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正>设计说明这是我设计的一节与指令性写作有关的作文课,即给学生作文题"冬日的阳光",引导学生完成"审题——找材料——选材料——构思——写作——修改"这六个阶段的作文实践。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们只能完成这六个环节中的前两个,此过程我与学生一起体验、思考和小结。我的作文教学观念体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1.写作课堂的设计起点来自学生的写作现状。阅读课的起点来自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写作课  相似文献   

2.
侯九凤 《辽宁教育》2003,(1):115-116
<春天的发现>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为了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能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设计了3个口语交际情境.第一个是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个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的讲解员和听众;第三个是汇报评选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下面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3.
构骨叶脉书签制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构骨叶脉书签选材 “制作叶脉书签”这节课的前几天,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次交流。明确了实验“探究”的课题,并安排学生自己去准备制作叶脉书签材料。在准备这节课的日子里,我的设计思路中融入了“自主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这一天,我高兴地走进生物实验室上课,和我课前设计的一样顺利,学生完全处于主体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宋春兰 《成才之路》2009,(28):43-44
笔者近期观摩了我县举办的一节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课上得很成功,授课教师的教学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两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学习借鉴。一、课堂调控。因势利导这是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教学,教学内容是有趣的童话《小蝌蚪找妈妈》。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教师事先准备了精致的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的头饰。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手中的头饰果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们用好奇的眼神。注视着老师,  相似文献   

5.
学生之所以喜爱童话 ,就是因为童话这种体裁蕴含了丰富的想象 ,有着自由创造的广阔空间 ,非常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感到 ,仅仅引导学生阅读童话 ,还不能够发挥这一文学样式的潜在优势。如果能够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童话写作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童话在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同时 ,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使学生产生创作欲望和成就感。怎样指导学生写作童话呢 ?在教学中 ,我进行了多次尝试。通过反复的探索 ,我竭力摸索出学生写作童话的规律。下面 ,是我的一堂童话写作指导课…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教学设计巧妙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怎样才能做到巧妙?结合本节课,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先进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可以建立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科教兴国的意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讲台上,我选择了"倍数和因数"这一教学内容作为课例,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一开始选这节课,是感觉这节课似乎不难上,而且前几年"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上过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和借鉴。可等到自己备课,细细地研究教材时,才发现这节课其实不好上,不但知识点多,而且概念学生也比较难理解。试上了几次,都屡遭失败。于是我重新研究和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并以此为前提,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教材是通过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引出三种不同的拼法,并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贵刊的《课例点评》栏目我每期必认真阅读,总是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但是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就是好多优秀的教学设计无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有效的使用.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只有电子备课室,真正的多媒体教室正在筹建中;二是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量优秀课例的教学设计拿到我们课堂上使用并不合适.而读完安凤吉老师的课例后,忽觉眼前一亮,尤其是三个预案很有特色,自己恨不得马上活学活用.恰逢学校让我开学初上一节示范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节内容,并灵活地运用了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比预期的目标更好.下面结合自己上这节课的体会对安老师这节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在一次省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让我眼前一亮.从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在揭示某个概念时,我们应创设多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不断地体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正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课堂上精彩的片段才会不断呈现.下面就本节课出现的一些精彩片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在“名师风采”活动中上的一节课的实录,这节课是浙江版小学现代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我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让学生的“提问”与“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寻问题的研究方法成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审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由于学生在五年级时已学过立方体的展开图,也学过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但没有学过立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我希望这节课有所突破的几个问题是: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图形,提出一串相关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中包含本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引导学…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参加区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准备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一次难忘的事》作文。课前,我认真设计教案,对这节课充满信心。在本校试上这一课时,我先是范文引路,指导作文选材、讲写法,接着让学生当场写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场点评。  相似文献   

12.
英语写作难教、英语写作成绩难以提高、短期内很难见效等,令教师们头疼、学生们畏惧.一些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也都对英语写作教学退避三舍,因为教师们认为写作课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不好调动、兴趣不易激发等.笔者有幸上了一节观摩课,恰恰选择的是英语写作指导课,现将这节课的心得体会简单梳理,和各位同仁交流如何打造高中英语写作课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4月1日,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我班孩子们非常幸运,能与大师亲密对话,一起走进《社戏》中。余老师深厚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精深独到的知识讲解、高超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孩子们享受了一节回味无穷的语文课。余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诠释了他几十年的教育理念,"和谐、细节、引导、实在、魅力""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长"。这是我对余老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一次顿悟。  相似文献   

14.
陈震琴 《广西教育》2013,(33):65-66
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音乐课,该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祖国的诸多民族风俗和舞蹈,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本人以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搜集了一些音乐素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爱我中华"这个音乐课题来设计一节音乐欣赏综合课。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让我惊讶无语的场面,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课前本人精心地设计了本节课。我用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了各民族的服饰以及风俗习惯,并在孩子们陶醉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游云云 《新作文》2022,(2):27-31
[设计意图] 深圳市光明区教科院举行初三写作教学研讨会,语文教研员刘小华老师让我执教一节"基于问题解决的写后指导课".学生先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作文,我批改作文,诊断学情,然后选点设计写后指导课.  相似文献   

16.
过程写作法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挖掘出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而且易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文章以一节八年级写作课为例,从审题、讨论、写作、修改、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六个环节探讨了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精神焕发的我走进了教室。这节课我准备充分,信心百倍。课刚开始,学生就被我优美的设计牢牢地吸引了。正当我们沉浸在美妙的课文情境中时,忽然传来了一阵闷雷声,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这时我发现学生的情绪有些波动。怎么办?我精心设计的这节课不能让它终止吧!于是我顿了顿,用眼神提醒了一下学生,教学继续进行着。这时候,有一些送雨具的家长陆续来到学校,见我们正在上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9.
上完上午第二节课,我从教室走出。刚走了没几步,班里的几个学生就从后面追上来,不停地问:"老师,下节上什么课?"我随口答道:"音乐课。""耶!"几名学生兴奋地蹦跳着跑回教室。下午,我刚签完到出来,又有几个学生围过来问我:"老师,下节上什么课?"我一听就感到奇怪了,明  相似文献   

20.
<正>《紫藤萝瀑布》是散文中的典范。所以我选择这一篇作为我的公开课教材。我首先素读教材,认真阅读课文近10遍以后,我决定将这节课设计成写作型课型,并以诵读、写作来帮助达成教学目标。课前写作题:我向《紫藤萝瀑布》学写抒情散文。并将我的课题研究确定为:以文本为例,师生共探抒情散文的写法。课前预习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悟,提供的参考题目是:"我向宗璞学抒情散文的写法"。预习是利用课堂时间,读后感也是在晚自习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