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的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的,且以松木结构为主。采用楠木构造者极少。因为楠木十分珍贵、稀缺。据说紫禁城初建时,曾有过由楠木构造的殿堂,可惜,历史上屡遭火事洗劫,今已无存。近年故宫大修,工匠们偶然发现旧宫殿中尚有楠木柱子,还很惊奇呢。和珅宅第楠木殿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中轴线是中国古人为子孙后代留存的一份珍贵遗产。人们可以通过北京城中轴线去认识北京、了解北京文化。因此,我们研究北京城中轴线的意义不仅在于文物本体的保护,还有更深远的含义。探讨北京城中轴线的起点与长度,以大量的史实说明景山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历史作用以及对未来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改变过去人们对北京城中轴线的错误认识。我们换个视角看北京城中轴线,从科学的角度去确定北京城中轴线的范围,将对于中轴线的保护更加有利。从北京城中轴线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去了解北京城中轴线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能够让人们看到对于北京中轴文化的保护与对文物本体保护同等重要,今天的中轴文化所代表的不再是封建的皇权,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象征。进一步探讨保护北京城中轴线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建筑讲究雕梁画栋,大凡殿堂楼宇都少不了梁柱.而且"上梁大吉",还是一项重要礼仪哩.不过也有例外,在北京的古代建筑中,就有几处独具特色的无梁殿,是难得的古代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丛书》第一部分——《北京紫禁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北京四合院》和《北京古建筑地图》将于5月初面市,此套丛书浓缩了北京古都的建筑精髓,是了解北京  相似文献   

5.
李理 《北京档案》2011,(12):51-53
朱启钤(1872 1964年),贵州开阳人,字桂辛,清光绪举人,晚年号蠖公,人称桂老,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卒于北京.1930年创立国内第一所古建筑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