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从生活教育相关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以及社会化理论三方面来探析学校德育回归生活思想基础,旨在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理念,并运用这一理念去指导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息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信息化创造了新的德育环境,为培养人的现代化精神,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效果,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学校德育面临着新挑战,我们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转变德育观念,建立适应信息社会的德育新模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德育功能,加强信息网络的法规、道德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英国学校德育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近年来英国政府和民众日渐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描述了当代英国学校德育实施的现状,并总结了英国学校德育的主要特点,即:宗教性与世俗性并存;将德育的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学生思想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多样化、知识见闻增广、信息反馈迅速、社会化过程加速以及讲求实惠等特点,因此,学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形式等也必须随之而变、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校德育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不高。通过对传统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并结合当前世界学校德育发展的趋向,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开放性、整体性、主体性与参与性、层次性,以及研究性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学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赋予学校德育全新的理念,确立大胆开放、平等交互、真诚服务的新方法观,将德育模式由封与堵的被动参与转为疏与导的主动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林效廷 《教育科学》2002,18(4):14-16
教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学校德育是实施道德建设,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以德治国为学校德育创造了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把以德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运用系统论原理,探析学校德育系统的模型化、要素化、环境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探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网络作为现代人生存的另一个空间 ,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性、生动性 ;(2 )传播方式快捷性 ;(3)超越时空性 ;(4 )信息占有公平性 ;(5)网络交往的自主性 ;(6 )互动的间接性。这些特点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包括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效果的影响。面对网络环境 ,学校德育必须作出积极回应 ,首先教会学生进行选择 ,其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最后要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全部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位置,要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以学校为主阵地,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传统德育缺失的基础上,对学校德育的走向进行探析,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全部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位置,要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主线,以学校为主阵地,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工作陷入了困境。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困境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走出困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使学校德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中以往惯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新的客观实际,严重影响德育效果。本文从分析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原因入手,相应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根据新形式要求,系统加以充实、改进,以增强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信息化教学设计要遵循多种教育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借助多种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提供具有驱动性的问题或者任务,采取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用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进行质量监控,还要在实践中注意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注意教学目标与意义建构相结合,重视教师系统地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常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就是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而要做到这些,关键问题是要切实抓好教育这一环节,而其基础性工程就是学校德育。“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践,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更好的契机,制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以德治国”方略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德治国”方略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吴结 《教育探索》2006,(1):81-82
现代教育中的主体、客体和教学方式等都较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德育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它需要心理辅导的参与。学校德育与心理辅导成为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手段,而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取长补短,就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学校德育积淀和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方各国与时俱进,为学校德育纵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中的教育改革打破了原有教育利益的基本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了学校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使长期隐蔽在幕后的德育公益性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认识德育的公益性以及如何设计与完善德育的公益性机制,已成为当前德育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德育工作非常必要。德育要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地位,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防止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