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期主角:儒勒·凡尔纳神秘咒语:那些使我们幸福的东西里,总是充满幻想。行动故事: 1.向往探险旅行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的南特海港。他母亲的家族成员中有许多航海家,他的启蒙老师是一个船长的遗孀(shuang)。他从小耳濡目染,盼望到外面的世界去探险。11岁时,他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父亲发现后,赶到下一个港口截住了他。回到家,凡尔纳被关了禁闭。然而,他“躺在床上也能在幻想中旅行”。他开始博览  相似文献   

2.
树阿姨很喜欢染发, 不染发她就浑身难受。 她请春姑娘把她的头发染成嫩绿色, 请夏叔叔把她的头发染成深绿色, 请秋姑姑把她的头发染成金黄色。 也许老是染发的缘故, 到了冬天,树阿姨的头发掉完啦! 为了遮丑,她就用雪缝了一顶白帽子,  相似文献   

3.
你用画笔开启孩子们心灵的艺术之窗,孩子们的生活因为有绘画,也像调色板一样多彩多姿。为此,你快乐着,并且一天比一天快乐。  相似文献   

4.
成人拥有自己的童年经验,但这经验并不能直接促成成人对儿童此在经验的理解,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到儿童此在的童年体验当中,同时要认识到不可能从生命建构上反客为主,成为儿童童年的所有者这一现实。在这一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成人的童年与儿童的童年存在着不同的对话方式——零对话、成人主导的对话、相互理解的对话,而不同的对话方式带来的教育生态和成长结果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5.
由A·T·赫里普柯娃编,A·B·扎波罗热兹任责任编辑的《童年世界——学龄前儿童》一书,已于1979年由莫斯科教育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说明:即使是最好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果他们的工作不与儿童的家庭教育紧密配合,也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叙述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原理,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为了教育儿童,必须了解儿童”。作者认为,儿童有极大的潜在能力,而在儿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生活在闽南的漳州。漳州的美食可以说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童年的味蕾是最单纯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家乡美食的味道,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舌尖。  相似文献   

7.
正同学们都叫我"吃货大王"。每次他们这么叫我的时候,我都拍拍胸脯,自豪地说:"你们说的就是童年的我。"麻辣,舌尖上的快乐放学了,我的超级三人组——我、孙苗苗、李亚军——来到了前面的小店。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鼻子带着我们走到了香味的发源地,眼睛里顿时发出了绿光——麻辣烫!我们点了一份,大家迫不  相似文献   

8.
清扬 《新作文》2013,(Z1):4-7
我们中国是个讲究"吃"的国度,英国人一见面就谈天气,而我们打招呼则是问:"您吃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舌尖上的这些美味吧。尤其是童年记忆里那舌尖上的美味,不管长到多大个子多高的时候,都会印象深刻,永远难忘呢。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哦。我们中国是个讲究"吃"的国度英国人见面就谈天气而我们打招呼则是问"您吃了  相似文献   

9.
纸上的童年     
纸上的童年和我相见恨晚那赤裸的脊背几乎划破案头的稿纸几声清脆的笑声在未干的墨痕处绽开了花纸上的童年从一下午的酣梦潜入我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雪承载了我们那一代人太多的思想和记忆。谁没有与雪有关的童话?谁没有与雪有关的故事?谁没有与雪有关的记忆?雪赋予了我们太多的话题,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12.
<正>一如果后来没有去上大学,我想我现在应该比猴子还会爬树。对我来说,爬树就像走路,各种各样的树我都爬过,我的童年有一大部分挂在了树梢上。那时候我还小,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我会爬上树做鬼脸;为了吃到野果,我会爬到树上摘果子;为了近距离观察小鸟,我会爬到树上找鸟窝;为了给家里添些柴火,我会爬到树上砍树枝。最开始,我是在家里的柱子上练习攀爬的。木头柱子有两米多高,我手臂一围那么粗,被削去了树皮,光溜溜的。当时,我爬柱子的目的不是为了爬树,  相似文献   

13.
雷申宁 《红领巾》2014,(12):40-40
“草莓用水泡了再吃”“苹果怎么没削皮”“垃圾食品不要吃了”……妈妈整天对我这个“吃货”唠叨不停。我有些不耐烦,就说:“你小时候,外婆也这样要求你?”妈妈听了,竟然饶有兴趣地讲起她小时候“吃”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之时,我正埋头于书山题海之间。听到有关它的好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整部纪录片看了一遍。当那些朴实而又让人垂涎的食物出现在我眼前时,它们不仅引起了我味蕾的反应,还让我回想起那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那份熟悉的童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为了寻找四十年前的旧作剪报,在箧底的隐蔽角落里,竟把一些远年陈迹也翻了出来。其中年代最久的是一本既厚且大的古老影集。在那本布满虫蛀的影集里,贴着我出世后最早的几张照片。我漠然看着褪了色的童年面容,似乎找到了童年的梦,却又觉得它早已远远地离开我,  相似文献   

16.
我生活在闽南的漳州。漳州的美食可以说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童年的味蕾是最单纯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家乡美食的味道,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舌尖。我永远忘不了的是爷爷做的煎豆腐。这是漳州每一个家庭餐桌上都会有的菜,但我固执地认为爷爷做的最好。一大早,奶奶就到菜市场上买菜,其中必有豆腐和葱,一拿到家,爷爷就开始煎豆腐了。爷爷总是把豆腐切成三角形,再将它们放进  相似文献   

17.
李嘉评 《早期教育》2000,(10):10-10
提到吕思清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刚满十七岁就摘取了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的金牌,受到世界瞩目。此后他曾到欧洲、亚洲及南、北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受到东西方各国小提琴大师的高度评价。回国后,吕思清又与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乐团等合作为希望工程和老区人民多次义演,他说:“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我愿为祖国音乐事业继续付出努力,让中国音乐日益壮大,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我家住在黄河岸边一个绿树掩映的小村庄,几个小村子毗邻而居,相依相傍。年纪渐长,颇有了些怀旧心理。蓦然回首时,童年岁月即似那熟悉的小村庄上空飘荡的炊烟,丝丝缕缕,袅袅渺渺,穿越时光,清晰呈现在眼前: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计划经济时期,物质极端匮乏。副食品短缺,粮票、布票、油票、糖票、肉票……好多商品皆凭票定量供应。欲望低,也就易满足。但,小孩子都是嘴馋的。凡是能吃到嘴里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都叫我"吃货大王"。每次他们这么叫我的时候,我都拍拍胸脯,自豪地说:"你们说的就是童年的我。"麻辣,舌尖上的快乐放学了,我的超级三人组——我、孙苗苗、李亚军——来到了前面的小店。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鼻子带着我们走到了香味的发源地,眼睛里顿时发出了绿光——麻辣烫!我们点了一份,大家迫不  相似文献   

20.
<正>小米干饭拌荤油小米干饭的金黄色一直是我心中最辉煌的颜色。秋天里自家收割下来的谷子脱皮加工成金灿灿的谷粒,经母亲在锅里一煮、一捞、一蒸,就变成了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小米干饭。经过开水的浸泡和焖制,一颗颗米粒都竞相“笑”开了花——没下锅时光溜溜的,现在却是肉透透的。干吃小米饭谁都不喜欢,母亲有时会在炖土豆、白菜的锅上面焖小米干饭。可我又嫌土豆、白菜里的油水太少,吃着不解馋,便把嘴一噘,显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沮丧样子。这时,母亲会心疼地对我说:“到油坛子里舀一羹匙荤油拌在碗里吃吧,要趁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