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1988年第12期刊登新华社副总编辑朱承修同志的《从迟发沈从文逝世消息说起》一文后,一些报刊进行了摘登。本刊最近又收到了几篇继续评议此事的来稿,现选登两篇。在迟发沈从文逝世消息的问题上,有的同志对人民日报也曾有微词,我们认为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副总编辑朱承修同志的这篇来稿,本刊照登。新华社有关同志从香港报纸得悉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组织采访和进行采访,是抓得很紧、很认真的。但我们认为,像沈从文这样的名家在京逝世的消息,内地新闻界反而比台港报纸迟发,仍然是值得我们共同从新闻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和总结一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副总编辑朱承修同志的这篇来稿,本刊照登。新华社有关同志从香港报纸得悉沈从文先生逝世的消息后,组织采访和进行采访,是抓得很紧、很认真的。但我们认为,像沈从文这样的名家在京逝世的消息,内地新闻界反而比台港报紙迟发,仍然是值得我们共同从新闻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和总结一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看到《报刊文摘》1988年12月27日一版摘载《新闻战线》的《新华社副总编朱承修谈沈从文逝世消息迟发的原因》的摘要后,令人对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体制上的诸多弊端,感慨系之。下面引《报刊文摘》所载,谈谈个人想法。一、“沈从文先生5月10日晚逝世,没有哪  相似文献   

5.
看到《报刊文摘》1988年12月27日一版摘载《新闻战线》的《新华社副总编朱承修谈沈从文逝世消息迟发的原因》的摘要后,令人对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体制上的诸多弊端,感慨系之。下面引《报刊文摘》所载,谈谈个人想法。一、“沈从文先生5月10日晚逝世,没有哪个单位向我们通报情况。”这种惯于坐等“新闻”自己报来,“新闻”不来,又不承认自己没抓到新闻,如此被动的局面,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虚弱素质。这种虚弱是我国新闻事业所以不“新”的劣根所在。当然还有别的表现和原因,如通讯网的作用等。二、“记者……稍一折腾,截稿时间已到,一条短消息没能抢出来。”这个“截稿时间”,完全是体制上的问题。什么时候新闻事业能出现“全天候”服务(特别是通讯社),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真正成为新闻事  相似文献   

6.
杂感的杂感     
2002年10月上旬,接到《出版科学》的一封约稿信,大意说,2003年3月,是《出版科学》创刊十周年,希望作者们能写些与编辑学及出版学有关的文章,以纪念这个日子。近十年来,我与《出版科学》编辑部一直有些联系,趁这机会,写些与自己从事过的专业有关的文章,讲些自己想说的话,那当然是好事。当时,就给蔡学俭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的世纪,杂文作品悄然兴起,翻开每天的报纸,我们可以发现,杂文不仅在越来越多的报纸版面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报纸作为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加以强化。杂文的涉及面很广,它有反腐倡廉、匡正时弊;有时代足音、改革之声;有科教兴国、文艺批评;有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无论涉及何方何面,它的动机与初衷都是良好的,因为杂文在为党和政府张目,为改革、稳定的大局站岗放哨,为普通老百姓的是非爱憎而鼓呼。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赢得读者广泛共鸣的魅力所在吧。我们《三门峡广播电视报》结合自…  相似文献   

8.
杂感二则     
时下,人们对一些报刊的文章,尤其是表扬文章,常常嗤之以鼻,曰:“水分太大!笔者认为,造成稿件“水分”过多的原因约有六神情况:一是好大喜功型。有的个人和单位领导为了达到吹  相似文献   

9.
读书杂感     
高艾苏 《军事记者》2005,(5):49-50,52
军报记者部一直倡导读书。读书,本是一个人面壁悟道接心印的安静事。但身处“讲读书”的环境,寒窗之外也常冒出些杂感来。  相似文献   

10.
订货会杂感     
2000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以15.7亿元的订货码洋落下帷幕。尽管业界早已对这一年一度的订贷会有诸多抱怨,但一家家出版社参会的热情却不断增长。这抱怨和这热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因为大家抱怨的是订货码洋难如人意,感兴趣有热情的是订货会的其他功能。 要说大家对订货码洋完全不感兴趣,那也不是事实。订货会组委会、出版社老总们还是很关注订货码洋的。但这订货码洋实在不值得那么看重。  相似文献   

