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拜读了《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年第12期上朱小燕老师撰写的文章《名师课能否模仿》,我感触颇深,名师课能否模仿?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模仿就是一种学习,模仿体现了一种积极学习、主动进取的心  相似文献   

2.
观察名师课堂 感悟课堂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梅兰芳学艺》和《秋天的怀念》、王崧舟老师《只有一个地球》、薛法根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孙双金的《落花生》等诸位名师名家的经典课堂,总觉得不管是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还是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总能让人领悟到名师的智慧灵光与高超的教学技艺,感受到课堂上始终充盈着一股无形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淮北市第十一届小学语文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课上,于老师的三次范读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也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模仿实例。可见,老师的范读仍不过时,依然必要。  相似文献   

4.
仔细捧读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训练案例,我被于老师精心的设计、独到的情境创设深深触动了。遵照“课标”要求,结合对名师课案的学习、体会、借鉴,我在《交流物品,谈感受》中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5.
宋代军 《山东教育》2009,(12):31-31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从未有过与当今小学语文名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更从未梦想过有一天能走进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前些时候,于永正老师应邀来滨州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我终于可以一睹名师风采了。可是,在于老师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期,我又幸运地读到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品读名师课堂119个经典魅力(小学语文卷)》.这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著名特级教师119个课堂经典细节,采撷了名师课堂上的最亮点,定格成一个个特写的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这些经典细节所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人格魅力,融入更多老师的心中,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 一、课前交流,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于永正老师被称为是“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  相似文献   

7.
我听过几位名师的课,他们的确有一些共同的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热情洋溢、活力四射;比如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比如师生平等、水乳交融等等。他们所代表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他们的成长之路也值得研究、借鉴,但他们的示范课的招式却不可简单模仿。陆国强先生在《慎仿名师》一文中写道:“一次,我校几位青年教师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堂作文精品课,其中有一个细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给学生习作打了一百分、一百二十分、五百分乃至一千分的高分。回校后,这几位老师便相继效仿,将这一绝招用…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3月21日,"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揭牌。这让我想到了怎么向名师学习的问题。学名师,学什么?我发现好多青年教师往往热衷于学名师的一招一式。学于老师,一些人就模仿他的做派,比如上课时摸摸孩子的脑袋,跟孩子握握手,拥抱一下孩子,等等。有的学得惟妙惟肖。这让我想到了明代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的一句名言:师其意,不泥其迹。他讲的是带兵打仗,强调的是学习别人的军事思想,而不是拘泥于别人打仗时的一招一式。我们向名师学习也是这么一个道理,要从根本上去学,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比如我们学习于老  相似文献   

9.
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于永正都执教过《荷花》这一经典篇目,解析两位名师的课例,剖析两堂课所呈现的教学策略与追求,赏析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深邃的教学思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对于小学语文从教者具有积极意义。一、精彩教学片断李吉林、于永正老师在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环节的精彩教学片断,值得我们思考。1.导入[片断1]李: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  相似文献   

10.
读名师的课堂是一种享受。然而名师的课堂到底魅力何在?不妨一起来品读一下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这堂作文课,在领略名师教育理念、课堂风采和教学智慧的同时,再读读于老师的课后说课及其专家点评,您可能会有更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张杰 《教育文汇》2012,(2):38-38
去年,于永正老师来宿州参加“携手名师,守望简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了一节三年级的课文——《给予树》。  相似文献   

12.
曾经在刊物上看过孙双金老师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同一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案例,因为是同一课,又都是名师,所以我把两篇教学实录放在一起细细品味了一番,发现两位老师虽然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各有千秋,教法上各显神通,却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他们对评价语的运用准确、精彩。现将两位老师的部分评价语摘录,以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多么渴望听课,特别是听名师的课。常常为一堂好课激动不已,热血澎湃;常常为一个好的设计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但是,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这样的课好是好,可惜学不像。公开课学不像,是不是公开课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平常上课没有的东西呢?课前谈话,可是煽情大凡公开课,教师都会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与学生交流。不愧为名师,往往三言两语,就使学生兴奋起来。不妨先来看看于永正老师和支玉恒老师是怎样进行课前谈话的。于永正老师:“我看同学们的脸上有两个标点符号,一是问号,二是感叹号。有问号的学生是想问,老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有…  相似文献   

14.
张海生 《辽宁教育》2013,(4X):46-46
<正>每每公开课、优课评选,为数不少的"模仿秀"老师就展开名师名课"网络大搜索",模仿名师"一招一式"去组织教学,去启发学生……可教学效果却相去甚远。在娱乐圈,演员都想成为"明星";在教育界,教师都想成为"名师"。明星一直是娱乐新人模仿的对象,每个教师都想通过模仿名师的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按图索骥、一味模仿却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尽如人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明星教师刘欢在评点《中国好声音》选手时直言"自己不主张模仿,好声音的前提在于它真实的本性……每位选手都应该展现出个性和声音的特质。"诚然,名师课堂呈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独特教学设计,还有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给一线教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学习名师课一味地照搬,盲目模仿,也会忽略自身的素质,失去自身的教学风格。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那我们学名师,究竟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笔者参加过两次在绿城南宁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新理念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听过于永正、窦桂梅、戴建荣等老师的课。名师们的精品课个  相似文献   

16.
听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全场皆惊。惊的是于老师细读文本工夫之高深。  相似文献   

17.
薛晖 《儿童音乐》2014,(3):56-57
【例6】 《单簧管波尔卡》是由长沙市艺术(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雨花区天华学校陈善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欣赏课,为自选教学内容。陈老师为该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为: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音乐风格特点;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表现。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研读了于永正、王兰、窦桂梅等名师的多年前的低年级教学课例,依然感受到当时课堂的活力与魅力。置身名师的课堂,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有趣"和"有情",积极的情绪体验始终伴随着课堂。他们的课堂以趣味化、活动化、个性化、激情化吸引着孩子,给我们带来感动和温馨。一、教学设计趣味化【经典课例】于永正老师执教《草》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现在,我当妈妈好吗?师:(学生背完)好!我的女儿真聪明,老师刚教完就会  相似文献   

19.
曾经在刊物上看过孙双金老师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同一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案例,因为是同一课,又都是名师,所以我把两篇教学实录放在一起细细品味了一番,发现两位老师虽然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各有千秋,教法上各显神通,却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他们对评价语的运用准确、精彩。现将两位老师的部分评价语摘录,以交流心得。一、评价语简洁——明正误孙老师:"洪教头把火烧天,林冲拨草寻蛇,你就能看出他的机智了吗?我不那么认为,  相似文献   

20.
【案例】陈老师赏读了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口语交际训练后,甚为推崇,决定模仿于老师上一堂口语交际课。上课铃响了,学校教导主任黄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你们的陈老师来了吗?“”没有。”学生齐呼。这时,后排一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