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灵魂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  相似文献   

2.
坚持素质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宁 《教育探索》2004,(6):10-11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深对创新人才的认识 所谓创新人才,通常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构成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诸多方面。对于高等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我们可以把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简要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要素,即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先,创新人才应该是掌握丰富知识的人。研究创新的概念可以发现,创新是在前人与他人已有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知识是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首先要培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过程中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美两个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何处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对密不可分统一体.美国注重从小培养创新意识,而我国倾向于培养创新的能力而忽视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想象阶段.所以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培养既具备创新意识又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国家实力竞争的内涵之一是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青少年是人才的后备军。本文阐述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创新思维的特点及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即将步入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 ,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素质是 2 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和新使命。一、德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一个人的创新素质能力 ,主要是指他的心理、思想品质和实践能力 ,具有开拓性、独创性、新颖性等特点。创新能力不仅体现于智力活动 ,更是精神活动、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有充分证据表明 ,人才的成长并不都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 ,非智力因素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并着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富于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儿时期抓起。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方面。今天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加强对幼儿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如何加强幼儿的创…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素质教育实践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李杰 《辽宁教育》2006,(3):15-17
21世纪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体现,不只与想象力和思考,即发散思维与复合思维、直觉思维与理论思维的协同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还与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性格、信念、习惯等个性品质密切相联。创新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作为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杨争鸣 《云南教育》2011,(21):45-4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以实践和创新为重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运用新的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知信息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组合和系统的能力。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创新勇气。培养创新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创新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 ,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 ,都闪耀着人类创新能力的光芒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本文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培养创新的原动力创新的原动力就是指每个人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 ,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完成工作的能力。每个学生具有创新的能力 ,在我们的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素质教育实践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创新性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  相似文献   

15.
李松岭 《成人教育》2005,(12):29-30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培养创新提问意识和创新提问能力。成人高等教育中要多方培养学员的创新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实践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远程开放环境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以某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例,结合近几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分析科技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实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丽兵 《考试周刊》2009,(16):179-18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我在创新所需要的怀疑、批判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田梅 《小学生》2012,(12):23-23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两个要义:1.创新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担负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教育理念。现阶段提倡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创新本位”,把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 ,以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趋向的新型教育。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