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引起了百家争鸣,新概念的存在和演绎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不合时宜的"双基"教学引发了语文界的强烈反响。如何依据新世纪的现实需要,聚焦"语言"核心,回归"语言"本位,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的"语言感悟",正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实际中,我们立足"感悟教学",进行现状反思、实践操作、辩证把握,来"感悟"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
包建华 《广西教育》2009,(31):43-4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学生的直接感悟对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就是朗读,读得越多,感受越真,领悟也越深。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3.
“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而积累主要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读得越好,说明学生理解得越深透,并受到感染,如同走进作者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诵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为自己的活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因此语文教学最下工夫的应该是把课本读进去,并读出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地,让学生体味语言魅力,丰富个性感悟。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唯有仔细品读,深层感悟,才会领会作者透过文本流露出的深层情感,感受作品蕴含的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推广普通话、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标准化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学好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如果把语文比做一棵大树,那么拼音就像这棵大树的树根,树根扎得越深,大树才有可能长得越高,枝叶才会更茂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以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指引孩子学习的方向,要引领孩子步人其“境”,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交谈。与作者沟通。 教学内容应疏密相间。有的教师认为讲得越多,孩子就学得越好;讲得越细,孩子就理解得越深。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  相似文献   

7.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教师要引领着孩子步入“园林”,让孩子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呢?一句话,就是要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的小脸憋得通红、小手举得高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个性化,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师的素质,同时也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张扬教材的个性是个性教学的起点 凡是教材都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个性的理解。例如,对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表达方式的运用;对生活的思考方式、语言感情的表达习惯;其审美趣味、写作特色,都有个性的特点。因此,语文个性教学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这个特性,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过去的阅读教学,教师多讲解多分析,学生少读背少感悟,结果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苦了老师,误了学生。痛定  相似文献   

10.
林秀妹 《现代语文》2007,(8):104-104
俗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艰巨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洪春亚 《考试周刊》2014,(34):46-46
<正>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从新大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感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悟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果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看作学生学习最终登攀的高楼,那么,"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则是筑起这一高楼的最基础、最关键、最不可或缺的砖石。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无疑是积累语言的首要渠道。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标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要求,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词语和简短句子的积累上。  相似文献   

13.
一、语言感悟与语言分析的联系与区别语言感悟与语言分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语言教学形式,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言问题;都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手段;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都为自主的理解留有空间;都是培养学生个性素质的手段;也都与生活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又有明显的差异,从程度上看,感悟语言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是积累-感悟-实践-创造.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改的要旨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如何在小说教学中按照基本规律实现"目标",落实"转变"呢?我认为阅读-感悟-写作综合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小学生语言学习的感悟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把语言还原为生活的还原能力,并运用丰富多彩的还原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感悟语言,以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积极主动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6.
黄桂林 《陕西教育》2001,(10):22-2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感悟”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江苏省泰兴市的特级语文教师黄桂林同志结合教学实践,写成了《语文与感悟》系列稿,共八篇,三万多字,重点谈了如何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感悟的问题。本刊从2001年10月起予以连载,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17.
薛法根老师提出"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的"六简"好课设计观。简约的课堂去掉了许多浮华和急功近利,语文非本质的东西少了,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语文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8.
要摆脱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必须走出重讲解轻感悟的误区,尽量诉诸学生感悟,培养学生语言感觉,让他们用心去感知,用心去体悟,用心去感受.使课堂教学进入叶圣陶先生曾经描述过的那种境界:"一个教室,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则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的有效方法.在精妙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有一种摆脱了实际需要之后的自由解放感和超越狭窄应试圈之后的广阔无垠感.这是一种审美的氛围,师生融化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之中,都有一种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的语文课如春风化雨,学习语言成了其乐融融的享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地得到语言形象、语言意义、语言情感的感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有效的方法创设课堂情境,搭建学生感悟的温棚.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教师可以从情景引入、朗读感悟、情境创设等方面培养、激发学生情感,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 ,大都具有一定的含蓄性 ,初看起来明白如话 ,略加挖掘 ,便会悟出一番深层的意义来 ,而这个意义便是作品中的隐含信息。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挖掘、咀嚼、领悟 ,才能使学生捕捉到这些隐含信息 ,真正欣赏到作品的滋味 ,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 ,进而提高阅读水平。朗读吟诵 ,感悟隐含信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理解和欣赏课文。有些课文若离开有激情的朗读 ,只靠教师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 ,学生便只能学到一些皮毛和干巴巴的几条筋 ,感悟不到文章独特的韵味。而若发挥朗读的作用 ,将干涩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