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下,托尔斯泰精神中强烈的否定、批判色彩是他对缺乏主体独立意义挟断的日常生存状态的否定,对生命根本意义上的虚无境遇的勇敢直面。而促使托尔斯泰不得不直面生存虚无的个人化体验则是他一生不息的“死亡”之思——对“死亡”的先行体验。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视野下,托尔斯泰精神中强烈的否定、批判色彩是他对缺乏主体独立意义抉断的日常生存状态的否定,对生命根本意义上的虚无境遇的勇敢直面.而促使托尔斯泰不得不直面生存虚无的个人化体验则是他一生不息的"死亡"之思--对"死亡"的先行体验.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塑造了著名的“准则英雄”来对抗一个“异我”,传统价值观丧失,混乱不堪的世界。评论家大多认为“准则英雄”体现了坚强,无畏,充满勇气等性格特点。但实际上,海明威式英雄的共性并非性格特点,而是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的遭遇使他们意识到生存的荒谬和虚无,但他们坚信“要在重压之下保持优雅风度”为基准的律令,不屈不挠地和虚无作斗争,寻找人生的坐标和意义。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四部长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力求证实“准则英雄”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揭示“准则英雄”的抗争对现代人生存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伤叙事是一种解剖个人和公众创伤,帮助读者接触创伤经历的虚构叙事方法([1])。19世纪俄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托尔斯泰,其创作时期正是当时剧烈变动和紧张探索的时期。从《安娜·卡列尼娜》和《克莱采奏鸣曲》中可窥出,托翁的世界观发生着巨变,精神探索极为紧张,是"托尔斯泰"主义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作品直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探索和探索中展露的个体或集体的创伤,在虚拟的叙事中模拟着个体或集体时代下的创伤经历。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史铁生作品的主题之一。从身处残疾求死到思索死亡再到超越死亡的生命体验,“死亡意识”贯穿在他创作的始终。21世纪开始,史铁生也创作了少量诗歌,此时的他,已经过艰难的探寻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与方式,对死亡持有达观的态度。他的诗歌用一种超然、轻的态度看待死亡,审视死亡与永生的关系,给死亡带来了美学和彼岸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自我实现的探求是贯穿于劳伦斯小说《虹》中的主题性线索。小说以“虹”为意象,通过布兰文家族三代人之间各自美好婚姻追求的幻灭,探求了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不可能性。试图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对《虹》加以解读,并指出布兰文家族自我实现的幻灭实际上是作者向世人敲响的一记警钟:在人性日益异化的工业文明浪潮中,对于幽住在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死胡同里的现代人类来说,自我实现只是一种纯粹的幻想,一条美丽无比、飘缈虚幻的“彩虹”而已。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是第一个系统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他曾用正题、反题、合题来表述这一规律,并形容其途径好似"圆圈"。列宁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合理内核,首先确定这是一种区别于形而上学的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同时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才确立为一个周期的。文章认为,这种"三段式"的节奏划分是合理的,但这并不能代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全部,除了这一个周期之外,就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而言,是由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即多个周期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是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才反映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死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埃德加·爱伦·坡对这一主题情有独钟,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实际上,是"死亡"主题选择了坡,因为坡的短暂的一生历经了诸多亲人的早逝。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坡的痛苦经历造就了其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少一些说教,而重视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判断、建构、形成。上世纪50年代,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结构理论,其倡导的“发现法”强调过程的体验、强调内在的动机、强调信息的提取,成为体验教育中“体验”、“感悟”等诸多心理过程的理论依据。在体验中,主体(我)主要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受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的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太阳照样升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当中充满了悲观和虚无色彩。通过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以及萨特等的存在主义的追溯,可以从哲学层面上加深对《太阳照样升起》的认识。同时,这部作品亦折射出悲观和虚无乃是"迷惘的一代"思想当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1.
李丹 《教学随笔》2007,(9):32-33
《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目标要求,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强调以人为本,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积极的课堂“体验”中感知、内化,从而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标的这一教学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研究中,“什么”表否定多从语义、语用及其否定机制来进行研究,对能进入此构式的语言成分较少进行分类研究。本文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能进入“什么A不A”的形容词的语义特点、“什么A不A”结构的句法位置及其共现成分。“什么A不A”结构在互动交际过程中表达否定立场,即表达对当下语境中“A”出现的合理性的否定,其特点在于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对某一立场客体的不同认知结果。“什么”的反问功能与“A不A”的语义结合是这一结构表否定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体验是伴随着积极的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能力、唤起潜能的基本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体验活动,“在看中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无趣不乐,人无乐不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又相对比较枯燥,只有采取一种寓智于情,以情激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验"情感",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接纳知识、接纳教师、接纳同学、接纳生活,才会发挥潜能、输出创造。在如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的旗帜下,我们应让孩子在语文教学中体验情感,在"趣味"阅读中接触情感,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  相似文献   

15.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它在明代文论视野中首次得到多视域地展开,表现为:左诗论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曲论、词论及小说理论批评中也得到运用或阐说。这标示出了“趣”作为我国古代文论审美范畴的盛兴。  相似文献   

16.
萨特主张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导人们不能拘于旧的制度框架与命定论;萨特从其存在主义“介入”思想出发,试图剖析资本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补充”。  相似文献   

17.
“水”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也是一个含义多样化的意象:灾难与死亡象征、生命与希望象征、净罪与再生象征。在《荒原》中,艾略特把“水”意象植入了传统的这三方面含义;由于这三方面含义,有助于解释荒原“有水却缺水”的矛盾;同时这三个含义也紧密联结《荒原》的基本主题:“死亡-复活”意识,通过神恩和自救从死亡到复活。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死亡”是一个斯蒂芬克之谜,因为没有人能道清其中的奥秘。在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中,“死亡”更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五号屠场》短小精悍,“死亡”却多达百余次被提及。库尔特·冯内古特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是恐惧,逃避还是向往?作者通过“死亡”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文中的“死亡”是一种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吗?通过细读文本,结合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不难证明库尔特·冯内古特是把“死亡”当做了一种主观选择,作者希望在“本体死亡”后能够得到“精神重生”,由此也体现出作者所怀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因此认知语言学是以人类的身体经验为出发点来研究范畴、概念、心智、认知和语言。"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词语,在其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共享"眼睛"的大部分隐喻投射,分别被映射到具体事物、抽象概念和心理状态三个领域;从体验哲学的视角可以阐释英语和汉语中"眼睛"概念隐喻存在共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19,(8):46-54
"女神时期",郭沫若交织在多重身份的压力之中,产生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孕育了最初的求死冲动。作为情感的宣泄,郭沫若追求的是抽象意义上的死亡,而非"死亡的相关产物",形成作者独特的死亡意识。在《女神》中,死亡不仅表达了创造与重生,还表达了对于真挚爱情的追求和英雄的歌颂。死亡在《女神》中产生了转向的作用,具有崇高和神圣的色彩,这对于理解郭沫若以及《女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