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华贤 《师道》2005,(9):43-44
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分析完课内容之后,她说:“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学生们有的木然,有的互相看看,有的埋头不语,无一人举手。见无人响应,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停了一会儿,一个平时很爱举手的虎头虎脑的男生终于站了起来问:“老师,课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义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相似文献   

2.
老师:“请同学们用‘不是……就是……’造句。注意:造句也要说真话,实事求是。”学生:“这几周的体育课不是被语文占了,就是被数学占了。”老师:“你光知道玩!所以,造句也想到体育课上面去了。你好好地站着!”学生:“老师,我没有说假话呀!”老师:“那也不行!罚你重造一个。”学生:“如果有的同学回答问题不合老师的心意,老师不是训斥他,就是罚他站着。”  相似文献   

3.
上课铃响了,林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微笑着说:"今天我要送给大家一个神秘的‘礼物’,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是巧克力,有的说是玩具……过了一会儿,林老师拍拍手,乐呵呵地说:"大家静一静。"接着她拿出一个红盒子,说:"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欣赏一下‘礼物’,谁愿意先睹为快呢?"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作业中都错用“末”和“未”。我采用让学生多次读、写的方法来使他们牢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当时是记住了,但下一次的作业中又分不清了。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区别这两个字。在一节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末”和“未”,接着说:“同学们,这对双胞胎长得太像了,我总是分不清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老师辨别一下它们。”这下课堂可热闹极了,学生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有的指手画脚。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记的:‘周末短,未来长’。”我请他解释。“老师,‘末’下面一横短,我就…  相似文献   

5.
案例:初三政治教师蔡老师,准备在时政课上作《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的讲座。当他说到“‘WTO’是何意?”时,下面一男生插嘴道:“就是‘打屁股’呗。”引起同学们一阵哄笑。蔡老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示意他说说为什么要叫“打屁股”,这位学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到2001年才终于加入WTO,这无形中不是被‘打屁股’了吗?蔡老师笑着点点头,告诉学生“WTO”是“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然后要求学生就“WTO”这一缩写随便插嘴,发表自己独创性的见解。有的说:“‘W’代表‘我们’,‘T’代表‘T型舞台’,‘O’代表…  相似文献   

6.
教贵得法     
在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教,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的印象。有的老师使学生觉得如乘轻舟,一路顺风;有的老师使学生感到如入深山,举足艰难。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善教者,得法,省时省力,“事半功倍”;不善教者,不得法,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有些学生往往把“染”中的“九”写成“丸”,多写一点。如何教好这个染字呢?有这样三位老师,他们的教法确实是称得上独具匠心,耐人寻味。有一位老师教“染”字时,把“染”拆成三部分:水(氵)、木、九。“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水’呢?因为染色要用水;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木’呢?因为染料是植物;为什么‘染’字里面还有一个‘九’呢?因为在古代‘九’表示数量很多,这  相似文献   

7.
张小琴 《湖北教育》2009,(10):50-50
老师可以在学生中安插卧底吗?有的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班主任不应在学生中安插‘卧底”’;有的老师在经历“一场哭笑不得的闹剧”后,心里满是“‘卧底’之悔”;既然那种不打小报告,不为表现自我;只为及时反映班级严重违纪情况的“匿名‘卧底’”可遇而不可求。不妨从树立良好的班风做起,“让‘卧底’公开化”,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轻松驿站     
改时态语文老师:“请把‘我的哥哥去学校’这句话改写成将来式。”一个男同学站起来:“我哥哥的儿子去学校。”语文老师:……电击在学校“红十字”队员培训班上,队员在进行急救训练时,一个男学生开玩笑地问一个女生:“我要如何才能打动你的心?”女生笑说:“刚才老师不是教过了吗?要用电击!”文盲实例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举一个文盲的实际例子。”“比方说吧,苍蝇如果不是文盲的话,它就不会往明明写着‘灭蝇’字样的胶纸上落了。”区别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与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学生:“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  相似文献   

9.
爆笑超市     
《小学生时代》2010,(10):50-51
自寻烦恼 上语文课时,老师叫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安东,请你解释一下‘自寻烦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安东答道:“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会回答问题,又要在课堂上举手,这就是‘自寻烦恼’。”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节观摩课。老师正在上 《第一场雪》。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 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 一层厚厚的雪。” 老师问:“‘山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山川’就是高山河流。” 老师又问:“文章中不是有‘河流’了吗?如果‘川’字当河流讲,这个‘河流’不是重复了吗?”  相似文献   

