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事公开审判制度尚存在对当事人公开和对社会公开内容混同,制度内容难落实之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法律规范对两种对象公开的权利依据不明,以致对二者公开的内容不清;而且尚无保障社会公众实现旁听权的有效机制。因此,相关法律规范必须对两种对象公开的权利依据及其公开的内容进行界分,司法实务部门配备保障落实公众旁听权的有效机制,方能真正贯彻落实民事公开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2.
民事判决书作为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意见,关系着审判活动的公平、正义和公开,是司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事判决书改革要坚持制度革新和技术改良,推动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建立判例参考制度,完善判决书审批,公开审判全流程,全面反映当事人举证质证过程,增强说理性,提高民事判决书制作质量和充分发挥民事判决书的功能,以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民事认证制度是庭审制度之一,其基本特征是:法官在法庭认证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中立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认证程序的结构应当贯彻公开,直接和集中原则,认证的现实基础是法庭的举证和质证,民事认证的制度价值主要体现在确保诉讼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完善审判制度三个方面,依据我国现实国情设立民事认证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该制度建设的要点是认证的主体,对象和范围,认证的程序和方式,民事认证的规则和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事认证制度是庭审制度之一。其基本特征是:法官在法庭认证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中立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认证程序的结构应当贯彻公开、直接和集中原则,认证的现实基础是法庭的举证和质证。民事认证的制度价值主要体现在确保诉讼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完善审判制度三个方面。依据我国现实国情,设立民事认证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该制度建设的要点是认证的主体、对象和范围,认证的程序和方式、民事认证的规则和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司法效率,更进一步地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而我国现行审判程序的设计,特别是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的设计,不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体现公正原则,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应当重新设计调解在诉讼程序中的适用阶段,克服现行民事诉讼法在调解原则上的矛盾规定,强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等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路。希望通过立法对调解制度进而对诉讼程序作出更加科学的设计,以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6.
公开审判制度是我国宪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和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都要依法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在当前审判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其加以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有两大特色:一是“家长式”干预打造了强势法院;二是再审裁决权的“因案制宜”导致裁决权主体多元化。要矫正民事再审结构,实现再审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必须重新调配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注重民事再审制度的衡平。  相似文献   

8.
对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判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与制度,联合国若干司法文件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或体现。不公开审判制度对防止未成年被告人在审理过程中受到"心理伤害"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受到差别待遇而难以再社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公开审判的危险性也是明显存在的。因此,我国在确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判制度的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媒体有限报道制度、少年法庭审判案件的一律不公开制度、被告方申请公开审判制度、违反不公开审判制度的惩罚制度,并健全未成年人案件材料的使用制度,以利于对不公开审判情况下的审判权运行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9.
论公开审判     
公开审判是一项具有普遍意义的司法原则,是司法公正的体现.它具有形式上的含义与实质上的含义,形式上的含义指对当事人公开和对社会公开;实质上的含义指心证条件的公开和心证过程的公开.我们应加强认识,完善有关制度,树立接受人民大众监督的意识,以便公开审判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义不但要伸张,而且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伸张。”这句古老的英国格言形象而又深刻地道出了公开审判的重要性。公开审判制度被称为“阳光下的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开审判制度在价值定位和制度适用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具有其公共关系的内涵,将公共关系学运用于交通系统规划管理中,能够提供多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帮助交通部门实现其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价值,使得交通系统规划能够合理地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进而完善交通部门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一个国家要进行现代法治建设应根据本国国情将外来法与本土法结合起来,以本土法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扬弃和改革。目前,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将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我国实现法治的根基。引进、借鉴外国法律制度,不断总结完善我国的经验,特别是西方法的主体意识、权利本位和尊重人权等方面,正是我国法律文化应该充实和改革的方面。同时。在移植外国法律制度时还应注重其理念的研究,否则就不能深刻领会该制度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法治之法应当是具有普遍性和优良性的法,包含了形式与实质的内涵。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法治社会的一大重要原则,也应当在形式侧面和实质侧面上做到有机统一,从而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弊害互克,并有效保证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综合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48748名3-8岁儿童学习品质与数学能力关系的24项研究数据,通过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二者的相关强度,并分析了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包括学习品质的子要素、年龄、文化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学习品质及各要素与数学能力之间均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与数学能力的相关要强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二者之间的相关;早期学习品质对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习品质与数学能力的相关强于正常家庭的儿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早期学习品质在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对学习品质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干预,是促进儿童数学学习,甚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视野中的宗教存在原因、本质和作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宗教是一个系统,宗教存在的原因也是一个系统,只有从系统整体及各要素的变化,才能科学解释当代宗教存在的原因;宗教的本质同样是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不同层次上关于宗教本质的多种规定,是人们关于宗教本质内涵的不断拓展过程。作为系统的宗教的功能与作用有联系也有区别,必须正确认识宗教结构和功能及功能和作用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鸦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而社会保障法作为社会法的核心内容,同时兼有经济法的一些属性。因此对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应体现出社会法与经济法在功能上的相互配合,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应由社会法来进行规范,而如何保证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则应由经济法加以规范,由财政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7.
赵君 《高教论坛》2001,(4):23-27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 ,同时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是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 ;二是改善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大 ,促进了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四是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由规模效益到内涵提升的发展走向是高校扩招规模稳定后的必然选择,由此而来是高校发展模式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的实现有赖于高校扩招的法治化,还必须上升到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高校扩招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高校招生由均衡发展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转换、高校管理从依法行政到权利救济的法治路径转换,从而彰显高校扩招中的法治理念,体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丽琴 《高教论坛》2013,(11):126-129
以广西精神为视角,以公安院校为例,根据区域性、民族特质,结合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诉求,分析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三方面探索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继续教育内涵的分析,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高等学校发展继续教育带来了历史机遇,同时高等学校也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以积极促进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要积极研究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继续教育的策略,树立继续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理念,推动继续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形成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继续教育体制,实现继续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