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有联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形式(分句)构成的。由单句形式(分句)组合成复句,一是靠语序,二是靠关联词语。学习复句。要弄清复句的概念,认识一般复句的类型,了解各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这些不是很难的问题。而学会分析多重复句层次(初中要求到二重),会辩析单复句,会改正复句中的语法错误等问题,往往因为复句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这些问题成了复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成了必考内容之一。怎样巧妙地处理复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呢?本文作者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回忆我的母亲》中有一个二重复句,几种教学参考资料或学生练习测试的参考答案都把其层次划分为: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因果)②今年不比往年健康.(转折)③但仍不辍劳作,(递进)④尤喜纺棉。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层是转折关系(有转折连词“但”表明),层次划分在上文所标的②、③之间;所标③、④之间是第二层,为递进关系(有表示递进意义的副词“尤”表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个二重复句到底是由几个分句组成的?“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究竟是因果复句,还是一个复杂单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复杂单句,不是因果复句。  相似文献   

3.
谈谈多重复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复句,是包含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所谓“重(chóng)”,就是“层”的意思。有的多重复句包含两个层次,所以叫二重复句;有的多重复句包含三个层次,所以叫三重复句;有的多重复句包含四个层次,所以叫四重复句。其他类推。多重复句层次多,组织严密。学会正确分析多重复句,不仅可以准确地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而且可以提高分析语言结  相似文献   

4.
复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互相关联的单句组合在一起的句子,构成关系比较复杂.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复句间的关系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连锁、取舍、解说等等.表达这些关系常常有关联词语作标志,但也有的只是意念上的联系,不一定用关联词语.因此,辨析复句的关系,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为了准确地辨析这些关系,一般可以这样去做:  相似文献   

5.
关联词语是构成复句的重要手段,是分析复句中各分句问关系的重要标志,不同的关联词语表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复句类型,所以在确定复句的结构类型、划分复句的结构层次、分析复句的结构关系时,关联词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构复杂的长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单句因为附加成分多而结构复杂起来,一是句中定、状、补成分由多个短语或复杂短语构成;二是主、谓、宾由复杂短语充当.因此,分析复杂单句,首先要抓住“主干”.再分析句中的“枝叶”,搞清结构,理解意义及作用.进而把握语意.复句因为表达层次丰富而使结构复杂化,特别是多重复句,它借助关联词语来表明层次和分句间的事理关系.因此,分析多重复句必须掌握由不同的相配套的关联词语组合的复句类型,纵观全句,把握句意,分解层次,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高考主要测试运用语法知识,辨明和分析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和理解语句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在多重复句中,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共现于一个多重复句中——前有表转折的连词,后有表因果的连词,象“(虽然、尽管)……,但是……,因此……”这类复句,如何确定第一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对这一情况略作浅析。笔者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分析多重复句应从内容出发。既然复句的关系类型是按逻辑事理确定的,那么,分析多重复句也应按这个标准,以求得复句分析上的协调一致。一个多重复句内具有转折和因果两种逻辑关系,怎样根据逻辑事理确定第一层呢?可以用变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常使用因果关联词语单用、连用的形式表示复句的因果关系;韩语则是单靠一个词语(接续词)表示复句的因果关系,这使得汉韩语言中的因果关系表达方式在语义、感情色彩、句法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因果关联词语时出现的偏误比较多。不过对此的偏误研究较少,所以研究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因果关联词语的偏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因果复句是用于表示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古代汉语因果复句属于偏正复句,共有11个句型.这些句型如果按照表示原因与结果的顺序不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第一组 由因及果复句(句型1—句型6).这组复句的特点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吕叔湘先生把这种句子叫做“纪效句”,杨伯峻先生则称之为”结果句”.①这组复句有的在前分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在后分句句首或句中有关联词语,有的前后分句都有关联词语,也有的根本不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0.
辨识复句中的关系大致有两个认识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觉、浅层理解阶段。他们记住一些关联词语,然后凭关联词语去辨识关系;有的同学甚至记些口诀:“……‘因为、所以’表因果,‘或者、或者’表选择,‘不但、而且’表递进,‘假设’还有‘即使、也’,……”。但,仅仅这样辨识还远远不够。汉语的词语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俐 《天中学刊》1998,13(6):75-76
多重复句是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句子。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组成成分,至少有一个能分出小的层次。有的小的层次还可以包含更小的层次,这样层层包含就构成了多层次的复句。层次的多寡和分句的多少有关系,比方说一个二重复句至少要有三个分句才能组成,但分句多的不一定就是层次多的复句。比较下面两个句子:(1)你的桔子团在这儿,你的亭台在这儿,你的邻里在这儿,你的蜂娟在这儿,你的子兰和宋玉在这儿,你的小黄狗在这儿。(2)不管它们跑多远,只要你一摇铃,就会跑来集合的。例(1)包括六个分句,是一个一个相加而成的。即大…  相似文献   

