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节新闻线索的意义与特点 新闻线索,是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它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一、新闻线索的意义 新闻记者对新闻的发现,往往是从发现它的线索开始的;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第一步便是要掌握新闻线索. 1.新闻线索提示哪里有新闻,促使记者进入对新闻的"有意注意"状态. 2.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向导,使记者能迅速直奔采访的具体目标、采访对象. 3.新闻线索的质量可能决定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采访的关键在于采访对象是否具有良好的情感状态。所以,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善于利用情感引导,创设轻松、融洽的采访氛围,让采访对象积极配合记者的提问,以提高人物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13日,某大型媒体黑龙江分支机构作出决定,鉴于某记者有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停止该记者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  相似文献   

4.
"底线"之一:隐性采访的对象一般应为违法行为 隐性采访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采访手段.隐性采访报道的对象一般应为违法行为,这是记者揭露、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匡扶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把握一个新闻事件的敏感点,引起人们对新闻的好奇和关注,是新闻采访和报道中的关键。如何能够把握这一点,就需要记者能够有着独特的信息意识,能够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这对于新闻采访报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更多的将注重于对新闻时事的关注,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观察,从而发掘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将决定着新闻采访报道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宝坤 《报刊之友》2014,(2):109-110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新闻采访报道的最高原则,它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如何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最重要的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新闻的采访报道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成为新闻采访报道的主流。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本文将对新闻采访的客观性进行分析,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加强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采访是记者展开工作的第一环节,采访是否顺利进行,采访内容的深浅,直接决定着所写稿件和拍摄思路的质量高低.要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沟通,必须把握好人情化采访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好的新闻报道不仅仅来源于好的新闻事件和新闻角度,更重要的是好的新闻采访技巧.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顺利完成甚至出色完成新闻采访报道,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新闻采访技巧,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本文旨在研究新闻采访报道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报道技巧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登封,谈起任长霞,没有一位采访对象不流泪,我们也陪着流泪.在这种相互的感染中,典型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在7天的采访中,我们找到了"为什么有10万群众自发为任长霞送行"的答案,同时,我们也找到了采访报道的切入点和主题.  相似文献   

10.
信誉即信用和声誉.信用,是“因为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是过去履行承诺的正面记录,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声誉,则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评价”. 对新闻记者而言,信誉、信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现实中采访对象对记者采取的态度是信任的还是防备的,意味着在现实中记者能否成功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而获得有效信息,意味着采访报道能否获得足够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华 《新闻世界》2009,(11):30-31
以人为本,这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经常关注的话题。但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却常常被新闻工作者忽视。为了使新闻更有吸引力,记者往往在采访和写稿中不顾作为被采访者和报道对象的感受.从而引起被采访对象的不满,或对报道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闻就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的最高原则,它同时也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如何更好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如今,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的逐渐加快,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逐渐地深入人心,目前新闻的采访报道对民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民生新闻采访也逐渐成为新闻采访报道的主体。而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和报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新闻采访中的客观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两方面的问题,即: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意义,以及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访对象主体论》的著者靖鸣,曾长期在新闻媒体从事采访报道活动,对采访对象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在研读中外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著作时,却发现没有人把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占据基础性地位的采访对象作为专门的学问深入、系统地研究过,只是在新闻采访学中作为记者工作的客体有所提及,这合理吗?这符合新闻传播活动的实际吗?社会上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纷繁复杂、流动性和变动性大,能否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研究,使对采访对象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过去不曾有这门学问,现在建立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能听到很多的一面之词,这些“一面之词”中有真也有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稍不留意就会被采访对象所蒙蔽,如果过分信任采访对象或者不加分析地采访报道,极易造成报道失实。所以在采访这些“一面之词“时,记者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善于在纷繁现象中去伪存真,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理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履行岗位职责的时候是有采访权利的,但至今没有以专门的法律形式形成文字,而是散见于大量的法规、规章、政府文件及领导人讲话等,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记者权利,正是这种共识支撑着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常运转。但这只适用于一般的、常见的报道活动,对特殊情境下的特殊事件、特殊对象,共识和约定俗成就显得软弱无力而让位于别的力量。在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就应该让记者采访报道,新闻工作者采访报道的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有的地方对记者采访报道限制很多,这不仅限制了新闻工  相似文献   

16.
共有29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今年两会,主要采访对象是参加两会的4000多名代表委员,采访者与采访对象近乎3比4的比例.对于记者来说,这么激烈的竞争,采访策略决定采访能否成功,决定报道能否出彩.  相似文献   

17.
吴博  冯丽 《记者摇篮》2012,(11):44-45
关于"弱势群体"的相关新闻采访报道,历来都是各级新闻机构在日常新闻采访程序中较为重视的环节。有关此命题的解决和处理,考验着在大众传媒建构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体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根据当前广播新闻采访报道的实际,有必要让广播  相似文献   

18.
当今,媒体已充分意识到隐性采访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于是鼓励记者把隐性采访运用到更多的题材当中,对隐性采访报道给予较高的酬劳,隐性采访"不得已不采用"的规则逐步被打破,成为媒体和记者自觉,主动甚至喜欢运用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在我国可谓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9.
现场采访离不开提问,提问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报道的成败。一个记者若掌握一套灵活多变的提问艺术技能,那他的采访活动就能提高质量,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民生新闻内涵、采访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采访策略,对提升民生新闻采访报道水平、突出实效性、获取受众认可,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