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特点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探讨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训练的特点。提出:高校乒乓球俱乐部应树立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教学,包括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配对组队、共同进步,自我管理、以赛带学;教学内容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采用多维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层——体育消费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华  吕树庭 《体育学刊》2007,14(1):134-137
我国体育消费呈现出阶层分化趋势,有必要从社会分层视角研究体育消费。从社会分层视角研究体育消费的功效在于使体育市场细分更有效,使研究易于标准化,更易透视体育消费的特点。从社会分层视角促进体育消费,在宏观(国家)层次上要缓解和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大力培育中产阶层;在中观(市场)层次上要合理调整、充分利用体育资源,满足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在微观(企业)层次上要进行合理的体育市场细分和定位,并采取有效的目标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3.
运用献法,借鉴现代教学理论,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中等专科学校体育技术课程教学法中5个环节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教学目标应替代传统的教学任务;“等级分组”动态升降的教学组织形式更适合于教学对象学习特征;合理的教学顺序是预防错误的有效途径;兼收并蓄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是准确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姜艳 《体育世界》2013,(5):101-102
为了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适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将分层教学法引入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本文从分层教学法对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提升的意义上,就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全面的分析,为高校体育教育尤其是篮球教学提出建设性的参考建议及意见。力图突破以往常规的教学方法,根据篮球这项运动本身特殊的性质,结合分层教学法的优点,将分层教学法合理地运用于高校篮球教学之中,并以此开展了专题性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激励教学法在高校篮球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了激励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首先,在教学中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跨栏跑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教学实验 ,对在跨栏跑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应认真研究学生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 ,确立适宜的层次目标 ,并应做好备课、讲课、作业、指导等各个教学环节 ,使教学过程体现出系统性、层次性 ,使学生都能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周俊平 《体育科研》2002,23(1):34-38
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班级人数偏多,学生素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对于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促进差生转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能够从分层确定教学目标着眼,从实行分层组织形式入手,注意有层次的传授“三基”,因而针对性强,便于管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及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6,27(4):87-90,93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体育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差异教学中既要正视差异,体现教学平等,又要正确地对待差异和改变差异,在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基本的统一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使个体特长得到发挥。但过去的分层教学、体能分组教学、专项分组教学以及个别教学,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消极因素。合理利用显性分组与隐性分层相结合的策略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体现差异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层教学法的特点,结合武术教学实践,从学生与教材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外练习分层、考核标准与考核目标分层四个角度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中生 《体育世界》2014,(12):61-63
在中小学武术课教学中,根据学在身体素质、动作技能以及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分层教学法引入了武术课教学。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等方面具体叙述了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论述了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具体方法及分层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入普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构建和谐体育教学模式成为必然.以师生和谐为体育教学基础,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促进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优化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营造体育课堂和谐的学习氛围去思考,阐述高职体育课程的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2.
EEPO有效教育率先在广西区部分高校试点,目前体育专业教学中尚未有开展有效教育的模式。EEPO有效教育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有效教育能否在体育教学中也发挥作用,起到改善体育教学的效果,同时有效教育在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是否可行,能否起到作用,又将面临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的适应当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较好的结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此作者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走访专家学者及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层合作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对该模式进行的试验。经过实验后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多层次合作教学模式所构建的多层次、差异化教学可以较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为高校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改革和模式选择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体育院系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及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部分体育院系学生在校学习、训练及比赛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的课程中,学生会因为身体素质差、基础训练不足和疲劳等多种原因造成运动损伤,这些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本文通过教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应用运动医学损伤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研究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应对措施及其预防的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为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粘忠宜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60-61,64
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应立足本校现有的体育资源情况,从职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出发,采用“一至两项有特色的运动项目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确实做到体育教学为职业服务,让学生真正掌握一至二项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团型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社团型俱乐部的情况,针对俱乐部实施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社团型体育俱乐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符合工科类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模式,分析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和开展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就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盐城工学院目前公共体育课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构建的工科类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图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70%的专家认为理工类学校体育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很有必要,盐城工学院健美操120名学生选项实验班满意度高达94.64%。工科类院校在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的基础上,开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方式和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考验学生能否形成终身体育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分割线,而体育课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影响很大,需探索出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最佳教学模式。该文主要对传统、多媒体、翻转3种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教学所存在的优点、弊端,以及各自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适合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最后得出:传统教学相比于多媒体和翻转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该文最后总结出虽然传统教学较其他两种教学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影响不大,但也应用辩证的眼光进行选择,也可以把传统教学与其他两种教学进行适当的结合,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