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审美能力?我尝试用审美心理理论指导诗歌教学,取得了一定收效.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就如何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实施美育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对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教学有所帮助。要开展审美鉴赏,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创设美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共鸣;促进审美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象的创作,是诗人头脑中的意象和客观现实中的物象相融合并互相激荡升华为诗中的审美意象,进而与审美物象水乳交融生成了超越客观物象,超越主观情意,超越了宇宙、天地、万物、历史、时空的融而为一的诗歌艺术形象,使诗的光晕获得了永恒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紧扣并突出其特征,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诗歌的审美教育功用。  相似文献   

5.
据对苏北某市6所小学的古典诗歌审美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基于儿童审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亟须改进。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授课时拓展古典诗歌"意象""意境"等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掌握"吟诵""朗诵"等技巧,完成从知识传授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探索专业化、审美化的教学方法等,都是比较有效的审美教学策略。另外,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应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诗配画""诵读展示""诗词大会"等竞赛活动,以营造充满活力的古典诗歌学习氛围",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歌是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尤其在古典诗歌之中不仅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清楚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积极做好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从不同的角度探析了古典诗歌中的审美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推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抒情言志的审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主流,在新诗的现代转换过程中,尽管对中国古代诗歌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但中国诗歌的审美传统仍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根基,新诗与传统诗歌仍然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新诗中仍然渗透着传统诗歌的养分和流贯着传统诗歌的血脉,古典诗艺传统仍然是保持中国新诗民族特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审美意象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如果说古典诗歌创作就是诗人以独特的主体性编码运用语言符号建构审美意象的活动,那么古典诗歌鉴赏则是读通过对审美意象符号的个性化解码来领悟其审美意蕴的过程。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古典诗歌中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心构筑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意象的模糊性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朦胧、含蓄的美感,为读者创造了广阔的审美空间。诗歌翻译贵在保持原作的神韵和风姿,以使译作拥有与原作同等的艺术效果与关感。以《锦瑟》英译为例,参照阐释学翻译观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造成译作审美空间消减这一观点,提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应采用意象对等的翻译方法,以求最好的保持原作的艺术效果与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意象界定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本审美概念,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意向的历史演变、生成过程、分类情况和审美特色,分析了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的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独具魅力,它与审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学的源头在诗,音乐的源头在诗,中国绘画的审美情趣是写意,同样源于诗,那些经久不衰的古诗词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与此相应的,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古典诗歌在自身的发展历史上创建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审美原则。本文就维吾尔古典诗歌中具有立体表现、完美、崇高、象征等一系列典型性质的审美范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感悟意境     
钱凌梓 《广东教育》2006,(11):53-53
在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意境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核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理想。在中学古典诗歌学习中,感悟意境才能撷取诗歌的菁华。  相似文献   

15.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语文课程标准》、青少年审美发展结构中的基本矛盾及语文学科性质、目的及任务的客观要求。培养的路径主要包括取舍诗歌中美的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运用适当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周淑玲 《学周刊C版》2010,(6):207-207
古典诗歌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蕴涵了诸多美的因素。“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闪耀着美的光彩,给人以深刻启迪。教师针对不同诗歌的特色采用“三美”教学,会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不断提高学生古诗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8.
龙泉明先生对初期白话新诗“非诗化”的研究,具有较大学术价值与创新意识。但其概括也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或停滞性,因为他审美判定的标准是古典诗歌。虽然古典诗歌已经达到难以突破的极致,但用此作标准衡量五四白话新诗,无法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新诗是在古典诗歌根基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新模式,是一种特别注重情绪流动的诗歌倾向,必然会带有“非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其中承载着太多我们所不为所知的秘密。对于如今从小学习白话文的学生来说,要想将古典诗歌中作者的意图弄明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理和情感是非常困难的。教师要以小学语文人教版为例,查阅相关文献,从诗歌审美意境的创设、审美教学的引导以及审美内容的联想出发,探讨改进教学环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从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情感和人文关怀以及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情感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