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枫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1):48-50,70
理据性是阐释语言符号意义的依据,是语言生命的基因。在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着内容触发形式、形式触发内容、内容之间的触发、形式之间的触发四种基本理据关系。在语言之外则包含着生态理据、经验理据、感知理据、认知理据和交际理据等因素。语言的理据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步积累发展而形成,对理据性的探求将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语言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词汇意义是任意的还是可论证的,语言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本从语言、形态、语义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上应用的探讨及时语言实例的分析,论证了词义具有理据性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据性和任意性都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一起构成"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据论是理据性的理论升华,是人们借用心理学中的"动因"概念并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语言表述是捕捉理据的唯一方式,离开语言表述,理据研究将成为空谈;理据(理据义)是每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结合在一起的动因,而理据性是对这种结合关系在性质上的描写与判断,二者形成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语言符号除了任意性之外,还具有理据性。汉语在理据性上主要表现为汉字的可释性,词汇产生发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5.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在语言学界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受到了很多理据论者的挑战。关于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和任意性的关系前人有很多论述,但各家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所以争论比较混乱,笔者试就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把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当作研究语言的第一性原则,从而建立了以任意性为基础的语言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符号除了具有任意性,还具有理据性。任意性与理据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都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语言到底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或者两性并存?本研究对言语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进行了概念阐释并给出例证证明,最后廓清理据性与任意性的作用层面。  相似文献   

8.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重要的客观属性。从现代语言学发展到当代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对客观属性被语言学家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两种彼此关联的理论一任意论和理据论。因此从“客观属性”与“主观理论”二分的全新角度看,贯穿现当代语言研究始终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实质上是任意论与理据论之争,而正确地处理任意论与理据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任意性与理据性是语言符号的两大本质属性,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词的音义联系不是本质的、必然的,但音义结合的理据是客观的、具体的。"本质论"与"规定论"两派学者就音义关系争论了两千年,其症结在于对理据的不同理解。在系统梳理前人对语词理据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基础上,借助认知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理论,剖析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阐释语词音义关系的理据性,为语言学理论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0.
臧永红 《考试周刊》2015,(11):14-15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引起了一场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语言的任意性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和多样性;理据性则体现了语言的规律性、逻辑性和推理性。任何否认一方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动机在伦理上的正当性问题及其限度,是经济伦理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经济动机的正当性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才逐步得到肯定的。对于经济动机的内涵及其正当性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之间的争论直接涉及到对经济伦理是否可能,何以可能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成就动机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重要性,并且对生物教学中成就动机的培养方式、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收了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策略。论述了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现实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的角度 ,论述了体育动机的形成 ,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 ,通过明确教育意义、学习目标教育、发展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兴趣等方面来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动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沟通发生的动机和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沟通是指教育与受教育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他方式,运用合理协调方式达成互识或形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教育沟通的动机有两类:求同存异和求异存同。“异”或矛盾是重要的。具有动力学意义。导致教育沟通发生的“异”条件或动力主要有身份差异、角色期待差异和视界差异等。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结构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利益分配和政策引导;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相互作用。高校科技创新动力的形成则依赖于政策引导与支持、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与支持和高校自身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和二的合力。客观性动力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与个人素质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主观性动力有:企事业组织、政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家庭、阶级斗争的要求与个人能力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二的合力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物质化需要的矛盾,个人现实与个人对自身变革要求的矛盾。个人全面发展动力体系形成的途径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多种手段把客观性动力和主观性动力全面向个人宣传和灌输,以及个人全面认识这些动力。  相似文献   

18.
创作冲动是始发动力,创作动机是继发动力,它们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审美心理活动,共同促动着创作活动的萌发和进行。  相似文献   

19.
网络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伦理的延伸。针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伦理问题,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急切需要从传统的“供给驱动”教育模式向现代的“需求驱动”教育转型,即以需求驱动网络德育,从而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学的新变和超越不仅是在价值理念、话语模式、审美理想之上,而且是具体到题材领域、创作方法和文体形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开创。而在题材领域的新创之中,童年母题的出现和兴起无疑是一个极富意味的现象。与家族母题、乡土母题、爱情母题相比,童年母题似乎显得比较冷清和平淡,但是若从纯粹的文学现象来讲,她与上述母题相比则更富新意和开创性价值。综观现代文学童年母题的创作,虽然若隐若现、浓淡不一,但却贯穿于现代文学发展的始终。在众多对童年母题进行过创作的作家中,萧红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位,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位。关于萧红创作和童年经验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系,不少研究者已经进行过一些探讨。本文力图将萧红的童年母题作品放在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审视,以求更全面圆融地理解童年母题在萧红创作历程与整个女性文学书写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