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接触最重要的现象是借词即外来词的大量出现,翻译新涌现出来的借词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文从分析汉语借词的种类和汉语借词翻译经历逐渐成熟的过程开始,继而提出汉语借词翻译的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汉语词汇中英语借词中引入问题着手,分析了英语借词翻译的几种方法及译词变化的特点,指出随着国门的敝开,国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强。  相似文献   

3.
章就汉词词汇中英语借词中引入问题着手,分析了英语借词翻译的几咱方法及译词变化的特点,指出随着国门的敝开,国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强。  相似文献   

4.
任何语言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不断变化,并可能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形成外语借词,在全球化交流的今天,这种现象就更为常见。汉语借词的存在是在中西方加强交流的背景下,英语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必然产物的产生在英汉语言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汉语词在逐渐地融入英语中,但是它们的生存状态各不相同。基于此,主述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从语外和语内的角度分析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生存状态的因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一种语言所使用词的总称。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借词在中西方交流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学习和了解借词,在英语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大量的汉语借词对中国的对外形象有直接影响,也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密切相关。文章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在数量和义类分布的演变特征做一宏观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以期发现这些借词的演变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新词的翻译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融合导致了语言的融合,哈萨克语在自己的民族语言中吸纳了突厥、回鹘、蒙古等民族的语言因素。借词现象是哈萨克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与俄语、汉语、维吾尔语等语言交流过程中。哈萨克语借词现象已经拓展到方方面面。研究哈萨克语的借词现象,对了解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数学认为,蒙古族于13世纪引进佛教经并对其翻译时即开始吸收一些梵语借词。而根据史料记载,蒙古语中梵语借词的出现要早于13世纪。并且,通过回鹘语进入的梵语借词在其音节结构和写法特征上受到了回鹘的影响,而通过藏语进入的梵语借词的写法与原梵的写法很相近。但是,这一时期的梵语借词在写法上仍未得到规范,一词多种写法的现象很普遍。  相似文献   

9.
章勍 《现代语文》2013,(6):151-153
本文以日语借词为例,从语言和文化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翻译对目的语产生的影响。从语言上看,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包括输入新词和词义变化等几个方面;同时也增强了汉语表现力,具体表现在构词法上。基于翻译会对目的语语言文化带来影响,译者主体性在出发语到目的语这一转换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袁捷 《海外英语》2014,(6):260-262,264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英语也不例外。该文分析了范畴理论对英语借词学习的启示,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范畴理论视角阐述英语借词的认知模式,并提出基于该模式的英语借词学习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日交流可谓源远流长。汉唐时期,日本以中国为学习对象,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而到了近代,中日交流却出现逆转,日本的"汉语"大量地融入到中国的日常用语当中,日语的借词成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传入的几个阶段展开考察,力图对日语借词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庄亦周 《考试周刊》2009,(36):45-46
借词是各种语言中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借词,其中不乏汉语词汇。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中国在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陈彩珍 《文教资料》2005,(32):116-118
文章详细归纳了中文中英语借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形式,并深入剖析借词现象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最终指出珍爱汉语语言,规范英语借词使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互相了解对方的重要工具,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世界上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语言间的交融也变得更加明显起来,借词在文化交流的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词汇的交融。如今汉语已经吸收了很多的英语借词,本文就对文化交流视角下英语借词的翻译进行探析,并分析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罗朝英 《文教资料》2009,(14):29-32
在汉语长期影响下.壮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是壮族人民和汉族人民语言接触、交流和融合的产物.经过长期的使用成为壮语总词汇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三乡壮语汉语借词的语义进行考察分析.将汉语借词的词义与汉语对应词的词义进行对比.从对比的结果归纳出汉语借词与汉语对应词的语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借语的出现是语言交流中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从英汉相互借词的结构构成方式和文化心理上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欧洲国家众多,语言各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交流,欧洲不同国家间的词汇互借现象非常明显。在法国的电视、报刊及法国人的口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来自英语的词汇,这使得我们有必要专门研究法语中的英语借词的应用。本文以体育领域为研究对象,研究英语借词的应用及特点,并分析了英语借词在体育方面数量众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要求。影响借词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文化接触导致语汇互渗、经济贸易加速语汇"出口"、传媒互动促进借词加速、优势理论促成语汇互借。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语言之间可能发生语汇"出口"、"进口"和"转进口"的现象。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拼写规则和含义形成方式不尽相同,对ESL教学可能发生正向或负向迁移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充分把握借词的途径和演变背景,结合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巧妙运用学习迁移扬长避短,使借词对ESL教学发挥更多的正面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彭玲霞 《考试周刊》2007,(50):47-48
英语词汇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词汇,从世界上50多种语言中借词,现代英语词汇中70%是借词。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自己的词汇。语汇借用是语言交流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介绍了英语借词的主要产生来源及类型,并分析了英语借词对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化和历史的相异必然意味着语言的不同,容易产生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并增加理解障碍和翻译困难.翻译中处理词汇空缺的方法可以概括为:直译、音译或加注释相结合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对原文的文化及比喻进行对等处理;借词;意译时注意原语和译文在内涵和文化方面是否对等;意音兼译,生动再现原语的文化色彩;创造性地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