村细娃儿来说,过年,有很多期望的:杀年猪,吃庖汤,穿新衣,走人户,看焰火,舞龙灯……一颗颗童稚的心都像着魔似的,被诱惑着,鼓舞着。而且,“望”的过程也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有一条河,河中间有一尊巨石,平时都淹没在水里。一过冬月,河水慢慢地变浅了,石头慢慢地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李琳 《语文天地》2011,(1):70-70
把过年当做一种至真至纯的企盼和至高无上的享受是我初懂事理岁月中的事。因为那时在乡下,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啃骨头、放鞭炮,机会涉足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令人心花怒放、神采焕发。成年的我才感觉到过年其实是一种心境。  相似文献   

11.
过年     
小时候,过年,有新做的衣服穿;过年,有大块的肉解馋;过年,有父母长辈给的压岁钱;过年,有噼噼啪啪的鞭炮来点燃……  相似文献   

12.
妈妈过年     
妈妈对我说:乖女儿.快过年了。你的房子清洁了没有?被子都洗净了么?  相似文献   

13.
过年烦     
你一定会说我是小傻瓜,过年还烦?过年不烦吗?我就来说说我过年的烦事。  相似文献   

14.
过年     
梅子涵 《新读写》2013,(7):87-88
过年的时候,我很想女儿。 这个小孩,迅速已是大人,在法国学习、写作,用熟练的语言翻译着法国文学,甚至把《小王子》《风沙星辰》也翻译一遍,安心地度过巴黎的四季。夏天没有回来,冬天也不回来,其实她是应该回来过年的,  相似文献   

15.
过年了     
年是被母亲用掸子掸出来的吧?屋后有一片竹园,四季翠绿。母亲从竹园中折下一些竹枝,绑上长长的竹竿,一把掸尘扫灰的掸子便做好了。扎好的竹掸子就像一根绿色火炬,母亲一举起这火炬。年味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百灵     
张立国 《小学生》2004,(11):19-19
树林里面有一只只百灵.它们唱着歌儿,唱树林里面叶片儿绿,果儿甜。  相似文献   

17.
刚刚看完《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动和思考。闭上眼睛,电影中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让我沉浸,让我陶醉,让我的思绪飘飞——“呜呜呜——”安吉拉没有得到动物联欢会的入场券,伤心地哭了,小伙伴们见她那么难过,都主动把机会让给她,安吉拉如愿以偿。小伙伴们互相帮助的场景让我想起运动会上,我们班运动员赛跑时,同学们有  相似文献   

18.
过年的记忆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调羹舀汤汤,筷子拈嘎嘎……”每当再念起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就勾起了我对儿时过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过年的味道     
村东蹦起钻天猴,村西窜起二踢脚,雪地里的红灯笼,通红通红那么俏。爷爷扭起大秧歌,奶奶穿上大花袄,小村口的锣鼓点,东咕隆咚可劲敲。  相似文献   

20.
湖南卫视的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便迅速引爆话题。零差评的口碑,在"综艺雄起"的2013内地电视荧屏中独树一帜,成为搜索、微博、论坛、微信朋友圈的热词。另辟蹊径的节目模式、对受众需要的多重满足,印证了学术界提出的传媒的运作逻辑,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