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忽视农民的主体作用,搬迁补偿标准缺乏公平性、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到位等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注重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型农村社区真正成为祥和、便利、幸福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合肥市长丰县、肥西县和肥东县的3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实地调查,发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居民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渴求更多符合农村社区的文化产品和必要的文化基础设施,要求扶助土生土长的文化产品和团体,政府给农民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消除二元制的城乡文化建设模式,政府、集体、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致力于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满足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关键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新时期不断崛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聚落形态,本文在对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并进一步理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轨迹,同时设想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从而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可实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皖北新型农村社区环境景观建设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基于皖北地区不同区域位置与乡村聚落特征为划分标准,皖北地区目前形成了资源开采塌陷型 、沿淮河水系型 、城际干道型 、多元文化型四种类型农村社区环境景观风貌.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皖北农村社区进行环境景观的深入调研与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了不同类型皖北农村社区环境景观现状特征 、建设经验及不足,提出依托水系优势发展养殖业 、旅游业,选址结合交通 、基础设施,考虑经济作物的应用,完善垃圾 、污水处理机制,加强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等建设思路,旨在为后期皖北及其他类似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环境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传统农村社区而言,新型农村社区在生产方式、居住方式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道德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生诉求。厘清主体是谁,是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实践的先决条件。农民、家庭、社区组织等因其不同的职能,构成了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的多元内部主体。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的出路在于主体自觉的张扬,包括强化农村精英群体的道德引领功能,优化小渠道教育的道德塑造作用,提升社区组织的道德氛围营造功效等。  相似文献   

6.
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建设为例,分析了规划产生的背景,并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型农村的若干认识进行了明确,以期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的过程是带动新型农村建设的过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是城镇化的重要表现。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加强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圈。本文结合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及社区店的经营特征,就如何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顾客体验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既有别于我国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中一般的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河南省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地调研,分析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必要性及现状。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一种建设模式尝试,它的建设是传统农区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切入点。近年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见成效。笔者运用实地调研方法对河南省孟州市的三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分析,发现产权不确定、规划管理不科学等引起了拆迁整治以及社区管理的诸多问题。分析认为应通过宅基地确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加强产业支撑的方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不是"新地"农村住宅社区,我们要正确理解"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内涵,不能以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为理由,就突破可耕土地红线,而进行占用可耕土地。建设农村住宅高层单元楼房,让农村城市化,使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没有了田园特色,也就失去了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初衷。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应该在科学规划确保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以旧村改造,废弃地利用为重点,实行一户一宅的小高房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形式.新型农村社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新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承栽载体是社区服务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乡统筹的进展程度和变迁过程.本文以成都市锦江区红砂社区(村)为研究个案,简要阐述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和统筹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进程中的土地规划、产业布局等宏观背景,深度剖析了"村改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状况、布局特点、居民需求、基本趋向,试图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进规律,初步探索了城乡社区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是城镇化过程中引领县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从贵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力求为贵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延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延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通过对农村社区管理机制的创新,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构建,逐步形成城乡各种资源的共享,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并使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社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市电大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省电大的统一指导下,积极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来,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新型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对于加快建设新农村以及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新型农村社区教育进行相关分析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具体的社区教育多元参与主体、社区教育内容、社区教育教学方式等三方面分别对应生态学中的教育生态链法则、限制因子定律、花盆效应等三个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以教育生态学的立场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教育蓝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伴生性的问题,这日益成为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社会管理难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研究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对未来城镇化建设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新乡市农村城镇化建设为例,通过分析新型农村社区不同建设模式,提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主的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最后,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而目前的农村社区建设过于城市化,结构布局没有突现农村的特点,没有考虑农民的生活习惯,不便于农民的耕作和收种,一味追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市化而把农民"赶上"楼的做法,结果并不能让农民幸福,反而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决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其相关理论与实践已经取得很大的实效,其中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着眼的战略基点。在"三化协调"的背景下,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在全省推开,商丘集各地市农村社区的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特色,以点带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河南省各地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共性的合理化建议,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9.
信阳市郝堂村是一个典型的豫南山村,在新型农村建设开始之前,她和大部分村庄一样破败落后,村民生活仅限温饱。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改造开始,郝堂村运用新型农村建设模式——以民为本,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内置金融,重塑农村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得郝堂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四化"引领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乡市的社区建设在集约节约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成效明显。但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权益受损、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现象。因此要在资金筹措、规划建设、拆旧复耕、产业支撑等方面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