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号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时,笔者在香港见到语言学家陈原,半开玩笑地问他,多少年之后香港会改用简体字,他说50年.笔者说可能10年左右,他安慰说,应该不会这么快.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写出了14万字的<史量才--现代报业巨子>的书稿,想请老前辈给我题写书名.我先找到王维老,王维老再三推辞,他给我介绍了夏征农.就这样,我认识了夏老.以后,每逢夏老生辰,我都会前往向他祝寿.可是,2008年10月4日,革命老人夏征农走完了他"半是战士半书生"的人生路,永别了我们.  相似文献   

4.
专业大师     
投资大师 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 失败的投资者 爱上了他的投资对象. 1956年,佛蒙特州的物理学教授霍默·道奇驱车穿过半个美国来到了奥马哈.他只为一件事:说服沃伦·巴菲特替他投资.他是从他的朋友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听说巴菲特这个人的.  相似文献   

5.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寿彭,后改名刘复,初字伴侬、后改字半农,号曲庵.江苏南沙人.作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刘半农一生涉足领域众多且都成就斐然.他是著名新诗人、小说家、杂文家、中国现代实验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著名摄影家和摄影理论家,在中国民歌的收集和创作方面也有很大成就.同时,刘半农还是著名的翻译家,他是首批翻译外国散文诗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把高尔基作品介绍到中国,最早将狄更斯、托尔斯泰、安徒生的作品译成中文的译者.其译著主要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与半个多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中国历史息息相关.张学良早年接受西方启蒙教育可以说是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开始的.在青年会里他开始学习英语,接受两方文化和国际知识,打开了他接触欧美文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相似文献   

9.
近期,一杂志刊登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标题是《仇富是中国社会怪现象》.他在该文下半部分提出的中国现代商人需要“士魂商才”的疾呼,我相当赞成.但他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0.
[一] <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之一刘仰坐在我面前.他戴着鸭舌帽,喝着一杯绿茶,以一种令自己舒服的方式坐在沙发上.一个半小时的聊天中,他显得温和、克制,评述问题辩证、清晰,有条有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