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览     
《收藏》2019,(6)
正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2019年5月5日至7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和意大利同为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且两国都备受文物流失之苦。多年来,双方长期合作打击文物走私、共同推动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2019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中意双方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的  相似文献   

2.
杨卫民 《收藏》2009,(5):17-22
杨卫民,原新华社记者,在一次工作当中接触到流失国外的中国文物,随之萌发调查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想法。1997年他辞掉工作,开始艰难却充满刺激的自费海外寻宝之旅。12年间走访了欧美亚洲的28个国家中的122家博物馆,将所见中国文物整理成档案。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1,(1):65-65
据英国媒体报道,收藏有大量中国流失文物的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馆长日前在北京表示,欢迎中国研究者与他们合作,携手对那些150年前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目前收藏于英国的文物进行考察,然后决定这些文物的去向。  相似文献   

4.
韩浩月 《收藏》2009,(4):157-157
2月23日,法国佳士得公司公开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免首铜像,圆明园管理处对此明确表态,完全认同国家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和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的观点,对于历史上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而且“明确反对采取购买的方式来促成文物的回归”。对于公开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众多媒体舆论传达出了同样的呼声,  相似文献   

5.
叶雷 《收藏》2001,(3):12-13
自1998年1月3日《南京日报》刊登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宣布他搜寻流失海外中国历代名画已达2.3万件后,季羡林、宿白、王朝闻等著名人士又关注和呼吁中国敦煌国宝回归;1999年10月北京启动“海外遗珍”大型跨世纪文化工程,2000年春人们阻止和购回在香港拍卖的圆明园文物,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日益关心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文物,努力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今,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相似文献   

6.
涂师平 《收藏》2012,(13):170-17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其4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古迹。然而,由于战争劫掠、偷盗走私、非法交易等原因,致使我国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保护文化遗产,防止非法盗窃、贩运和走私文化财产,促进被盗文物返还原属国,是人类道德、正义和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期望,更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努力下,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团体及个人的协助下,部分流失境外的文物陆续回归祖国。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深入人心。2005年12月,国务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8,(6):146-146
综合消息:一批非法流失到丹麦的中国文物4月10日成功回流。4月11日,这批成功追索回国的文物在北京举行了开箱仪式。据悉,这批中国文物共计156件,包括夏商至元明时期的相当数量的珍贵文物,也有难得一见的古代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8.
柯学东  胡瑛 《收藏》2006,(12):149-149
本刊综合消息,2006年10月18同是英法联军劫掠并火烧圆明园146周年纪念同。这天,“国宝工程藏友会”存北京特米斯美术馆举行挂牌仪式。北京菲尼克斯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永勇向国宝工程捐款200万元,支持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公益事业。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向广东某企业在日本购得的一件大明万历年制五彩花龙尊颁发了海外回流文物证书。  相似文献   

9.
李磊 《收藏》2006,(5):133-133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因战乱等原因,中国流失海外达到国家博物馆一、二级馆藏标准的文物不下百万件,其中“国宝级”精品达数十万件,分布在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  相似文献   

10.
刘岩 《收藏》2009,(5):8-10
为什么会有文物回流? 我们的文物到底是怎样流失的? 我们是文物大国吗?  相似文献   

11.
郭翔鹤 《收藏》2006,(7):128-128
5月9日上午,由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牵头举办的“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日本淘宝之旅圆满结束。在7天时间里,“淘宝团”20名成员辗转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等地,与日本收藏家进行交流,在各地文物市场奔波,且大多出手购宝,不少购得的文物是有较高价值的珍品。  相似文献   

12.
刘岩 《收藏》2009,(4):4-5
2009年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14日),中国与美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根据此备忘录,中美两国将密切合作,限制中国文物非法流入美国。如果备忘录得以切实落实,对于文物走私流失猖獗的中国来讲,无疑是受益匪浅且影响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陈济朋 《收藏》2006,(6):113-113
英国博物馆专家说,阿富汗战争结束以来,阿富汗文物流失甚于伊拉克。伦敦查获的文物只是“一桶水中的一滴”。英国最近2年查获的3至4吨被盗抢文物中,包括瓷器、石雕、佛像、青铜器以及公元前3世纪的古钱币等,其价数以百万英镑计,有些甚至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4.
刘庆功 《收藏》2010,(3):56-58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抗战时期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的一个文物考察与保护团体。七七事变以后,随着日寇对中国侵略的进一步加剧,以王子云为首的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为避免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重要文物遭日军破坏,应尽快成立一个专门组织,奔赴西北地区进行文物考察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孙雪兴 《收藏》2007,(7):29-29
与时兴衰:中国文物和收藏品与古玩市场共命运 在历史上,中国文物和收藏品是古玩市场的主角和台柱,占玩市场是文物和收藏活动的平台和窗口。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13)
正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海外的国家一、二级文物有100多万件,这些漂泊海外的中国文物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其归途又是否能够一路畅通?这是多年来文博界和普通民众一直关注的问题。合力洽购的模式谈到海外文物回流,特别是2014年皿方县的回归模式,业界普遍认为,这种由博物馆联合私人藏家合力洽购回国的方式,可以说是中国海外文物回流的一种新模式。2014年3月20日,湖南省博物馆官网发布消息:"在湖南省  相似文献   

17.
钱汉东 《收藏》2011,(1):35-39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作为中国古陶瓷研究者,笔者渴望欣赏那里收藏的中国陶瓷器。在英伦岛国,我决然放弃参观伦敦市容的机会,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早早地来到了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岳岩 《收藏》2009,(1):4-6
在被称为“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第一人”的律师刘洋看来,这次追索圆明园兽首有契机在里面,是一次用法律手段追回海外文物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9.
赵榆 《收藏》2007,(7):180-182
作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香港文物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进入21世纪,香港文物艺术品市场年成交总额屡创新高,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成交纪录被不断刷新,使得香港文物艺术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领跑世界市场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20.
赵榆 《收藏》2007,(8):24-24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有不少关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卖假、假拍、假鉴定现象的报道,使得一些不太了解拍卖市场实际情况的人,如堕五里雾中,好像目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糟糕透顶,一团混乱。诸如:中佳立信和大得公司是两家不具备拍卖文物艺术品资质的公司,他们要违法拍卖文物艺术品,被管理部门勒令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