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泉教授《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是修辞理据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明确指出:语用逻辑是叙事对话的重要理据,叙事对话是语用逻辑的重要外在话语表现形式。全书首先论述了"语义"是"叙事对话"和"语用逻辑"的重要枢纽;接着以语体为专题,分别探讨了谈话体、艺术体、事务体作品中的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该书在理论上,综合运用了叙事学、语用学、逻辑学有关观点、原则和方法,对修辞理据研究是一有力的推动;在实际应用领域,有助于文学鉴赏、法典运用和言语和谐的促进。  相似文献   

2.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显示了烛之武出色的外交才能与雄辩的口才。本文对烛之武的语言艺术及逻辑修辞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而逻辑是修辞的基础,要想在消极修辞方面表达的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必须与事实相符,这必须都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春泉教授的《叙事对话与语用逻辑》(以下简称《语用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继其《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一书之后,又一次向学界展示了作者实证研究的治学路数。这种实证研究主要体现在语料搜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矛盾修辞从字面上看不符合普通逻辑,但它具有哲理依据、现实依据和心理学依据,具有深层的思辨逻辑性、情景的现实必然性和修辞的合理性,完全符合辩证逻辑,它是一种言简意赅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手法。掌握矛盾修辞法能提高人们的思维品质和分析理解能力,也有利于中外矛盾修辞法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而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语言材料选择得好不好的问题。普通逻辑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修辞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语法、修辞都要以逻辑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紧扣修辞学现象,在巨大的理论勇气支撑下,诉诸科学的研究方法建构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力图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根本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修辞与逻辑是隶属两种不同性质的学科,二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修辞常以逻辑为基础,受逻辑制约,反过来,修辞也利用逻辑的形式、方法、规律来实现修辞的目的。但在文学作品中。二者既有相辅相承性,又在情境生成方面体现出某种悖论性,文中就后者进行阅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论及语法、修辞和逻辑三者之间矛盾现象的著述甚少,作者有感于此,特从5个方面对三者之间的矛盾现象予以专门探讨,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性格,其语言成就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高的。其中创造性修辞格的运用与作品内容表达的完美结合是其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生动展现了《红楼梦》语言通俗而典雅,准确而简练,纯净而规范的风格,极富生活情趣和神韵,产生了独特的表达效果,使《红楼梦》的语言呈现出动人的艺术魅力,达到了艺术美的境界。本文将从修辞的角度去审视文章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通用教材《教师口语》,在下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第二章“教学口语训练”第二节第二部分“教学口语的修辞训练”的“常规修辞训练”的标题下,讲了比喻、对比、婉曲、暗示等四种“修辞方法”。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提出来以求教于专家、读者,并与该书的编著者、审定者商榷。  相似文献   

13.
吕祖谦的《古关键》开评点修辞之宗,他在评点中对修辞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的从整体到部分也就是从篇章到字词的修辞接受思想和辩证。求新的修辞表达思想,其思想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潜伏》红遍大江南北,其台词令人难忘。《潜伏》电视剧语言具有直白通俗性、幽默风趣性、别致新颖性等修辞特点,从而使台词更好地构建观众与剧中人物的桥梁,进一步提高了谍战片电视剧语言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5.
修辞和逻辑的学科性质不同:修辞属于艺术部门,逻辑属于科学部门;如果混淆了这两门学科的学科性质,那必然出现理论上的混淆。但从修辞的功能来看,它不仅具有美学功能,同样具有逻辑表述功能。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的表达灵活化,逻辑是严密的,但对逻辑内容的表达可以是灵活的;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丰富化,通过修辞,不但可以增加逻辑内容,而且可以增加一些情趣;修辞活动使逻辑内容形象化,逻辑是抽象的,但修辞可以表达一定的形象,使抽象逻辑内容寓于形象之中。  相似文献   

16.
王世凯先生的新著<语言资源与语言研究--修辞与语体风格问题>即将而世,这部十九万字的著作是作者花费多年时间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是我国语言学界语言资源研究以及修辞、语体风格研究中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17.
《晏子使楚》中的修辞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也有同选一篇(或一种)文章的情况。《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则故事 ,被选入现行高中第一册语文读本。而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晏子使楚》一篇 ,是根据《吕氏春秋·内篇杂下》中的有关文字改写的。传诵千古的晏子使楚的故事 ,十分典型地表现了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忠实于祖国的品格和机巧善辩的才能。在这个故事中 ,晏子的巧辩在于结合修辞方法和运用逻辑推理。晏子出使楚国 ,在“从何门入”与“齐国是否无人”两个问题上与楚王展开了斗争。“楚人以晏子短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面对楚王这一带有玩笑…  相似文献   

18.
"修辞的性别分野"就像人类自有语言以来便有修辞一样,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直为语言学界特别是修辞学界所忽视,相关研究一直未予展开。谢元春博士《女性修辞研究》一书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并在理论上予以了阐释。这一研究成果既拓展了修辞学研究的视域,促进了修辞学研究的深入,也对人们的修辞实践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陈晓洁 《现代语文》2008,(12):105-10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不少人将这一精神误解为:既然课程标准不要求、高考中考也不直接考修辞知识,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修辞教学了。由此造成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忽视语法修辞教学的现状。面对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语文教学到底需不需要修辞教学,它的教学价值或者说教学的价值取向何在,又应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修辞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池昌海教授的《先秦儒家修辞要论》,在先秦儒家修辞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全面系统,重视综合;资料翔实,重视考据;以点带面,重视实用。为修辞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