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写会议新闻,对记者来说,有苦也有甜。采写会议的一大苦恼,是报道一些重要会议,经常会遇到一大串名单。这“变幻莫测”的“名单学”,常使记者们伤透了脑筋:今年市人代会召开期间,开幕的那条消息中,按惯例又排列了一大批名单。到了晚上,审稿已通过。突然,一位同志发现,市委一位常委的排列次序似乎不妥,另外,一位既是常委,又是部队领导的“位置”也似乎排错了。于是,层层打电话请示。究竟怎么排才算正确?负责审稿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会议新闻是与各种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复旦大学尹德刚、周胜在其撰写的《当代新闻写作》中,把会议大体分为集会、工作会议和记者招待会三类。在当今新闻从业者中,有部分人认为会议新闻缺乏吸引力,因而不重视或忽视采写会议新闻。笔者认为,那种认为会议新闻无足轻重的看法是欠妥的。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常常占据了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时段"。会议对记者来说就是一个“新闻富矿”。但是由于多数会议新闻报道手法单一,为了报会议而报会议。记者往往只是照顾主办单位的需要,强调宣传功能,结果写出来的稿件八股味…  相似文献   

3.
一、会议新闻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没有会议新闻。道理很简单,报纸是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传媒工具,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正确与否,有许多常常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并决定其是否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可见,会议便是检阅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作为传媒工具的报纸,就不可能不对它进行必要的反映。这个反映形式就是会议新闻,因此,采写会议新闻便是记者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之一。会议新闻的分量,一般是由会议的性质决定的。从会议的重要程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重要性会议和一般…  相似文献   

4.
曾佐然 《新闻界》2001,(6):58-58
采写会议新闻是基层通讯员面临得比较多而又最感头痛的事。由于会议级别,出席领导的重要性等原因,很难被上级报刊、电视台、电台采用。因此,作为最基层的乡镇通讯员,是不能盲目跟随上级报刊台记者,在内容上对会议报告摘摘编编,左一个会议指出,右一个会议强调,更不能逐个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上级报刊台的编辑和读者感兴趣的不是哪个乡镇或部门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了会议,而是想知道会议究竟研讨了哪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效果如何。作为基层通讯员就要有读者意识、编辑意识,不能完…  相似文献   

5.
吴琼 《记者摇篮》2004,(2):51-51
怎样写好会议新闻多年来一直是新闻同行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对于会议报道,一般来说,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编、读者不愿看,只有会议举办者希望自己召开的会议有影响,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其会议新闻占据报纸上的较好版面。这“三不愿意”对“一厢情愿”,往往会使报社社长,总编辑很为难。能不能使“三不愿意”变为“三愿意”、“一厢情愿”又不改初衷呢?本文试从自己的采写实践中谈点体会。琢玉成器事实上,有的会议本身就极具新闻价值,但是有价值的新闻,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正如一块美玉,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件具有艺术价值的器皿一样。  相似文献   

7.
一张综合性的新闻报纸,经常都有或多或少的会议新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议新闻已成为报纸这个载体上的一大新闻类别.尽管对会议新闻褒贬不一,但是,会议作为某一方面的信息、观点的大汇集,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源;记者参加会议采写新闻,是记者新闻实践的重要活动.即使在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尤其是9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例会的国际会议增加了许多,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世界贸  相似文献   

9.
会议并无过 说起采访会议,通讯员是最为头疼的了,因为会议新闻难以出新出彩;而百姓普遍对媒体上发的会议新闻不感兴趣,因为多数会议新闻没有说出大家想知道的事儿。  相似文献   

10.
减少文山会海,喊了多少年,而各级各类会议似乎只见增多不见减少。认真想来,会议难以减下来,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解决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部署、安排各项工作,要在较短时间内较大面积地了解、掌握各方面工作的情况,召开会议往往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做为一名记者,特别是驻地记者,不管你是否愿意都会遇上各个部门、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各种内容的会议。笔者以为,如果抱着了解情况、发现线索和采写有价值新闻的目的,就少有不值得参加的会议,只要你的时间允许。因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会议是新闻的重要渠道之一,会议新闻做为动态新闻的一种,是新闻报道中基本和常用的形式之一。做为一名记者,如果角度选得好,善于挖掘有  相似文献   

12.
改革会议消息,这既是广大读者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愿望。几年来,在改革会议消息方面,新闻界同志作了相当努力,想了一些办法,但至今收效不大,问题较多。目前,在不少报纸版面上,还充塞着许多枯燥乏味的会议消息。据五家报纸统计,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第一版上的会议消息条数:《贵州日报》七十九条,《辽宁日报》六十三条,《浙江日报》五十四条,《四川日报》五十三条,《解放日报》四十五  相似文献   

13.
“会议新闻太多,枯燥、干巴,不吸线人。”这个意见有道理,会议新闻的采写要研究改进。几个人、几百人聚于一堂,讨论、研究、决定事情,这就是开会。从原始社会至今,从酋长会议到电子计票会议,会议的历史悠久。现在,各国的会议很多,联合国似乎以开会为主。会议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决策的一部分,会议新闻有其不可避免性。记者、通讯员采访的会议,种类繁多。有人代会、政协会,工农科教专业会,经验交流会、鉴定会,有政府部署工作、作出决议的会,国际学术会,联欢会,群众大会;此外,还有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15.
著名记者华山把他采访经验提炼成一句话:‘抓取特点,具体地说明特点。’回顾我采写的获奖新闻《汝阳县法院实行定期公开拒贿退礼》经过,感到‘抓特点’的确是采写新闻的‘捷径’。在汪洋大海的社会生活里,怎样去寻觅那具有特点的事实?在廉政建设中,我在基层采访看到不少兢兢业业、奉公守法的好干部,但要把他们当做一般好人好事来写,显然平淡无奇,没有特点。正当我苦苦思索难以下笔时,我听说汝阳县法院干警的一些生动事迹,如一些农民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就直接或间接给办案法官送钱、送物。汝阳县法院干警把能  相似文献   

16.
当今,面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记者都在努力挖掘题材丰富、有趣的社会新闻,让稿件更抓眼球,报纸更有可读性.然而,当我们具体处理采写、刊发社会新闻稿件时,记者的良知和责任,又使我们常常受到职业道德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这件事情是颇具新闻价值的。省会长沙几家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对于这样的会议新闻,如何报道得更好?比较四家媒体的报道,可以分出其高下。  相似文献   

18.
同记者的要求一样,业余通讯员也要始终保持“新闻眼”和“新闻鼻”,即使嗅到一点新闻线索,也要干方百计挖掘出其中的新闻价值来。今年5月7日下午’,我从别人口中获悉;共产党员、马村煤矿供应科副科长王振海于《月3O日早驾驶大客车直奔西安,在途经渭南市周家村时一位村妇搭乘此车。上车后约十多分钟,这位乘客听说客车的行驶路线与她要去的路线不符,便急匆匆地下了车。走时,将黑色小提包遗忘在车座下,当时,满车的乘客无一入察觉。当日傍晚,车返回矿上后,王振海他们在清扫车内卫生时才发现了这只小提包。打开包一看。衣物内交裹…  相似文献   

19.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X):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者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去“节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挖掘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人大、政协会议及党代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搞好这些会议报道也是报纸尤其是党委机关报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