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意间看到丰子恺的漫画——《某种教师》和《某种教育》。《某种教师》,画中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手背在身后,脑袋被画成留声机的样子;《某种教育》,一双大手正把一个孩子当泥巴往模子里按。泥巴无知、无觉、无思想,捏出来的玩偶一个个都按捏制者的意图傻乎乎地笑着。可孩子不同于泥巴,所以他又哭又喊又挣扎。画家还在孩子脸上点了几滴墨,想来当是眼泪。这是丰子恺在解放前画过的关于教育的漫画,六十多年过去,今日阅之不但没有陌生感,反  相似文献   

2.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一幅题为《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干这种“做泥人”的蠢事了。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幅漫画:一群动物准备把一车的南瓜拉回家,大雁老鹰拼命地往天上拉,鱼儿小虾吃力地往水中拉,山羊灰兔埋头往前方拉,结果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南瓜却一动也不动。在我们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这样的现象也不少!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爷爷奶奶溺爱他,亲戚朋友关爱他,做父母的疼爱他,但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方法上的不一致,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特别是现在“四二一”家庭、重组家庭日益增多,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尤其要重视一致性原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引导、教育好孩子。杨军读四年级,一天放学回家他告诉妈…  相似文献   

4.
"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个学童模样的孩子,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形象地揭示了传统教育"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痼疾,传统教育也因此被打入了冷宫。  相似文献   

5.
《四川教育》2002,(6):8-10
从来没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去审视过自己的工作,也从来没有认识到在抱怨一个个孩子、力求把所有孩子按一个模子打造时,是扼杀了孩子的童心、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曾经十分坚决地做的那些,现在已经非常“不适应”……课改对所有实验教师来说,是一条荆棘和鲜花丛生的路。在这条路上求索,虽然很艰辛,但老师们发现自己在经受了从观念到行为的嬗变后,走出了茫然,重新找到了感觉。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模式再也不能像丰子恺漫画《教育》那样: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人。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展示个性风采呢?下面就以《将相和》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过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学童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这就是被批判的“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于是,新课程改革顺时代而生,人们为之振臂疾呼,老师们也纷纷吸纳了与之相随的新课程理念,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来。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所以说,新课改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力求在课堂设计中关注每一个孩子全面和谐的…  相似文献   

8.
师本教育的致命问题在于它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个性。正如丰子恺先生一幅《教育》的漫画:一位先生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  相似文献   

9.
口味不一样     
一天,我和往日一样,一边吃饭,一边习惯性地把我认为好吃的菜往女儿的饭碗里夹。没想到女儿忽然说:“妈妈,你不要再给我夹菜了,我和你的口味不一样,你就让我自己来吧!”惊讶之后,我不再随便给她夹菜了。六岁的女儿把我给教育了。我何尝不知道: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独立的人,父母与孩子应该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我还是犯了一个代代相传的错误:按  相似文献   

10.
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 ,题目是《画说教育》。画面上 ,一个表情默然的人 ,在支起的木板上 ,用同一个模子 ,一个接一个地制造“泥人” ,木板的一端已摆放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泥人” ,另一端还有很大的一堆泥在等待着被“加工、制造”。一个多么俏皮的玩笑和比喻 ,千人一面出自同一个模子 ,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现状 ?丰子恺先生没有说 ,他用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思考。多少年来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 ,缺少变革。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  相似文献   

11.
漫画材料议论文文题例举□□□●江苏陈志群●图1:这是著名教育家丰子恺的一幅漫画旧作。画中的那个弯着腰的工匠在用模子把胶泥制造成一个个规格相同的、整齐划一的泥人儿。画的右上角有“教育”二字,这个中意味就发人深省了。〔立意参考〕1.教育不是“模子生产”2...  相似文献   

12.
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刊授大学业已结束了,真的感谢《家教博览》杂志的这一义举。孩子已12岁了,我已做了12年家长,但总觉得以前是糊里糊涂地在做,尽管自己是师范毕业,做了10多年的大学教师,我和妻子都在不自觉地做着家长。通过参加本刊举办的刊授,我和妻子认真阅读教材和每期《家教博览》,掌握和理解书中的家教理论,并结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实践,更新了家教观念,使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理性,更自觉,收获多多,相知恨晚。刊大,使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更理性更自觉!辽宁丹东@董广伟  相似文献   

