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洛文化是根植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华夏部族、汉民族及其他民族的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在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完善发展,最终成为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核心,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根和主源。河洛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已引起国内外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群的广泛关注。当前河洛文化研究,正是方兴未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许多中外学者发表了一篇篇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河洛文化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刊选载一些优秀论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诸多的地域文化中,河洛文化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最为深远、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在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要深刻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激活传统文化魅力,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尤其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向需求原因和方针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寻找力量。  相似文献   

5.
崔高翔 《成才之路》2013,(29):I0005-I0005
各种中华传统的佳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词歌赋也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流,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冷遇,出现了圣诞节重于春节,情人节重于七夕节的现象。因此,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激励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浩瀚,传统美德宏富精深,足以彪炳人类文明史册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虽历经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战乱兵燹、天灾人祸,始终能卓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愈显其强大之生命力,是因为它那种固有的民族精神,那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常谈、常宣传的问题,否则,河洛文化的性质及其研究意义就会被忽略,甚至会走样变形,使河洛文化失去原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河洛文化与当代河洛文学研究有着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学术价值.河洛文学既是河洛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它沉潜着河洛地域的文化心理、价值规范和精神特质.以河洛文化为视阈研究当代河洛文学,能阐释和把握其精神图象和风格特色,绘制补充当代中国地域文学的完整地图.河洛王都历史、伊洛理学、道教文化是揭示当代河洛文学文化身份的重要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古诗文堪称璀璨之珠。它饱含着中华文化5000年的历史,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刻。因此,让广大少年儿童广泛诵读古诗文,对于孩子们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都具有深远意义。正是本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采取精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过程的措施,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懂得并践行百善孝为先,学会感恩,使人有良知,使人明白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不二过,使人变得有智慧,提升了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的"根"和"魂",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和冷落的存在,它的存在为我国长远发展积蓄了无限动力.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愈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弘扬工作被推上日程,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受时代格局影响而逐渐没落和消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所院校课程中,可视为弘扬文化...  相似文献   

12.
河洛学与河洛文化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作为中华最早的地域文化,河洛文化研究已具备形成一个学科的基础。河洛学研究的对象,是从远古到清末河洛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相关区域文化关系。它有“道器合一”的综合性等特点,是“国学”和其他区域文化学研究的基石,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黎雪丹 《广西教育》2022,(32):36-38
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即明确课程目标,构建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着眼高中课程设计,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认真品读课程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深化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文化榜样;了解传统习俗文化,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等,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语言文学教学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学教学的作用与优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争取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首先培养高素质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其文化自豪感,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更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助力。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民教育最高机构,高校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造就大量人才,其科学研究是实现传统文化“两创”的中坚力量,社会服务在传统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充分认识独特优势所在,通过培养文化传人、推进科研创新、引领文化建设、开展对外交流等有力举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其不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洛文化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河洛文化,首先要界定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范围,《河图》、《洛书》出现时的河洛地域范围,不可能偏离中心太远;其次是研究河洛文化,必须突出其核心内容和特征,不能无所不包的将其泛化;再次是研究河洛文化应当着力探讨其在近现代以来的变化与表现;最后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来审视河洛文化的"衰落",区分哪些是历史的必然,哪些是不该发生的文化萎缩。扬弃与吸纳是文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部分,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它不仅对于现实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走向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进程中仍将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