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静     
哲人的话常在脑中浮现:“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让心灵宁静。宁静,是一种不拘一格、处变不惊的本领。远航者航行于惊涛骇浪他并不恐惧,依然镇定自若;探险者涉足重重意外,他并不退缩,依旧泰然处之;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他并不不慌乱,仍旧轻松以对……平静地面对一切;走向宁静,有一种从容,一种得心应手的自信。宁静,是一种境界,一种风格。测验考砸了,投入宁静的怀抱中,这就意昧着不自暴自弃,不自卑。走向宁静,就是反省自己,认识不足,找回失去的信心,平静以对;比赛获奖了,不会晕眩,…  相似文献   

2.
宁静     
宁静,是一种洒脱,一种风格。奋斗者跋涉于荒漠,他并不惊惧,依然镇定自若;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他并不心慌意乱,依然轻松自如。这是宁静,超脱的宁静,超脱的风格。宁静,是一种承受,一种体验。今天的测验考砸了,我们要宁静。宁静,意味着我们不自卑、不自暴自弃;意味着我们不服输、不放弃。当我们走向宁  相似文献   

3.
爱的表现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感悟爱的心灵。爱的方式各不相同,爱的滋味苦辣酸甜,或轰轰烈烈荡气回肠,或平平淡淡如饮清茶。用心灵去感悟,总有一种爱会涌入你的心底,叩响你宁静的心扉,总有一份感动会润湿你的双眸,值得你用一生珍藏。  相似文献   

4.
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放手,并不表示我放弃:微笑,并不意味我快乐!我们总喜欢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去验证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  相似文献   

5.
写作四谈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把我弄到这一  相似文献   

6.
宁静,是心灵的愉悦;宁静,是精神的琼浆。在繁忙、紧张、忧闷的人生旅途上,如果能时常将自身置于温馨的宁静之中,寻求一些散失在岁月深处的美好回忆,让那宁静去洗涤生活、学习中的困扰,让它们更加洁白,这便是一种美丽!  相似文献   

7.
姿态     
<正>奔流不息,一路东行,那是江河的姿态;随风摇曳,茂密生长,那是小草的姿态。世界如此多娇,姿态万千,即便是那相同的姿态,在不同的人与物上,也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来。而在我心中,安稳与宁静便是我追逐的一种姿态。从历史长河的那头看向如今,五千年的光阴,掩盖了多少人的印迹,但在那掩盖的部分中,有那么一群人,用一生去追寻宁静。从田园诗派开创者陶潜到王维,到孟浩然,到苏轼,再到如今的我们,所要呈现的,都是同样的一种安然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比起万物复苏 ,阳光和丽的春天 ;硕果累累 ,凉风爽朗的秋天 ;孕育生命而又不缺宁静的冬天 ,我更爱夏天。夏的生机、夏的艳丽 ,夏的狂暴……我溺爱着夏。因此 ,我决定去寻找一片夏。我到田野去 ,寻找一片夏。田野里没有春的润滑 ,没有秋的丰收 ,没有冬的宁静 ,却有夏的韵味——绿。映入你眼帘的 ,是碧绿的小草 ,葱茏的稻穗。微风轻拂 ,小草点头 ,好一片绿 !绿遍布着这片田野 ,多少诗情画意 !夏就在这里 !我到村间的小路去 ,寻找一片夏。红日初升 ,小鸟唱着婉转的曲子 ,鸟儿的叫声中充满了夏的曲调 ,夏的情趣 ;夕阳西下 ,村间的小路 ,笼罩在一…  相似文献   

9.
眺望春天     
宋黛 《大中专文苑》2009,(12):M0002-M0002
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个醉,却安静地待在他的苹果树下读书的农民,厌弃跑马场的纷扰喧嚣却去看一场高尚的戏或者只度过一个宁静的午后的小市民,不去街上唱粗俗的歌或哼些无聊的曲子,却走向田间或者到城墙上看日落的工人;  相似文献   

10.
QQ心情实录     
向日葵、微笑!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放手,并不表示我放弃;微笑,并不意味我快乐!我们总喜欢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去验证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走向最远的方向——哪怕前路迷茫;抱着最大的希望——哪怕山穷水尽;坚持最强的意志——哪怕刀山火海;做好最坏的打算——哪怕从头再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发现表面热闹非凡的课堂,效益并不高。究其原因,这样的课堂与“静”太远。“宁静方能致远”。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让他们在静思默想的场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应该成为我们率性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歌德曾于1829年向埃克曼讲道:人是一个糊涂的生物;他不知从何而来,往何处去;他对这个世界,而首先是对于自己,所知甚少。我们不清楚脱离了大革命迷漫硝烟的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的路途中是否体验到了这段活,但是,从剧激冲荡、变幻莫测的外部世界退入相对宁静、安谧的内心世界,茅盾开始在1927年以后的一系列创作中对人自身的命运、价值、心理,也就大革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3.
<正>朱自清的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以情景交融著称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他漫步去荷塘,正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的心情。那么,究竟什么使朱自清的心里这样地不宁静?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人性的关怀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宁静,以及道德生命的自由生长和个性生命的自主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生命的自由和欢畅,享受到人性的张扬和人格的尊严;我们应当让学生保持一种古典的学习心情和心灵的宁静;应当使自我建构的学习历程,自主完成的探究之旅,合作学习的思想交融,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应当指引学生兴致勃勃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应当促进学生揭开研究性作业的神秘面纱,亲自动手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应当引领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从小课堂走向大世界;应当帮助学…  相似文献   

15.
宁静     
宁静是一种境界。具有这种境界的人,在成功的时候,他能很快进入安然状态;失败的时候,他又能很快进入超然状态。因为如此,我便于冥冥中喜欢宁静。我原本不是一个宁静的人,于是无论成功或失败我都不能好好把握。成功时我骄傲,于是失败;失败后我颓废,于是更失败。为了成功,我便去寻求一种超然境界——宁静。  相似文献   

16.
乡村画卷     
早晨 “喔喔喔——”几声鸡鸣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打破了夏日早晨的宁静。沐浴着徐徐微风,到田间一看:生菜挺着大肚子,带着露珠亲吻后的印记,悠然自得地左摇右晃;香菜倒是去烫了头发,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现代主义小说,《到灯塔去》深刻的揭示了人物的感性生活,探索了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位于生活表象之下的内在真实。这种情感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希望从动乱中求得宁静,从混沌中寻求秩序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邹淳 《求学》2022,(12):78-79
<正>兼职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有很多同学刚高考完就去打暑假工来体验生活。兼职也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兼职期间,我体会到了在社会中生存的不易。兼职初体验,痛并快乐着首先来讲讲我的第一份兼职工作。一开始我对兼职工作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考虑到工作的便利性和受好奇心的驱使,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奶茶店工作。我本身也很喜欢喝奶茶,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春耕     
封辉 《山东教育》2011,(4):62-62
也许是为寻找早已退化的冬天吗?也许是为了昔日的一份宁静去寻找它的阳光吗?过去是生命的历史。 犁一声泥土的梦,梦破了,一份宁静与温馨破了,难道要在喧闹与单调中寻求安稳吗?  相似文献   

20.
写在2024前夕     
<正>走过了无数大江名川,也许后来看见山边小溪潺潺才明白内心的宁静。吃过了万千丰饶美食,或许后来吃到妈妈的一碗汤面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年少时总想着去征服海洋,年老时又拼了命去维护传统。总是在问题中寻找着答案,总是想在山后面看见另一座山,但我现在已经不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