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基本方式,说明在表述手段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往往要借助叙述、描写和议论。对于这一特点,有的写作教材已作了明确概括。例如,湘潭师专编印的《写作概要》就是把凭借性作为说明的一个特点来提的。多数写作教材虽未作这样处理,但从把“述说”、“描绘”、“剖析”视为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一点看,许多同志实际上也还是默认它的凭借性的。那么,这一问题是不是已经完全解决了呢?没有。因为对这种凭借性的  相似文献   

2.
旅游有人导游,读书有人导读;学生摹仿写作也应当有人导摹,即指导学生对所学课文中一些好的笔法(写作方法)进行摹写。从学写作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无非是一些写作的实例,学习它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别人做文章。小语教材上许多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笔法各异,多姿多彩,应当组织学生摹写。教材后面虽然也有作文的要求,但那多是综合训练,范围较大,难度较高。笔法导摹,从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教”儿童写作上,但对写作主体——儿童却缺乏足够的体认,对儿童写作行为的发生以及运动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儿童写作只是一种外在于儿童精神世界的“作文行为”,而不是蕴藏在言语和精神深处呼之欲出的“写作意识”,这就是“文心”。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传统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将写作安排在单元之后,没有系统的写作教材,故而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系统性不强。同时,从教学模式上看,作文教学多是采用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作、教师批阅、教师讲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有效性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写作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写作,  相似文献   

5.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课程的双翼。《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阅读教学如火如荼,写作教学却门可罗雀,尤其是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令人堪忧,急需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突围。  相似文献   

6.
解决学生“作文困惑”的思考兰州市教科所郭亚玲作文,从写作目的看,是为了“表情达意”。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写作意图。从写作过程看,写的行为又可分为“三步”。首先,客观事物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被反映到大脑中,同主体原先积储的知识、情感等融合...  相似文献   

7.
[引子]我曾承担了一堂数学公开课——“分数的意义”,从确定教材到完成上课历时两周。课上了, 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酝酿]“分数的意义”是一堂“熟”课,成功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们也听得有些“腻”了。我一遍遍地读教材,看参考书,从各个渠道收集许多有关的资料和案例,并充分了解了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断地思考和酝酿,期待着能有新的突破。在反复酝酿的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到教  相似文献   

8.
从写作主体触发写作动机开始到写作成品交付使用为止,是一次写作行为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写作主体并不是像一些写作教材所说的那样,遵循同一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程序进行操作,这个过程不是一种历时性的线状进行的过程,而是写作主体综合能力控制下的表面“无序”的共时性的全方位立体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金课”概念的提出对大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预示着中国大学课程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本质上看,教学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然而大学课程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教学交流阻隔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自身、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自身之间的阻隔现象。唯有充分发挥制度功能、强化主体交流意识并提升主体反思能力,才能真正消解大学教学中的交流阻隔现象,切实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写作教学亦是如此。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把学生置于主动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爱好,在渗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自然为文,写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作文。写作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他们从心理素质到写作基础都千差万别。从宏观上看,写作是思维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微观上看,写作是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写作中的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修改等无一不是个体的主观行为,呈现出个体差异与色彩…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有综合性且难度较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在作文教学中,施训者(教师)直接支配学生,学生住训练过程中有明显的被动性,始终处在受训的地位上。其实,就作文教学的本质看,学生应是写作的主体。他们在受圳的同时,主体意识对其写作训练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感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容易理解和讲清,而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则有些棘手。这恐怕有两点原因,一是教材叙述比较简略,二是“平均地权”本身也不易理解。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平均地权”的表述基本上取自同盟会《军  相似文献   

13.
杨婷 《学语文》2013,(4):73-74
写作就其本质而言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从宏观上看,写作是思维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是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微观上看,写作是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写作的重要方式,从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两方面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是,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时常会有大部分的学生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学生对写作比较害怕和畏惧。这说明了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出现了一定程度上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所学校的校训,从言语层面上看,它只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但从文化层面上看,它却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集中体现着一所学校的主体精神。因此.许多教育专家与办学者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内容的确定与言语的表述,如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兴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而我国的两所著名高校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则分别以“求是”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这些校训都本着各自的办学要求,用极为凝练的言语,表述了这些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与精神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董文 《语文知识》2014,(12):60-6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而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却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们只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对写作教学作了空泛而抽象的表述,并没有对各学段写作教学内容作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教材的编写者们也一贯重阅读轻写作,对写作教学缺乏整体通盘的考虑,至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甚至没有—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写作训练体系。加之许多一线教师对写作教学到底“教什么”与“怎么教”认识模糊,写作教学意识淡薄,难怪学生们谈作文色变,视作文为畏途。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与“求异思维”张佩华从现代信息论观点看,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从客体自然信息的反映与选择,到大脑的转换加工而成为主体的信息,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无不体现出作者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例如,在选材定题时,需要有观察力和直觉力,在构思炼意时,需...  相似文献   

18.
张雁 《湖南教育》2005,(10):35-35
从表面上看“,主题先行”写作模式的运用是有违“新课标”中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原则的,因为这不符合“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写作要求,这个过程好象是“为文造情”,而不是“为情造文”。其实不然“,主题先行”写作模式的运用理所当然的能够反映“情感真实”的主题。“主题先行”写作模式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而“情感真实”则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二者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方法论对世界观的反映是能动的辩证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世界观,可它却不能代替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研究的起点和叙述的起点,是在科学研究选题之后,科学思想形成直至表达过程中首先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表层看,这是一个科学成果的表述问题,科学论文的写作问题;从深层上看,这是一个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如燕 《广西教育》2014,(45):49-50
正关于"书面语表达"这个概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表述: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为"写作"。这间接表明,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新教材的编排上看,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语言表达以"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注重培养听和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