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源依赖理论假定组织运行所需资源无法自给自足,因此,必须依赖外部环境提供支持.组织对环境的依赖性制约了组织的发展.这样,组织也须主动地对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本文以资源依赖视角解释学校的外部制约,探讨学校在依赖性和自身独立性之间保持平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来自不同方面的外部环境需求给学校及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对资源的依赖性是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这制约着教育领导者的自主权。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学校中存在一些具有缓冲功能的部门与人员。近年来外部环境给学校及教师造成干扰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一些部门和人员缓冲作用的失灵有关。  相似文献   

3.
学校外部环境管理就是通过把握外部环境信息使组织环境相对确定,通过遵守相应的价值观、规范,获得稳定性的支持,并最终在与其他组织的资源竞争取得优势的活动。学校外部环境管理可为学校打造稳定的信息环境,可为学校赢得更广泛的支持,也可使学校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支持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所以,学校应树立主动、系统管理外部环境的意识,通过建立学校外部环境管理流程,塑造有机、灵活的学校组织结构等措施完善外部环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任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认识环境的特点和适应它的变化十分重要。从战略角度来分析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是要把握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利用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机会,避开环境可能带来的威胁,这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传统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学科存在的制度上的路径依赖性,阐明要实现路径替代,大学需要充分利用组织外部环境的有利条件,同时需要加强自身组织制度的创新。简析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三种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晶 《文教资料》2020,(2):121-123
组织合法性概念,反映了组织和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在对韦伯等人合法性思想进行发展的基础上,新制度学派和战略管理学派,分别从制度环境和资源依赖两个不同视角,对组织合法性加以阐释:前者认为,组织的合法性是指系统支持组织的程度,即系统中现有的既定制度规范对组织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解释;后者则认为,组织合法性是一种重要资源,有利于协助组织获取其他资源。但现实中的组织,既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又需要采取合法化策略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待。所以,必须从多维视角,对组织合法性概念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7.
讨论学校的依赖性与独立性其实质是讨论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唯本文则尝试从产权理论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实质,以便寻求解决学校运作的优化的外部环境,以实现学校的高效运作,实现投入教育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张霖 《华章》2012,(18)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存活目标,就是要想办法减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程度,并且寻求一个可以影响这些供应组织之关键资源能够稳定掌握的方法.但对于现今中国的社会工作机构而言,组织自身基本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外部提供的关键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而自身寻求持续稳定关键性资源的能力较弱,在这种“依”、“寻”两极凸显情况下势必要受到伴随提供资源而来的外界力量所控制,从而产生制约因素,影响组织自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强调要注重学校管理中的细节问题。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不过,笔者认为,相对而言,对学校发展宏观环境的理解和掌控才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如果管理者只知道“埋头做事”,而没有学会“抬头看天”,恐怕会导致十分危险的后果。因为对宏观环境的理解和掌控,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学校管理所引领的目标是否与整体环境形势一致。不论是什么样的学校,对其外在的宏观环境的依赖是很强的。本文拟就中小学校面临的宏观环境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学校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学校发展的宏观环境是指学校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与外部环境不断交互作用。高校转型是通过各种内外动力因素的相互关联、协同作用引起和推进的,其初始诱因是外部环境的改变。在外部需求、竞争压力及政策指向等外部力量推动下,高校变革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积极反应。战略决策者在了解外部环境的关键需求以及内部环境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学校发展战略进行重新选择,通过价值观转变、制度创新和主体追求等内源动力因素,在互动过程中不断积聚和强化,推动转型进程。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从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型的内外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11.
学校不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开放组织。学校组织时时刻刻都处于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之中。当前,学校组织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学习社会化、教育素质化以及竞争激烈化是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学校如何调整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且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学校内部组织。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期望、个人价值观以及组织目标、结构、任务,权力系统等也要不断地加以调整,这对学校组织变革同…  相似文献   

12.
公民通过特定组织形式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形成有序合作、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调整维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路径。公民参与在所依赖的权威、参与主体、运行方式等方面与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有明显区别。推动公民参与路径的学校制度建设,是教育体制变革背景下公共教育组织对其自身合法性的求证,其价值在于,可以为公民行使公共事务管理权利提供有效途径,能增强学校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社会资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不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开放组织。学校组织时时刻刻都处于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之中。当前,学校组织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学习社会化、教育素质化以及竞争激烈化是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在这样的形势面前,学校如何调整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且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学校内部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政府和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出发,组织之间合作的动力来自于彼此对对方的资源依赖。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声誉资源等有一定的依赖性。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这些核心资源的构建,才能激励企业参与到深层次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来。  相似文献   

15.
学科专业与实习基地融合已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提出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间合作的动力源自双方资源间相互依赖,因此,根据公共管理专业与校外实习基地间资源依赖关系,建立资源互换模型,提供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分批实习和轮岗实习相结合、因材施教与分散型实习相结合的拓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的外延是极其广泛的,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习俗等等,这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所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自己的内部环境,具体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学校的物质环境指学校的场地、设备、经费等办学条件以及学校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课程学习方式关涉到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社区教育课程学习方式具有一定外在环境依赖性,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支持,包括学习资源载体、学习活动资源载体、学习形式载体和学习活动组织资源等,方能使学习者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从多维视角来分析学习者多样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学习方式,可以为学习者课程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增强社区教育活力,提升社区教育品质,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成长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师自身发展潜质的制约。良好的发展“潜质”是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教师从任教前的准备、培养到任职后的不断研习和继续教育,外部环境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包括: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满足工作和生活基本需要的物质资源;民主参与式的学校管理;开放的学校氛围;合作的教师文化;公正、客观的教师评价系统和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调控和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是实现教师顺利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科层式管理理论来审视我国的学校教育,可以发现,我国的学校管理也主要是科层式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层级化、官僚化、数量化、制度化、专门化。无论在组织层面上还是在社会层面上,科层式管理都是形式理性的典型代表。对学校而言,面对稳定的、可预测的、相对单一的环境,科层制是较好的管理形式。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组织环境的变化,学校所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必须不断地对学校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内生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逐步均衡,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必然发生转变,必须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依赖政府推动的外源性发展转向注重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依赖学校主体作用发挥的内生发展。内生均衡要求在尊重不同实践环境和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强调以学校为实施主体,依靠学校的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培育学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