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运用价值论的相关理论解释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学理逻辑,分析体育课程思政在运行中存在的价值冲突,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育人机制的三维构建体系。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是指以体育课程为主线,将思政元素渗透于体育教学全过程,对学生主体的需要和发展具有积极性意义;从导向基础、价值本源和学科优势3个方面阐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逻辑;从文化原点中实用主义思维的价值冲突、传统体制禁锢下的价值冲突与认知思维惯性下的价值冲突3个方面揭示价值冲突的原因;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机制的三维实践路向,即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从顶层引领、评价机制中激发意识,消解原点认知,从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师培养体系中强化正向认知,从学科融合与体育课程创新中探索育人新机制,增强说服力和解释力,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庹权 《体育师友》2010,33(4):76-78
应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就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探讨。指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活动情境,以理论课程实践为手段是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要注意以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生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育课程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大学体育教师是大学体育课程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体育教育的实践方向。随着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向度失谐,以单向度的思维方式为主。为此大学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破解单向度思维,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育人效果,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李斌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41-44,47
回顾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特别强调"反思意识"或者"反思性思维"。通过这种回顾与反思,我们得到如下启示: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学校体育课程变革的前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重视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创新,重点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即传承与借鉴、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0年的大学体育课程流变历程与风格,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特点,凸显了非课程化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审视与反思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走出"健康范式",从体育学科角度和课程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实践与研究而总结和提炼课程思想,形成有"学科规约"的实然指导思想,才是有效发展大学体育课程之路。  相似文献   

6.
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已成为新时代推动教育变革和探索体育教学创新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现状,探析跨学科主题学习背景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可行性,并基于具体案例从研究主体、融合主题、萃取内容、教学实施、学业反馈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它应区别于其它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固有特点。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影响着该门学科的价值取向、目标导向和体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因此,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对整个课程的构建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周静 《精武》2012,(31):43-43,4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发展,面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创造性思维培养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体育教学作为小学的基本课程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氛围和谐,独立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小学生提供活动、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对体育实践课程属性的界定不清,造成体育课程类属不清、性质不明,体育教学也出现了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的不应有现象。通过对体育实践课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争议,以及由此造成的现实中人们对体育实践课程属性的不同观点和产生的困惑进行分析,得出体育实践课程属性为“活动一体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程论的视角,阐述了新一轮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及本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概念和本质。认为:研究体育课程实施有利于了解体育课程变革的实际、深化对体育课程变革过程的认识、修缮既定的体育课程计划方案、丰富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体育课程实施是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体育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调适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非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学校个性生成的过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验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健 《精武》2012,(32):39-40
通过对高校田径选修课的现状及改革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田径专项选修课必须作为体育教学的母体学科来加以保护,在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认识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开设田径选修课的困境。其次,传统教学形成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惰性是制约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深入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旨在为普通高校田径专项选修课程改革提供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教学中以运动美学、兴趣、情境和创新形式激发学生运动欲望,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时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后续教育中树立学生终生体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课程体系结构要素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课程学理论对体育课程体系结构要素作分析探讨,认为体育课程体系应包含思维体系、课程建设理论、体育教学模式和课程形式、课程评价理论等结构要素,并对结构要素分别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项目驱动教学”是基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运用培育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它是核心素养理念下课程实践行为意义变革的一种体现,打破传统的由“零碎到完整”“简单到复杂”的学科知识程序化教学思维,建立以系统性知识的完整体验,并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解决情境任务而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学新思路。本文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期帮助一线教学工作者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体育课程模式不断丰富、创新,不断与科技元素交织和碰撞,互联网不断赋能于现代化教学,为新时代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理论分析。高校体育线上课程授课模式具有授课形式灵活、授课教师更加专业、授课不受场地限制的价值特征。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存在教学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思路固化、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老套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强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的思路与观念、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实践路径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1.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目标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的目的是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创新性,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与评价创新,其中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创新为主导。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离不开课程的支撑,课程平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同时课程平台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体育人文社会学已初步形成课程群,课程群…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学校体育需要一个行稳致远的体育课程模式,幸福体育课程顺应时代的需求,提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课程模式。本文基于一体化专题研讨,从人文、学术、时代等多视角探索理论价值,按照体育课程实施方向、搭建课程框架和具体实施策略,多层面挖掘其实践价值。深入探讨幸福体育课程实践中的理念转化和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形成有效的解决策略,为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有效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教育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师体育院系教育存在着重学科课程教育、轻专业理论与技术教育的偏差。为扭转此偏差,要建立以人文学科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技能和实战课程所构成的体育教师专业化课程体系。体育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要通过专业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亲身教育、教学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南西部帮扶政策,西部地理文化资源特色,西部高校培养体育创意人才平台优势进行论证,从夯实的专业知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创意引导的教师团队、多元化创意思维开发的课堂教学、校园创意文化的交流、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这几方面,对湖南西部高校体育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今后体育创意人才在高校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