13.
言论     
所有的父母,从孩子降生那一天起,就殷殷期望孩子从小聪明伶俐,上学时品学兼优,一遍遍地在心里为孩子描画蓝图,希望将来孩子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有一份人见人羡的工作……但可否想过这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甚至把他们当成炫耀品。  相似文献   

14.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乌托邦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时候我们像孩子一般是一群天真的人,爱异想天开,爱天马行空,爱超越常规。我们在做别人没有做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实验。尽管我们会脚踏实地、尽力尽心地做,尽管我们始终是遵循着教育的科学规律在做,尽管我们始终是站在孩子的发展立场在做,但所谓的实验注定要成为一种精神的孤独和漂泊,需要浮士德式的无畏和坚韧,有时甚至还需要一种普罗米修斯式的殉道精神。心若在,梦就在,还是念起那句不变的话语:仰望星空,栖居大地,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题记  相似文献   

15.
赵德 《山东教育》2003,(13):1-1
写下这个题目,我也觉得特别沉重。一直认为教育的最根本原则是爱,是尊重,是宽容,是平等,可是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包括我在内的“教育统治者”,他们不仅仅要统治孩子的思想、行为、情感,甚至要把自己的观念和好恶都灌输到孩子的灵魂和血液里。不感兴趣的东西硬着头皮学,不愿听的课硬着头皮听,不愿说的话必须说,不做“出格”的事,不准说“出格”的话,不准有“出格”的想法,不准给班级“抹黑”……教条式的条文、机械化的管理、急功近利的办学指导思想,都把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埋进了教育的怪圈之中,而且不知觉醒,沦为了鲁迅笔下…  相似文献   

16.
做肥皂     
今天,我和妈妈去做肥皂,我高兴极了!到了那里,阿姨让我选模子,我选了一个梅花形的,阿姨又让我挑了一个小玩具、几种颜色、一种香味。接着阿姨拿出一些小肥皂,放在秤上称了称,又把小肥皂放到碗里,把碗放到微波炉中。过了一会儿,阿姨把碗拿出来,肥皂变成了水。我把水放在模子里,再把香味剂倒进模子里,搅匀,又  相似文献   

17.
或许是受一些教育学原理的影响,又或是平时教学实践的经验。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在对待学生问题上运用一种“类思维”。比如:低年级孩子胆怯,高年级孩子活泼,男同学调皮,女同学内敛,等等。因而,我们也为不同的孩子画上了一幅“标准像”。而有了这张标准像。我们也往往按图施教了。诚然,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毕竟,生命成长有其规律性,而教育应该是一种按规律办事的活动。但是,问题恰恰在于.现实中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小扬是个调皮的男孩,常跟小伙伴发生点小摩擦。所以,我常请他帮我做些跑腿的事情,以降低其“捣蛋”的频率。  相似文献   

18.
肖复兴 《河北教育》2005,(17):38-39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小环境、亚环境、大环境这样三个环境的教育,校外是亚环境之一,校外教育是教育链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链环。只是,我们做家长的,要么是容易忽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教育的同等重要性,把校外教育的责任统统推给学校:要么就是在校外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灌人了功利性,希望校外的教育一切都能够和学习尤其是和分数和考学挂上钩。因此,孩子在课余学琴学画学舞蹈学电脑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国家历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现在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误区。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算完事,自己只要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行了。更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写下这个题目,我也觉得特别沉重。一直认为教育的最根本原则是爱,是尊重,是宽容,是平等,可是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包括我在内的“教育统治者”,他们不仅仅要统治孩子的思想、行为、感情,甚至要把自己的观念和好恶都要灌输到孩子的灵魂和血液里。不感兴趣的东西硬着头皮学,不愿听的课硬着头皮听,不愿说的话必须说,不做“出格”的事,不准说“出格”的话,不准有“出格”的想法,不准给班级“抹黑”……教条式的教育、机械化的管理、急功近利的“十年树人”教育小体制,都把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埋进了教育的怪圈之中,而且不知觉醒,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