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兵战为用"的外交思想指的是:不惧战,不惜与敌人动用武力,但不狂热地鼓吹战争.他只是把战争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主张外交以武力为后盾.简单地说就是主张"以战促战","以武力维权".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据在于:"同治中兴"以来,清朝的军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步,清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兵可以为我所用.同时张之洞"以兵战为用"的思想也源自于张之洞的清流人物品格.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不仅是清末政府倚重的权臣,而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废除科举和建立近代系统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之洞提倡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行将体育置于三育之首、对军事体育也很重视。张之洞的体育思想,对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与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风,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实用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外交思想也深刻影响了日本的外交政策。在新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下,重新审视福泽谕吉的外交思想,有利于抑制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80年代初确立了外交政策中的“务实”思想,文章着重从实力、实际、实质、实心四个方面给予了论述,并兼及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作为近代教育界一位不容忽视的代表,他的教育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实现书院教育和谐发展、人才培养和谐发展、学堂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三个方面。张之洞的和谐教育思想为当今构建和谐大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6.
7.
冷战后,印度外交策略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作为我国身边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印度外交上的变化和成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大国外交、全球外交和睦邻外交的角度来理清冷战后印度外交策略转变的脉络,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冷战后印度外交策略转变的原因,从有利与不利因素来展望印度外交策略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美外交关系,本文结合美国主要领导人访华期间外交背景和结果,通过分析用典的字面和深层含义,研究其映射出的外交策略。外国领导人在访华中用典,既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赞同和认可,表达了自己的外交意愿,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也让中国在外交中彰显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了中国对外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认识到软权力的重要作用后,积极推行文化外交战略,在外交实践中充分运用软权力资源.效果非常显著.对于中国来说,文化外交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该积极学习其先进经验,更加重視并不断加强文化外交,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公共外交时代,承担着重要任务的中国体育外交面临诸多挑战:外交组织层面的有效融入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系统外交组织机制亟待构建;外交价值层面的体育公众人物及其“中国制造”元素凸显不够;外交环境层面的通过新媒体承载的西方主导舆论挑战加剧。应对之策:从“各自为战”转向“联合出击”,构建系统的体育外交体系;从“单一说教”转向“讲好故事”,营造和谐的体育外交环境;从“政经利益”转向“长远发展”,重塑向上的体育外交形象;从“被动应付”转向“话语引导”,展示自信的体育外交姿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始终洞若观火,应付自如,善于从战略和理论高度把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外交战略理论和思想。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指南。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外交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外交观,是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外交领域形成的认识、分析、解决外交问题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区别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根本标志.其基本内涵包括:外交政策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外交关系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总和;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3.
屈原是一位有政治抱负的外交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面对当时合纵连横的外交局面,他一方面坚持实施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同时积极经营南方,灭越以平定东南,经营西南以牵制秦国,并促成魏、赵、韩、燕、楚合纵联盟以对抗虎狼之秦。屈原的外交思想对于当代我国的外交工作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以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阐述了公共外交的涵义,论述了加强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体育外交的任务: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以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获取软权力为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与体育战略服务以维护国家利益。确定体育外交任务的依据是:促进中国和平外交理念与和平崛起方式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减少"中国威胁论";表达中国"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并获国际认同,获取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目标,为加速迈进体育强国服务;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绩。最后就完成任务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民国职业外交家郭泰祺一生与外交事业密不可分,由于其丰富的外交经历而形成一套特有的外交思想。其中郭泰祺对于抗战时期的外交路线有自己的思考,在外交原则、外交成效及外交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均有论及。  相似文献   

16.
文章肯定<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在张之洞法制改革思想演变过程中的地位,分析了张之洞法制改革思想对中国法制转型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在法制改革中他的礼教主张所具有的合理性及其对今天法制建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卡特时期人权成为美国外交的核心和灵魂,但它并没能实现美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即扭转美苏较量的劣势。“卡特主义”的提出和里根上台后的第一任期则使美国外交转到现实主义轨道上来。里根第一任后期开始重新发动人权攻势。里根政府的“人权外交”不同于卡特时期,它是以军事优势为基础,且为美国外交增加了“道义”力量,是对卡特“人权外交”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把持外交大权的满族权贵在外交上奉行既要维护国体,又要避免与西方国家作战的指导思想.他们心目中的"国体",就是清朝传统的对外关系体制.也就是与闭关自守政策相联系的惯例和体现所谓天朝上国之尊的程序与礼仪形式.这种指导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造成国家权益的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19.
20.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他们在40余年的革命与理论活动中,不断深化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和工人阶级斗争条件变化的认识,先后制定了"全面进攻"的暴力革命策略、"有条件退却"的武装起义与议会和平斗争相结合的策略和"积极防御"的议会和平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