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伟泽 《教书育人》2000,(15):24-2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20世纪以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忽视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致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保护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环保事业的兴衰,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鼓励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战…  相似文献   

2.
〖导语〗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社会、环境提供给我们的资源,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不过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树立资源意识,倡导低碳生活,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指人类生存所涉及的整个范畴.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环境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却不可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人类为了让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从古至今人类都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这种人为的改造和利用,虽然一方面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富足,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在近百年里已迅速扩大到全球的范围,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并且开始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存。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但是,人类活动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荒漠化、全球气候异常等,以及由此导致的野生生物物种的快速消亡等。环境问题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关注环境,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环保局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环境意识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笔者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是笔者的初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导语〗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社会、环境提供给我们的资源,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不过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树立资源意识,倡导低碳生活,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朱燕麟 《陕西教育》2009,(12):56-56
自然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它孕育了人类,供我们生存和繁衍子孙。由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类破坏和污染环境在加速,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作为一名烹饪教育工作者。在烹饪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也是义不容辞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的任务和挑战,在目前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中,环境和人口、资源被摆在了并列的位置上,我们生存的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的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未来,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生物课堂的重要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常识,同时彰显"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一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战,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绿化,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1.
许克敏 《考试周刊》2010,(32):197-197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随着人类生产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而且是社会经济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球问题。环境保护是一个倍受瞩目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中学化学教学中应重视环境保护,更应该通过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中学阶段的教育又是开展全程性环境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加强对当代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长远而又有效的措施。因而讨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这一问题,就显得比较重要。一、加强环境知识教育势在必行环境是指人类生存所涉及的整个范畴,是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构成。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养育了人类。人们为了让环境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在不断地改造环境,扩大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这种人为的改造和利用,可使环境越来越适合人类生存的需要,但也造成了人为对环境的污染,使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但工业化生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的加大,使环境污染问题令人恐怖并成为现实或正在成为现实。大量触目惊心的现实使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环境教育也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江泽民书记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意识到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知道环保教育,一定要从幼儿开始。那么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呢?本人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李奋 《宁夏教育》2005,(10):39-40
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青少年是来来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是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生活中取材.使环保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自身的环境好,体现幼儿园领导与教师对环境的重视,对环境保护有深刻的体会,并能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做到实处。我们才能从大的环境氛围上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实际的做法给幼儿以示范,让幼儿习惯于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生存,模仿着去保护环境,使爱护环境的风气在幼儿的心灵处撒下种子。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负载了过多的人口,加上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建设,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环境保护己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的恶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将威胁到国家的环境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素质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而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做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的无知、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龙梅 《中学教学参考》2009,(23):115-115
在中学各学科中,生物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生物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一切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所以一旦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阻碍,受到威胁.因此,保护环境、优化环境和使整个生物界得以延续生存和发展成为我国及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全世界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各种活动惊醒世人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道德观形成时期,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因此,中学生物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渗透和培养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环境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把环境问题解决好,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学周刊C版》2014,(9):66-66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环境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把环境问题解决好,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