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     
绿,是古人的。只有王安石才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一个"绿"字冥思苦想,百般推敲斟酌;只有李清照才会为帘外的海棠情到深处无限伤感:"知否,知否,应  相似文献   

2.
绿     
绿是古人的.只有王安石才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一个"绿"字而冥思苦想、百般推敲;只有李清照才会为帘外的海棠情到深处无限伤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只有古人才会对"绿"百咏不厌,反复吟唱.绿是他们吟诗作赋的根.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篇文章思想、感情最基本的载体,它好比是一个人的外貌,能给人留下最直观的第一印象。作文要吸引人,流畅生动的语言便成了第一块敲门砖。第一,锤炼字词造奇景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而组成一个个句子的元素是字词。在一个句子里,一个生动、准确、极富表现力的字词往往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摹无状成有形,独出机杼,重塑奇景。"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  相似文献   

4.
“春风又绿江南岸”系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传说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仔细斟酌才确定下来。首先用“到”,后来改为“入”、“过”、“满”等字,都认为不好,改了十几个字,才最后定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诗的本体--"情气"着眼,解读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对这一诗学细胞中所包涵的"情、象、意"等诗的基本要素,作了深入的"细读";同时,本文还从诗学的审美心理和创造心理、从语言学的语言传承、语言传达、读者接受等角度,对王安石这一诗性创造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修改是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经过八次修改后才定型。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迷上了古诗文.   我发现,古诗文虽然字数不多,最多者也不过就三四百字,但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特的韵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曾换过十几个字,最后才确定为形象的"绿"字,这曾一度被传为佳话.到今天,这句诗仍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之妙,可谓是人人皆知了。“绿”字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它借助于颜色,把本来看不见也极难捕捉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南,一片新绿,使我们  相似文献   

9.
赏析语言应从实词、虚词两项着手,然而,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实词上,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的揣摩上,王安石一句脍炙人口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让人拍案叫绝,可惜忽略了其中的虚词。其实,王诗中的“又”字就大有值得玩味之处,诗人的惊喜之情,江南岸变化之状等,  相似文献   

10.
陈烨 《学子》2014,(18)
正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因此,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世界的美,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疑极具现实意义。一、对比选择字词,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我国古诗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想要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就要对诗人的炼字有所了解。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用得极妙,春风拂过,给江南带来可喜的改变:植物焕发生机,千里江岸,被绿色所簇拥。原本  相似文献   

11.
正《泊船瓜洲》系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如是赏析该诗:"‘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原本是一首思恋家园的乡愁诗,为何被当作政治抒情诗来解读?诚然,"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是否著一"绿"字,便春风浩荡,明月高悬?  相似文献   

12.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据有关资料记载,作者在原稿上曾经换过许多字,最初作“到”,后改作“过”,又改作“入”,再改作“满”,最后才选定“绿”字。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尔。此意学人  相似文献   

1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被认为是炼词造句的典范,特别是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其实在这句诗里不仅仅是这个"绿"字用得好,还有一个也用得十分恰到好处的"又"字,通过这个"又"字,使全诗上下联  相似文献   

14.
提起"风",我们恐怕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吧。春风使江南景色一簇一簇地变绿,这是动态的表述;春风像精巧的剪刀,裁剪出千娇百媚的柳叶,这  相似文献   

15.
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称作"超常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爱着您的爱,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不合逻辑、不合语法,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师:《泊船瓜洲》诗中有这样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选得是否恰当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成功与否。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作诗过程中曾经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相似文献   

17.
坚持     
小草忍受雪压霜欺,坚持着绿之梦,终于按一身新装在春风中摇曳;树苗笑傲风吹雨打,在坚持中走过艰难的岁月,终于长成栋梁之材;依米花六年艰辛,不懈努力,终于在春光中吐绿绽翠、开花散香;小溪流不舍昼夜,执著奔腾,穿过崇山峻岭,才汇入茫茫汪洋大海;……万物,在坚持中尽显多姿多彩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走进春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春风轻轻地吹啊,吹啊,吹醒了小草,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大绿毯;吹绿了柳树,千万条才  相似文献   

19.
正词语的锤炼,古人之"炼字",是我国传统修辞艺术中的一种,其目的是选用尽可能恰当的词语,简练而又生动地表达意义。词语锤炼的要求是:不仅词语要用得准确,而且还要用得尽可能好。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换成"过""到""落""临"等都不算错,但效果都不如"绿"字。王安石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词中选择了"绿",取得了最好的表达效果,可以说是词语锤炼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名满天下。“绿”字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绿”字是改了十几次才选定的。但选定“绿”字时,王安石自己得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