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实现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194 9年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经历了完全国家决策模式和以国家决策为主、国家决策与地方决策并行的模式的演变 ,目前正转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决策相结合的新阶段。新的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应为 :国家主要是宏观调控和指导 ,并就最基本方面作统一规定 ;地方在遵循有关的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 ,承担起本地区课程决策的主要职责 ;学校则进行校本课程决策。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重宜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校本课程发展问题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其实质是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问题 ,这样就使课程决策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建国以来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演变经历了两大阶段 ,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转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建立体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平衡关系的课程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特点是地方决策为主,同时学校也有一定的决策权限。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即增强联邦政府的课程决策权限,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相结合的课程决策模式,这对我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课程决策的传统主要是集权型的。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决策转变,即从完全国家决策模式阶段,发展到以国家决策模式为主、国家和地方决策并行的阶段,而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又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相结合的模式。虽然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决策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对课程决策本体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课程决策的传统主要是集权型的。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决策转变,即从完全国家决策模式阶段,发展到以国家决策模式为主、国家和地方决策并行的阶段,而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又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相结合的模式。虽然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决策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对课程决策本体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外中小学在课程决策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们赋予学校一定的决策自主权,充分发挥决策主体的作用,建立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个性化学习决策理念,注重实践性课程决策,创建决策团体,发挥集体优势,建立一定的保障措施。这些对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课程决策主要通过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的编制与选用进行价值判断与抉择,以此来控制教学目的、课程结构、课程类型、教材特征以及教学程式.我们通过对课程决策机制的功能、主体、范型以及程序的深入探析,揭示在课程运作过程中课程决策的内在方式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8.
课程运作机制是指课程运作的内在方式、原理。它是近年来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进课程变革的进程。课程运作机制的研究应遵循一种整体性研究取向。对课程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克服课程研究理想化和功利化的倾向,有效解决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从而实现课程决策与课程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10.
国外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决策大体存在着六种模式:依据学校课程决策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方式可分为社会参与模式、专业决策模式、权威精英型决策模式;依据学校课程决策的具体运作方式可分为理性主义决策模式、循序渐进决策模式、规范最佳决策模式。它们在理念、程序等方面各有千秋,对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决策的开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小学校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随意庞杂零散和粗浅问题,学校应当确立顶层设计的意识与理念。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具有自上而下、整合统筹和具体可行三大实践特征。根据顶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可以形象地归纳为:清理地基+撑起顶层+搭建支柱+构筑护栏。为了做好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需要回归教育原点,协调四个关系,突破三个难点。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的办学理念、共同愿景、管理制度、办学行为、学校文化是优质学校形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以这些要素为基础,优质学校形成的基本机制为:明确而独特的办学理念是优质学校形成的导向机制;清晰而共享的学校愿景是优质学校形成的动力机制;完善而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优质学校形成的保障机制;规范而务实的办学行为是优质学校形成的运行机制;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是优质学校形成的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改革已经提到重要的教育议程。各中小学根据教育目标,对各科的教材、内容、进度和课时进行试验、研究、编辑和审定,以实现课程设置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4.
Data on responses to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were gathered from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a sample of 50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304 primary class teachers and 223 secondary heads of department. In the primary schools concern centred around an anticipated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assessment and record‐keeping and curriculum documentation. Increased leve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urriculum were also anticipated and these were the areas in which primary teachers felt in greatest need of support. In secondary schools changes were anticipated in individual subject curricula, especially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and modem languag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great concentration in schools on a few specific areas of concern and that this may be at the expense of wider issues involved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劳动相关的修养和品质,包括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知识与实践能力、劳动习惯等。面向学生真实生活的劳动课程包括劳动认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内容。实施劳动课程要把握关键要素,构建适宜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中小学课程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 ,阐明了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美国自20世纪以来,先后发起了数次围绕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运动,而能够反映当代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的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五个教育改革文献:《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Project 2061: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America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 2000:An Educate America Act)和《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教育改革蓝图》(No Child Left Behind:A Blueprint for Education Reform)。它们以综合性与前瞻性向世界呈现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严重滞后于信息社会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新的角度,提出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