11.
课上一个老师说: “玛丽,我想请你给我一句以‘I’开头的句子。”玛丽想了一会儿,说道: “I is”老师打断了她,说: “不,玛丽,你不能以‘I is’作为句子的开头——你必须用‘I am’”。玛丽看上去很不安,说道: “但是老师……”老师叫道: “请你给我一句以‘I am’开头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课上,学生情绪低落,有几位学生骨干大胆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老师教了不少技巧,我们自己也看了一些作文指导书,可就是写不出‘新’‘巧’的文章。看来,我们不是写作的那块料!”作文课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4.
品味靳老师教学感言◎杜秋培一位老师在讲《盘古开天地》一课时,精心做了一把巨大的斧子,靳老师就斧子是否有必要做时,将这八个字娓娓道来。“语文还是要回到语言文字上。”靳家彦有所感触地说“,我听有的老师讲课,不断放电脑课件,倒是蛮好看:棉花雪白,稻子金黄,学生不停地惊叹‘,哇’声连连,我说那是‘听取哇声一片’。课堂演示不是放连环画,比如讲笔顺、笔画时,老师当堂在黑板上一笔笔写,就比用电脑打出来强,学生记得住。信息化教学,师生不能被课件牵着走‘,点击’不能代替‘点拨’。”是啊,老师要在备课上下苦工夫。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制作…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听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爽’字,你认为这个字该怎么写呢?”老师的话刚讲完,学生就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查字典,有的翻开语文书,在书中寻找答案,有的用小手比画着,有的用笔在纸上练写着……不一会儿,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爽’是这样写的。(学生按笔顺书写爽字)”老师进一步问道:“你怎么知道是这样写呢?”“因为,我们书中就是这样写的。”学生十分肯  相似文献   

16.
江苏新编初语教材第一册课文中有一则对对子的故事: 有一次,寿老师出了个题:“独角兽”。同学们有的对“四脚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听了只是摇头。鲁迅对了个“比目鱼”,老师这才面露笑意,要他说说这样对的理由。鲁迅答道:“‘独’有‘单’的意思,但不是数字,所以不能用数字来对;而‘比’有‘双’的意思,也不是数字……”老师听了频频点头,连连夸奖:“对得好,讲得也好!” 读了上述故事,联系我们的作文教学,感爱颇深。 首先,私塾对对是一种能力训练。提起私塾,人们往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校的王老师上公开课。他沉着老练,胜券在握,一切都按照预先的课堂设计正常进行。但突然有个学生举手道:王老师,黑板上的“蘸”字写错了。王老师一面当即纠正,一面表扬了这个同学。事后,很多人都夸奖这个学生的严谨学风和敢字精神,也有的同志开玩笑地说:“这位同学真不应该在稠人广座之中‘将’老师的‘军’,‘挑’老师的‘刺’!”  相似文献   

18.
"赵老师,您怎么从来不叫你班学生的大名啊?"小李老师问。"就是啊,听您班上学生说,平时您不是叫他们‘毛毛’,就是叫‘豆豆’,甚至还有叫‘乖乖’和‘宝贝蛋的’?"小张接着说,"上次在您班上教完《幸  相似文献   

19.
夏老师上课     
刘欢 《今日中学生》2004,(28):46-47
“同学们,你们进校的第一篇日记,我都已经看过了,并且有的还细细地欣赏了。但有的同学很有意思,把我的‘夏’字写成了‘下’。”我们的语文老师———夏红阳说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下”字。同学们都禁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快嘴的同学急忙说:“不对,应该是‘夏天’的‘夏’。”“对,是‘夏天’的‘夏’。”夏老师擦掉“下”,写了另一个“夏”,诙谐地说,“我可不是什么下等老师,也不能够当一个下等老师,不过嘛———”夏老师话锋一转,“当个‘浇花的’,也不错嘛。”她顿住话头,环视全场,见大家疑惑不解的样子,便含蓄地说,“我把你们好有一比…  相似文献   

20.
尧逢品 《四川教育》2009,(12):42-42
前不久,我在一个学校听了一节主题班会课《感谢您四班》:在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后,老师深情地说:“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把你想对同学说的‘祝福’写在上面。然后把纸折成‘小飞机’放飞出去。当你拣到别人的‘小飞机’时,请把它拆开,认真地读、认真地体会,把你想说的话也写在上面,折成‘小飞机’,继续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