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市牢牢树立教育为农业、为农村服务的观念,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继1997年柳山湖镇成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成校后,去年又有神山、官塘驿两所镇级成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成校。回顾近几年我市农村成教工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领导重视,形成共识抓成教《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振兴地方经济的奠基工程。市教委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为统一从机关到基层,从干部到教师对农村成教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市教委主任但昭斌同志多次在专题会  相似文献   

2.
汉川市丁集乡成校创建于1984年。在致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中,该校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集体”,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特别是1996年后,该校在拆迁重建的困境中,走“边建边创边发展”的第二次创业之路,相继成为“孝感市示范学校”和“湖北省首批示范成校”。一、党政领导重视,赢得社会支持,是学校生存  相似文献   

3.
1999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成校”的谷城县城关镇成校建校仅2年时间。短短的2年时间内,该校何以成为城关镇乃至全县的菌种推广中心、栽培示范基地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学校,并形成集制种、保种、生产示范、技术培训与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教育经济实体?通过调查,笔者认为该校的办学实践可为农村成校办学提供如下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我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为农服务的重要精神,坚持教育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以构建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目标,以调整教育结构,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为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  相似文献   

5.
地处鄂西北的老河口市,自1996年“两基”验收以来,着力发展职成教育,实现了职成教育由”小而全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市职教中心被省教委命名为首批“512工程学校”,15所乡镇成校有3所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成校,5所被评为襄樊市级示范性成校,7所被评为襄樊市合格成校。老河口市对职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投人力度令人瞩目:教育部门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如仙人渡的大棚蔬菜、孟楼的莲藕、沿河乡镇办的果树、袁冲的干枣和朝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校在突出办学特色,唱好“农”字歌,念好山水经,奏响示范辐射旋律,写好“三为”(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双推”(推动农业实用技术转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实践、科研、示范、辐射一条龙模式我校坚持以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突破口,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枣阳市环城办事处成校坚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当地经济”为中心,以阵地建设为保证,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典型村、示范户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科教兴农”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一、以阵地建设为保证,不断强化成教兴农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将成校办成致富农村,服务社会的阵地,近几年,环城办事处从物力、人力上积极支持成校的发展。一是领导重视。除办事处主任兼任成校校长外,还选派了农学专业毕业、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同志任成校副校长,并配备了教务、校务主任。教管会分管成校的主任坚持  相似文献   

8.
大丰市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提升农民学历水平,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整体提升社区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并力求在电大教育与社区学院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聂家河镇“成校”坚持以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为宗旨,紧紧围绕该镇现已基本形成的万亩甜柚基地、万亩板栗基地、万亩蔬菜基地着力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为全镇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抓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随着市场需求而改变种植模式是农民增收的唯一途径。因此,聂家河镇根据本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基本形成了以柑子园、肖家岗、谢家坪三村为中  相似文献   

10.
一辆满载着地面卫星接受装置、彩电、录放像机、实用技术像带与电教设备、器材的货车,从武汉驶进了大山区房县。这是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在近3个月里实施对口扶持该县红塔乡成校的第二次实际行动。为贯彻落实鄂教成(98)006号文件精神(即省教委关于实施“成人高校——示范乡镇成较”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由省电大刘刚军副校长率领的纪检、星火燎原处、电教中心、财务处等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已于今年5月奔赴该县红塔  相似文献   

11.
鄂州市新庙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为“省级示范性成校”后,群众高兴地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成校做给我们看,领着我们干,带着我们赚,这块牌子是对我们成校的最好奖赏。”科技示范是新庙镇成校的重头戏。在推广“中油119”栽培技术过程中,农民受传统耕作思想的影响,推广工作很困难。于是该成校采取联农户,办试点,印资料,发教材,田头指导,跟踪服务等有效措施,使农民当年尝到了甜头。到了2000年,一些农户“中油119”亩产量高达208公斤,全镇油菜总产量突破75万公  相似文献   

12.
一、在全省启动“教育兴农示范县”创建活动(具体指标、评选办法另行下达)。以创建“教育兴农示范县”为动力,深化农科教结合,大力开展实用科技转化推广,加强县、乡、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全年乡镇、村成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0万人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10万人,继续创建一批省级示范乡镇成校。二、大力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要不断探索扫盲工作的新措施、新方法,巩固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与教学相适应的生产实习试验基地,是农村成校建设的关键性的举措,它能为学员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标本陈列馆”和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宜城市孔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有10亿在农村。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和最稳定的政民结合部。办好村成校,不仅能既方便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学文化、学科技的需求,促进“科教兴村”,进而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健全农村教育体系,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和农科教紧密结合,亦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基于此认识,结合现阶段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多年的探索实践,兹将如何办好村成校的管窥之见略陈如下,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的探讨兴趣。  相似文献   

15.
荆楚风景线     
郧县教育为农村经济“导航”新年伊始,郧县教委即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缺信息,少技术,经济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教育兴农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把过去的发展校办产业“单为学校创收”改变为现在的“既为学校创收又帮助农民致富”,发展壮大了一批骨干校办产业,加强了校办基地的示范指导作用和产业项目的引进开发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切实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截止目前,全县已利用校办基地举办各类种植适用技术培训班58期,培训农民2.3万人(次),其中钳蝎养殖已辐射到17个乡镇1500农户,3500户农民参与了姬菇种值。郧县教委重视校办基地建设和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教育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要直面和批判农村教育“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传统格局,探讨和坚实农村教育“该为”农村社会服务的学理依据,呼唤和感受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社会服务的现实态势。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1994年12月中旬召开会议,提出在1995年里,要办好农科教结合的七件事。①各地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农科教结合工作的意见和“九五”规划。②要依托乡镇农技站、成校或其他科技服务机构,建立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农科教中心。③抓紧落实省的《科教兴鄂》中提出的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④继续抓好为农户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⑤要总结推广“着眼市场选项目,围绕项目办实体,依托实体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的腾飞,新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乡镇成校教师的智力支持。因此,乡镇成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精神:一、科学精神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结构,改变了劳动条件和内容,促进了生产劳动的智力化。因此,乡镇成校教师应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掌握现代农业各种种植、特种养殖的高新实用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成校阵地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9.
荆楚风景线     
枣阳市农村教改果满枝头近年来,枣阳市教委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市”和“科教兴农”战略,以改革为动力,积极发展农村职教、成教,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顺利进行,深受社会的欢迎。抓试点,探索发展模式。1994年,该市就确定了八个乡镇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经过近十年探索,各地依据地域优势先后探索出七方,吴店、清潭“三教统筹、资源共享、服务农村、服务教学”  相似文献   

20.
谷城县沈湾镇宋洲村成校学员宋天成一家5口人,3年前还是村里的“重点扶贫户”。1999年来,他参加村、镇两级成校实用技术培训后,于去年承包了村里5亩地,大搞山药种植,依靠科技搞地膜覆盖、土壤深层消毒、及早预防山药中晚期病虫害……当年山药喜获丰收,获纯利16000多元。他不仅找到了山药病虫害的防治“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