12.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共一百四十卷。《朱子语类》在复句方面特色鲜明,复句数量巨大,类型比较齐全;关联词语丰富,搭配相对定型;多重复句成熟,层次关系多样,在近代汉语复句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其复句和相应的关联词语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可以深化近代汉语复句的研究,推进汉语复句发展史的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转折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可以将转折复句分成对比性转折、补充性转折和让步性转折三个大类。转折复句之间是否能够变换,不同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内部有何区别和联系,通过数理逻辑上的求简化范式形式以及实例变换的方法来分析这一问题,并得出在语用中可供参考的变换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容认性让步复句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在语表形式上表现为使用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让步词语和转折词语.而在有些情况下,转折词语是可以省略的.作为复句形式标记的关联词语对复句的关系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容认性让步句中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也能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文章以容认性让步句中的关联词语为标准,从形式上对容认性让步句进行划分,分析研究容认性让步句形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2月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关于分号的使用原则之一指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告诉我们:"二重以上的复句,第一重如果是并列的关系,这种并列关系又没有关联词语表示,用分号;只有一个层次的并列复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又没有关联词语把并列关系表示出来,用分号".可见,分号最显著的用法便是用于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问停顿及分清层次,但这仅仅是对分号功能的简单概括.本文试图通过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绿>两篇散文中一些复句的分析,探索分号在特定语境下的修辞功能,并赏析品味朱自清散文体现出的形美、意美、音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汉藏因果复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汉藏因果复句的异同,提出了在汉藏翻译中应根据汉藏两语的表达习惯,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发现未能准确地填写关联词的因素颇多,具体地说,对一个复句或句群,不会从整体上认识它,便不能把握住关联词语是在复句和句群中起“纽带”的作用,信手拈来,乱填一通;或者没有掌握关联词语在句中的运用规律,对一些固定格式、搭配习惯缺乏了解,结果张冠李戴,或者前后不顺畅。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些关联词语后面又套用关联词语,究竟哪个适用范围大一些,即“管”得长一些,哪个“管”得近一些,最容易引起错乱,例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可以不难看出:“因为……所以”是大层次,“管”得长一些,“如果……就”则只在“所以”部分里起作用。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最基本的还是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复句或句群的意思,并把每个分句的意思及其相互关系弄清楚,初步确定大关系,再看小层次,在确定时把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8.
多重复句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明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一是确定结构层次。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两方面说明语境在其中的作用。一、语境在说明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中的作用多重复句分析中,在确定复句分句界限后,如何判定分句间的关系是多重复句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从生成角度看,分句的组合主要靠两个手段,一是关联法,一是意合法。因此,从分析角度讲,确定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也分这两种情况来谈,而无论哪种方法语境都在其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语境在关联法复句分析中的作用多重复句,尤其是层次多的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层次和关系往往要依靠关…  相似文献   

19.
多重复句是一般复句的扩展形式。一般复句是只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分句之间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关系的复句,而多重复句则是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分句之间在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关系的复句。例如: ①周文同学虽然并不比人家聪明,(转折)|但是他在听课和做作业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  相似文献   

20.
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里有《多重复句》的知识短文,这是中学生系统学习多重复句的开始。多重复句是复句教学中的难点。要想深刻理解复句的思想内容,要想把比较复杂的意思用一个长句子紧凑严密地表达出来,掌握和运用多重复句是重要的。 (一) 复句是由一个个的单句构成的,而多重复句则是复句的复杂化,是从单句发展到复句后的进一步发展。讲授多重复句必须在一般复句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一般复句的知识来分析多重复句。一般复句的各种关系,常用的关联语词,也都是多重复句经常运用的。一般复句只是一层关系,用一套关联词语(有时不用),而多重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