11.
办报杂感     
办报编刊,必须谨慎。白纸黑字,长久留存。字关朝政,情系黎民。字可活人,亦可“杀”人。舆论导向,重于生命。以此为业,党性坚定。尽职尽责,切忌偏颇。字斟句酌,尺度把准。图文并茂,客观公正。服务政治,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2.
读书杂感     
重温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觉得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旁征博引、韦编三绝、挑灯夜读。那辛苦自不待言。而读什么书。用现在的说法。是哪些书“必读”,哪些书“不必读”,做得很好也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编书杂感     
我这一生,可以说是为书籍的一生,读书、编书、写书,度过了大半辈子,其中主要是编书。1951年6月,中南人民出版社成立后半年,我便与出版结了缘。此后,由中南到湖北,由校对、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到编辑组长、总编辑,由政治理论、文史、工农业到文艺、美术,几乎每个岗位、部门都留下了我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伏案杂感     
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享过不少赞誉。比如,“无名英雄”,言其只管挥汗埋首耕耘,“为他人作嫁衣裳”,而不求名利的意思吧!再比如:“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是与作家和教师并列了。群众间常把编辑与记者、作家并提,认为都是很有学问的人,提则肃然起敬。我遇此种情况,每每汗颜,慌称愧不敢当。惶愧之余,常常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的知识不够,只好翻翻有关的历史,拜读一些前辈的论述,慢慢有所启蒙:这种局面是由古往今来的文字历史形成的。假如从孔老夫子删《诗经》、修《春秋》算起,我国的编辑工作已历几千年。许多在全人类焕发光彩的珍贵古籍,多赖各代  相似文献   

15.
杂感二则     
○个性记得儿时故乡小城,大街小巷都有卖木履的。木履分两种,一种极简单,几百双堆在一块,都是一个面孔。男孩子倒也罢了,女孩子可不喜欢;另一种就讲究得多,刨得细,光滑,上面还绘了五彩的花鸟虫鱼,老婆婆、小丫头都爱穿。新闻不是木履。此话不假。没有人会说新闻不需要记者的个性和独创性。但事实上我们报纸上的消息、文章,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大都是缺乏个性的。一样的面孔——板着的,一样的腔调——一本正经的,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也几乎是似曾相识,相去不远。难怪读者对我们这个现状不满意。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是,文如其人一说在新闻王国里竟然行不  相似文献   

16.
散文诗杂感     
一既然散又诗要作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和发展,就应该在它的形式上,多作一些探讨和研究。能不能说散文诗派生于诗?我想,可以这么说。我是把它作为诗的一种样式来看待的。用简明一点的话来说,它是用散文写成的诗,而不是用韵文写成的诗。不用韵文写成的诗叫自由体诗,散文诗是自由体诗的一种变体。首先,它不是长短句排列分  相似文献   

17.
清明杂感     
再过月余,便是清明了,竟联想到几桩关于清明的旧事.生出一些半新半旧的杂感。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  相似文献   

18.
获奖杂感     
其一 饮其水而思其源,韬奋新闻奖之所以用邹韬奋先生之名而设,是因为他作为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界的前辈人物和革命志士、民族英雄,为中国新闻出版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留下了众多的遗产.  相似文献   

19.
徐盈和彭子冈夫妇有很成功的记者生涯,为中国家命事业做过很多事。他们夫妇都是沈从文的朋友。我因为搜集名人手迹的缘故,看到一封沈从文致彭子冈的轶礼。写信的时间大约是沈从文主编《大公报》副刊的年代,还是流水一样活泼而灵气的语言,说理说事都是那么婉转潺缓,没有丝毫的霸气。“于同兄:得你一信,才知道我信上发了牢骚。你不说我还不明白,因为一写信就随便说说事实的!(写长信成习惯不是牢骚!)”彭子冈是女子,对着一位女子称兄表示尊重。沈从文喜欢写长信是出了名的,这点他在自传中也多次提到,特别是他的两个好朋友胡也频…  相似文献   

20.
去年夏天到新疆,7月来,10月走,差五天三个月,是我多年外出采访时间最长的一次。从夏到秋,在新疆度过了一个黄金季节。“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句话,只有到了新疆才有更深切的体会。新疆确实新,它是出新闻的宝地。我沿着古老的絲绸之路,行程万里,寻找新闻报道的新线索、新题目、新角度、新内容、新写法,收获不小,感触尤深,在这里搞新闻报道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