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想防卫过当是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的竞合。狭义的假想防卫只有一种形态,即对防卫状况的假想。防卫过当可以由过失和故意构成。防卫过当在理论上可以认为由正当防卫行为和过当防卫行为两部分构成。假想防卫过当分为:故意型的假想防卫过当、过失型的假想防卫过当和意外型的假想防卫过当三种。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以防卫过当部分的责任形态为准。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5):98-102
假想防卫过当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假想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竞合。假想防卫过当既有假想防卫的一面,又有防卫过当的一面。现有理论在面对假想防卫过当问题时难以兼顾假想防卫过当具有的两重性。假想防卫过当存在故意、过失和意外三种形态,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态以防卫过当的责任形态为准。  相似文献   

3.
现行《刑法》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甚至不法侵害之间往往仅一步之遥。从防卫起因、防卫客体、防卫时间等客观要件出发,可详细厘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间的厘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指防卫人对自己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基于第三种直接故意形态的存在以及对防卫动机和防卫目的的合理区分,并且在一些如连续性侵害等特殊侵害案件中,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完全是可能存在的。而且,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含直接故意具有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的惯常做法是将假想防卫过当笼统地限定在假想防卫的范围内,并直接认定为过失犯罪,但如此处理有失公允,易导致罪刑失衡.刑法学界不仅对假想防卫过当这一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存在争议,即使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场合,对其性质以及罪过形态等内容的研究也存在诸多分歧.实际上,假想防卫过当既不是特殊的假想防卫类型,也不是特殊的防卫过当类...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该从防卫人的主观罪过上区分成立防卫过当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造成重大损害"之间的关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成立防卫过当的必然要件,"造成重大损害"是成立防卫过当的选择要件.  相似文献   

7.
论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对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新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关于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正当防卫为基础,讨论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问题。这种表述由于立论前提的不当,导致了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有表述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应以防卫行为为前提,展开对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新表述。  相似文献   

8.
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这是我国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合法权利,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但是,防卫是有限度的,不是任意的,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就构成了防卫过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虽然规定了防卫过当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防卫过当毕竟构成了犯罪,还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现在要讨论的是怎样才构成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的问题。任何犯…  相似文献   

9.
新刑法增设了无限防卫的规定,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本文探讨了确立无限防卫权的意义、一般防卫和无限防卫的关系、无限防卫的成立条件和有关无限防卫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们的一项权利,只有正当行使才能达到予期目的,如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构成防卫过当.本文较详尽地阐述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二者间的区别,及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相似文献   

11.
论假想防卫     
本文论述了假想防卫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防卫挑拨的区别 ,具体分析说明了假想防卫存在的几种情况 ,并从法理上分析探讨了假想防卫的责任承担方法。最后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来说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和处理假想防卫。  相似文献   

12.
假想防卫主观上是否有罪过,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这给理论界和司法界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扰。结合假想防卫的概念和范围论述了假想防卫在主观上可能存在犯罪过失,也可能无罪过,但不可能存在犯罪故意;并论述了假想防卫过当的责任认定。  相似文献   

13.
吴云光 《考试周刊》2012,(9):196-196
假想防卫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与正当防卫行为区别很大,造成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样。假象防卫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把实际不存在的侵害行为误以为存在.因而错误地对他人采取防卫措施,造成了对他人的损害。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从假想防卫的概念和构成条件入手来谈论有关假想防卫的问题.深入了解有关假想防卫的判断标准.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是否有可能存在间接故意,以及假想防卫是否存在防卫过当等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成立范围较之旧刑法更为广泛,应当认真认定正当防卫的存在范围。新刑法对于防卫过当的成立作出了严格的限定,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新刑法并未增设特别防卫权,所谓的特别防卫权属于正当防卫的当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是合法的,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而防卫过当则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两者的界限就在于必要限度,但对此,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文章以张福林案件为例,对此进行了探析,并且认为:其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且为在当时实施防卫的情况下所可能选择的最缓和手段之一;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但绝不可能是故意。  相似文献   

16.
论正当防卫     
保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目的.正当防卫是由采取损害不法侵害人利益的方法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但正当防卫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可以任意实施防卫.为防止滥用防卫,我们应从正当防卫立法存在原因、条件、目的及防卫过当几个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新刑法中的无限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刑法增设了无限防卫的规定,这一规定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因而必然对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条共有三款,第一款规定了什么是正当防卫及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二款则明确了什么是防卫过当及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内容。第三款则是防卫过当的例外。相对于旧刑法而言,修改后的刑法增加了什么是正当防卫行为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并扩大了正当防卫的内涵;修改了防卫过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种权利 ,任何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发生时 ,都可以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的损害 ,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损害。但公民的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在司法实践中 ,“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确定 ,长期以来 ,一直是一个疑难甚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案件的评析 ,介绍我国刑法学界对防卫限度的认定原则及新刑法典对防卫限度在表述上的两点变化。  相似文献   

20.
对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正当防卫的适用对象不仅仅是不法侵害行为,也包括某些合法行为;2.认定无过当防卫的对象时,应以暴力犯罪来界定行凶、杀人、抢劫等犯罪;3.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应为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