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什么具有指别、指量两种功能,前者出现于疑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中,后者只出现于否定句(没(V)+什么NP、没什么NP+V)中,NP的语义范畴特征对什么的量化意义起激发或抑制作用。因此,指别是什么的基本功能,其指量意义的产生源于此。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指别还是指量,什么的功能都是用来提升其后NP的指别度,引起听话人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以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为载体,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词类”和“核心句”观点在考研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根据其理论,认为“词类”可以取代传统语法中的“词性”;“核心句”可以帮助考生克服句法的束缚,考生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有别于传统语法的划分方法,将晦涩难懂的翻译命题拆分简化.从而翻译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将带宾语的"是……的"结构句形成的两种句法配列等值看待是将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两种不同的配列不是由音节、动宾结构类型差异导致的,而是由"VP的"兼具自指与转指两重属性决定的,自指与转指可以解释"NP-是-M-V-O-的"和"NP-是-M-V-的-O"两种配列在语义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Wh+都+V(P)”与“Wh+也+V(P)”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各有特点.从情态来看,肯定类“也”式主要体现“必然情态”,肯定类“都”式主要体现“怨言情态”;从主客观角度来看,“也”式多用于主观断言句,常用在将来时和现在时,而“都”式多用于客观陈述句,常用在过去时;从认知方式来看,“也”式属“次第式扫描”,“都”式属“总括式扫描”.从篇章角度来看,后项句的优势句型是“也”式,“都”式倾向于出现在中项句.比较句、陈述句倾向于选“也”式,而递进句、描写句倾向于选“都”武.  相似文献   

5.
白晶 《考试周刊》2013,(13):77-78
认知语言学认为,发话者不仅是"说话的主体",还应关注将事态语言化前作为认知的主体,把握事态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这一过程哪种语言都相同,但语言不同,语言化时使用的表达方法和把握事态的方法也不同。日本人把握事态有何特点,怎样说日语才算地道,作者通过论述被动句和授受动词的使用给出结论,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掌握其特点与能否掌握地道日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词类辨析本就是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中学语文词类辨析更成为教学难点。汉语词语的形态本就不发达,难与句子成分进行迅速对应。同时在多样的文学作品中汉语词语更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学生辨析的难度。因此本文将从“依句辨品”概念内涵入手,尝试说明如何运用“依句辨品”提高教学中学生词类辨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缩旬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例如: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相似文献   

8.
9.
L代表单音节县调,含有“一L…不/没/没有”的句子一般具有周遍意义,是遍指句的一种。这一类遍指旬又可以分为带“连”字的和不带“连”字的两类。一、不带“连”字的(一)“一L”或含有它的短语在句中做主语(1)一个也没来。(2)一件也没洗。(3)这个流氓,一点交情也不讲。以曾民选集日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95页)(4)今天来的老太太,一位迷信的都没有。(《侯宝林相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页)(1)(2)中的“一L”单独做主语,(3)中的“一点交情”这个名调性词组做主语,(4)是由“的”字词组“…  相似文献   

10.
“是+信息焦点+谓语+(宾语)的(宾语)”句子与“了”字句,有三点区别:“了”表示事件的动态性;而句尾“的”表示事件的静态性;“了”具有新闻性,其宾语是该句的信息焦点;而句尾“的”使宾语失去尾焦点功能;“了”的宾语可以是不定指成分;而句尾“的”的宾语必须是确指的内容。进而证明句尾“了”并非焦点标记,也不是表示过去时的时体主词,而是表达确认的语气词,而是对于已然事件的伴随信息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的存在句讲解受限于"主-谓-宾、施-动-受"的语法分析模式影响,往往效果不佳。构式语法理论认为,句子结构本身就表示了人类经验中的某种基本情境。受此启发,对外汉语教师可从存在情境入手进行存在句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存在句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示,语言教学永远要注意领会语言的"言外之意",永远要注意领会语言中凝结的并且超出特定的言辞意义以外的人类经验本身。  相似文献   

12.
非结句"一V"的"一"核心意义在于表充分条件或足量意义,重在V所指行为动作之出现发生;"一"是行为动作凸显标记,能提高动作指别度,强调足量意义;结句"一V"多表结果或动作行为留下的状态,若结合语篇,区分结句否或不必要。  相似文献   

13.
称代复指句结构别具一格,其被复指成分是一种“附丽于句,不能离句而独立,但又不是句子所由组成的直接成分”,通过句中复指代词对它进行复指,借以突出被复指成分的内容。被复指成分不仅可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而且也可以由主谓短语等谓词性短语或复句形式充当,所以称代复指句应视为单句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4.
唐科 《文教资料》2013,(10):40-41
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是疑问用法的引申用法。本文根据"谁"在共现句中的所指称的对象同话语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共现"谁"的非疑问用法几种形式:任指、例指、虚指、特指,并对比了英语共现who的非疑问用法。  相似文献   

15.
许剑权 《文教资料》2007,(2):103-105
活用本来是文言中很基础的知识,不太难。但教学中,学生总难弄懂。如何能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活用,进而化难为易呢?本文:①试图从活用的定义出发,逐层分析,建立“句轴”,借助它直观地显示句子成分的一般位置顺序和各成分能充当的词性这一基本语法知识,来简便地解读活用规律;②对活用的难点——意动、使动、为动——作简明的比较分析;③阐述“句轴”对其他文言知识的破解,以期突破文言阅读瓶颈。  相似文献   

16.
作用和作用的承受是自然语言描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句法学中对主语和宾语,主动和被动的研究,语义学对施事和受事的研究,格语法和配价语法等研究都从不同侧面涉及作用和作用的承受现象,但并不能透彻解释承受句汉英互译时,需要进行强制句类和句式转换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使用HNC理论来对作用及作用的承受现象进行全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7.
英语“花园路径句”给人们造成理解上的路径误导,它涉及多层面的因素,诸如: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从认知机制的模式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对英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进行阐释,旨在探讨人类语言认知机制,从而有益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花园路径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相矛盾的语言表达句式。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既不符合客观事实,又违反逻辑事理,但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已经约定俗成,因此语言学家将这类句子叫做“错句正解”。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出现这一特殊现象的根本原因及简约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主要对动词“觉得”作谓语造成的“觉得”句为现实语言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觉得”句的两种语义模式,并从转换的角度加以描述。多角度分析了VP的语义指向,讨论了由VP语义指向的模糊性造成的歧义问题,并提出了分化歧义的三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综述汉语“是……的”句中有关“是”字省略问题的研究,分析“是”字的省略情况.由“……的”句与“是……的”句的关系比较,分析得出“是……的”句中“是”字一般不能省略.为“是……的”句的多角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