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会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让学生"会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会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是要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的探究知识能力,为他们营造"探究"氛围;与学生平等、信任学生、赏识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创造出和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习惯。本文主要讲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导读、精讲、过关"三环节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杨芳 《科技风》2009,(1X):161-16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形"吸引学生的视线,以"言"灌注学生的头脑,以"法"激发学生兴趣,以"德"润泽学生的心智,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该文围绕"满足学生认知需要"这一主题,分别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树立正确学科价值观,渗透学科美感熏陶四个方面,阐述了"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原理与策略。说明了"满足学生认知需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信"朋友圈"里曾流行过这样一个笑话: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目:"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读罢这个笑话,很多人在思考"谁偷走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个问题。其实,从学生思考能力缺失的角度来看,并非是谁偷走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是本  相似文献   

7.
顾海燕 《科学大众》2013,(8):113+174
教育是一种心灵互动的交流活动,笔者认为用"真心"尊重学生,用"爱心"善待学生,用"精心"呵护学生,以行为实践去引导、塑造学生,教学才能相长。学生必然会对学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同时,学生还学会了以高尚的情感对待他人,培养了自身良好的品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激励者"以及"帮助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引导而不穷尽,充分给予学生探索时间与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协同作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给大学课堂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有利于将高等教育的目标从"教"转变为"学",让教育活动的"课堂"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9.
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采用"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教会学习方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喜欢数学,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达到学生能够自学数学的目的,最终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祈求我们的教育要通过"尊重"、"保护"、"关爱",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和浪花,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我祈求我们的教育要以教师真挚的语言感动学生,更需要以自身的行为感动学生,因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很多时候言传不如身教。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抓准机会,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在感动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的基础上,完善了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探索出适合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新的教学规律;结合对学生考核方式从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向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转变;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临时抱佛脚"也有效在学习当中,很多学生都有"平时书本扔一边,考前熬夜抱书念"的现象。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很管用,哪怕只看一两天的书,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考前突击复习毫无效果,照样挂科亮红灯。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将这种情况归结为"智商问题",认为前一种学生"天生聪明"、"善于学习",而后一种学生则"脑子笨"、"理解能力差",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类学生的上课状态,就不难发现端倪。前一类学生在上课时,能  相似文献   

15.
正他姓颜,是学生眼中可爱的"颜色老师";他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待学生如家人一般;他是一名老师,更是一个引领学生走入科技创新世界的大哥哥。他就是南京市溧水区洪蓝中心小学科技辅导员颜志明。在科技课堂内外,他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攻克一个个创新难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指导的学生论文"讨厌的苍蝇为什么老是搓脚"、"双黄蛋能孵出双胞胎小鸡吗"、"洪蓝中心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等横空出世,其中"有关溧水县城夜宵摊点与环境污染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洪蓝中心小学学生视力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万世文 《科技风》2011,(11):180
教学过程虽说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过程,但学生的"学"更重要。学生是学习认识过程的主体,学生真正掌握预设教学内容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若只注重教师教法的改进,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教法的改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围绕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理念,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可以通过以"疑"导入,激活学生的探究,以"疑"讨论,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疑"对话,激活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学红 《今日科苑》2009,(16):252-252
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讲究教学方法,只有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激发兴趣"、"巧设疑难"、"纵横联系"、"分析与综合"、"课堂讨论"等方法,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完整、完善地表达个人的意见,并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让"教"与"学"形成统一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教"的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为后面的"学"做准备;"学"是化被动为主动,是对前面的"教"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并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笔者将这些方法归纳为"明理"、"生情"、"设境"、"多练"和"强化"10个字。即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感情交流;要创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要开展生动有趣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用表扬、鼓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式良好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