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高明 《百科知识》2005,(2X):32-33
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约53亿亩,这些草原一方面支撑着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幸的是,目前我国的草原有近九成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其中三分之一严重退化,致使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量越来越低。在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中,有人把“毒”“害”草列为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草业是发展畜牧经济的物质基础,草原又是关系到草原生产力的核心问题,而草原退化则致使生物产量低下,严重影响了草食家畜发展的一大障碍。结合我镇就半干旱区退化草原的治理提出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3.
西藏那曲高效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那曲地区草地的退化、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针对草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改良退化草场,科学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和走高效可持续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道路等为措施的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冯忠民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A):144-144,150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日益缺水,先是黄河断流,后是海河地区有河皆干,再是辽河缺水,淮河也季节性缺水。西北的大片草原退化,风沙干旱日趋严重。缺水困龙,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每年因缺水损失国民经济就达2000多亿元。沙化、沙尘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水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则更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草原退化现状、循环经济基本特征、草原资源利用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发展草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以草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空间条件。但随着牲畜数量的迅速增长,草甸负荷越来越重,因过度放牧和鼠类危害而造成的草甸退化,是影响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问题。 关于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国内外草原工作者已做过许多研究;鼠类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也有不少动植物学者开展过工作。但,有关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锡林郭勒盟草原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其草原沙化的原因,提出了防治草原退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荒漠草原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也是草原和沙漠之间最特殊和敏感的生态过渡带。因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荒漠草原退化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国对荒漠草原恢复的研究愈来愈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已经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以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作为检索对象,分别对荒漠草原退化修复研究的发文量、国家分布情况、研究方向等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全球荒漠草原恢复的研究情况,为我国学者开展荒漠草原恢复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姜怒 《资源科学》1988,10(2):1-7
过牧引起草原退化,固无疑议,但实际上所涉及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诸如,草原利用上的季节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性、特别是农垦等人为活动所联系的冬场面积缩减、牧草短缺、水源少而分布不均等都是与导致过牧进而引起草原退化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杨壮  肖敏 《内江科技》2022,(2):25-26
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是长江、黄河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人为活动干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红原县天然草原退化严重,土壤板结面积加大,鼠害、草地沙漠化等现象频发,随着有毒有害杂草滋生,可食牧草量减少,牧草产量大幅度降低,草原生态恢复进程缓慢。为加快草原生态保护,总结提炼草原修复技术,针对草原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红原县退化草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13)
国家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实施的补奖机制在草原的建设方面意义重大。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机制更是对草原保护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才能够有效控制风沙的蔓延和草原的退化,给草原留下美好的明天。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草原面积较大,占到我国总草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草原保护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草原正在从"公地的悲剧"向"围栏的陷阱"发展,牧民一方面看到围栏造成的种种危害,而另一方面家家户户又身不由已地被迫围栏草原.本文分析了这种困境的根源,认为在目前不完善的管理制度环境下,草原退化是理性经济人抢占草原的饲草和水资源等无主租值行为的必然均衡结果,而其解决措施不是鼓励围栏到户,而是多样化的地方社区自主治理.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生态的现状分析及保护与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十五“期间,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严重,草原生态受到很大破坏.笔者对现在的草原“三化“面积和草原产草量、植被覆盖率与80年代的情况进行了比对,分析了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草原生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思路。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应突出抓好以下6个重点: 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由于过去大量开垦草原、过度超载放牧等原因,造成了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畜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其产值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全省农业生产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努力探索高寒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在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国家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并运用许多新的技术、经营理念、方法和措施推进畜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从"九五"计划至2004年,全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建设投资达24.27亿元。治理退化草原3495万亩,退  相似文献   

16.
西藏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举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坚扎西 《西藏科技》2004,(8):30-33,44
从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减少等方面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成绩。为改善和促进西藏的环境状况,初步提出了今后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市以缓变性地质灾害为主,种类主要有土地沙化、盐渍化、水质污染与草原退化、湿地退化、地面变形、水土流失、冻土冻融以及塌岸、软土触变、地震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草原鼠害的严重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已成为引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并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民身体健康。文章阐述了我国草原鼠害的严重性、防治现状与问题,建议:重新审视草原功能定位,全面调整“鼠-畜-草”三者关系;加大对“水源地”、“沙源地”、“疫源地”草原鼠害的治理力度,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提升草原鼠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由于草原生态环境压力严重超逾自我调整适应能力,引发草原大面积的退化沙化,草原水土资源涵养能力急剧下降。内蒙古地跨“三北”,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屏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不仅关系内蒙古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改善,而且关系全国生态  相似文献   

20.
北京风沙源区土地退化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爽  孙九林  李爽 《资源科学》2005,27(2):89-95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导因素,北京风沙源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的频率与强度.基于1991年~2002年两个时相遥感数据提取近10年来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退化的动态变化数据,采用相应的土地退化评价指标和土地退化结构相对数与比较相对数,分析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退化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京风沙源区不同生态区内土地利用退化结构差别较大,内蒙古高原干旱草原生态区、坝上高原农牧生态区和阴山山脉农牧交错生态区以沙化退化为主,燕山山脉农业生态区和大同盆地及周边地区则主要是水蚀退化.分析表明,土地利用退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针对不同土地利用退化现状,草地沙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具有相当强的政策和区域利益痕迹,在国家重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