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五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冠层结构与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冠层结构、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适当加大穗下节间长度,提高株高构成指数,降低叶片与茎杆角度及叶片披垂度,延迟冠层绿色叶面积的下降速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并对今后如何改善品种的冠层结构与光合性能、提高品种产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接种法研究了30个玉米新组合对茎腐病菌的抗病性及其产量损失。结果表明,30个新组合中高抗和抗病的各1个,中抗的3个,其它均为感病和高感。高抗组合接种后30天缓慢发病,抗病组合发病较慢,高感组合发病迅速。中抗以上的组合产量平均损失20.4%,感病和高感组合产量平均损失28.6%。表明茎腐病对玉米产量性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未接种和接种玉米的穗长、行粒数、穗重、穗粒重之间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沿淮地区目前生产上应用的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矮抗58的株高较矮,重心高度较低,且其茎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半冬性品种中均是最高的,其产量在半冬性品种中最高;偃展4110的株高相对较矮,穗长和重心高度适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弱春性品种中最高,其产量在弱春性品种中最高;皖麦29与偃展4110的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产量也相对较高。半冬性品种矮抗58,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和皖麦29可以作为高产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8个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T1、T2、T3、T4和T5共5个施肥水平,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氮磷钾施用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施用水平增加,各小麦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5个氮磷钾施用水平下,偃展4110平均公顷穗数最多,百农AK58和百农307较多,周麦18、周麦22和百农201较少;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小的品种有偃展4110、百农307、百农AK58、周麦18、华育198和周麦22;周麦22千粒质量较高,且比较稳定.百农201、偃展4110和百农307产量均以T3最高,百农AK58、百农207和华育198均以T4最高,周麦18和周麦22分别以T2和T5最高;百农307、百农207和周麦22平均产量较高,百农AK58和偃展4110较低;在40个品种与施肥水平组合中,"T4百农207"产量最高,"T5偃展4110"最低.施肥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在小麦栽培中,应合理控制施肥水平,最好通过"减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优质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普通小麦一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主要是播种期和返青拔节期)分别用种衣剂、杀菌剂进行防治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剂防治的最好组合是:播种期用14%小麦种衣剂拌种,返青拔节期(3月15日前后)用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喷雾。  相似文献   

7.
棉花不同品种对棉苗根病的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苗根病的抗性试验结果。棉花不同品种间对棉苗根病的抗性存在着质的差异,生产上利用经过病圃鉴定筛选出来的抗病品种控制棉苗根病,是更经济、有效,环保效益更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选用了3种接种纹枯病的方法.即沟带接种法、土表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比较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不同接种方法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法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沟带接种法简单、粗放,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可以用于大量材料的初选.牙签嵌入接种法的发病率最高,平均发病率在90%以上,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容易成功,重复性好,但试验鉴定要求细致、繁琐,工作量大.土表接菌法最为简单、方便,通过适当控制试验条件,可以获得满意的接种效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SW038、WH06-7、Niavt14和CI12633等材料在三种接种方法下都表现抗病,可作抗病亲本在小麦育种中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大豆、油葵、玉米和休闲4个茬口。对不同茬口下的8个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个体和群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适宜大豆茬口的品种1个,玉米茬口2个,油葵茬口3个,休闲茬口2个。8个品种在各茬口的平均产量以玉米茬最高5985.0kg/hm^2,大豆茬最低5602.5kg/hm^2。个体生长冬前表现较好的为油葵茬,拔节期表现较好的为玉米茬。不同茬口对同一品种的群体消长动态影响不同,不同品种间的群体消长动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玉米纹枯病损失程度的定量研究明确了病株率与病情指数之间、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经几种模型对数据拟合,以逻辑斯蒂(logistil)模型拟合程度最高,从而建立其模型为: DI=0.8558/[1+25.8178 Exp(—581497·H)] DI:病情指数(0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测定,明确MPCA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豫麦54对MPCA耐药性强,豫麦18耐药性最弱,周麦9号、七里湾一号居中,同一小麦品种土壤处理法比茎叶处理法影响安全性要强;MPCA对豫麦54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小,对豫麦18、周麦9号、七里湾一号影响较大;MPCA对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土壤处理法大于茎叶处理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菜农对大棚蔬菜钾肥施用存在的问题,施用氯化钾、硫酸钾,研究其对番茄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大棚种植番茄,施钾肥有增产作用,氯化钾用量为K:015kg/667m^2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幅度29.0%.而用量为K2O 30kg/667m^2增产作用不显著,说明已过量.在施钾量相同情况下氯化钾的增产效果好于硫酸钾.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安阳市的生态条件下,如果从高产的角度考虑,5种灌溉模式中,以处理⑤模式即底墒水+越冬水+春1水较为适宜。但在底墒水充足,冬前墒情较好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处理④的模式即底墒水+春2水模式。如果水资源短缺,灌水成本较高,则为了达到节水灌溉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可以采用处理③的灌溉模式即底墒水+春1水模式。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安阳市西部丘陵区。  相似文献   

15.
对半冬性、春性、多穗型、大穗型等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行高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地区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分别为 1 0月 1 0日左右和 1 0月 2 0日左右 ;半冬性多穗型和大穗型品种的合理密度分别为 1 80万 /hm2 和 2 40万 /hm2 基本苗。提出了各种类型小麦品种在 6 0 0 0kg/hm2 产量水平下冬前及春季的合理群体指标及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在小麦分蘖期、拔节期的喷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能增加小麦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于小麦拔节期喷施50mg/kg烯效唑增产效果最佳,每公顷增产达516.7千克,增产13.0%。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力与密度条件下对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不同的群体密度条件下,小麦的群体结构构成及产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肥力提高可明显增加产量,是小麦高产的必要条件;不同类型品种在高产条件下增加产量的主要途径不同,多穗型品种主要以增加穗粒重来提高产量,具体到大田生产中,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应掌握为“低肥高密,中肥中密,高肥低密”之原则,依据品种进行相应的播量操作。  相似文献   

18.
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1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淮两优527的分蘖能力最强,淮两优1141的分蘖能力最弱;徽两优6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61d,两优996生育期位居第二,为158d,其余品种的生育期均在149~151d之间;II两优838抗倒伏系数最高,淮两优527的抗倒伏系数最低,其余品种的抗倒伏系数介于二者之间;淮两优1141、两优996、II两优838实产分别位于第一、二、三位,较对照(新两优6号)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淮两优527、农丰优256和Y两优1号、两优6326的实际产量分别位于第四、五、六位,较对照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因此,两优1141、两优996、II两优838可作为沿淮地区首选的推广品种,淮两优527、农丰优256、Y两优1号、两优6326也可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对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不同的群体密度条件下,小麦的群体结构构成及产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肥力提高可明显增加产量,是小麦高产的必要条件;不同类型品种在高产条件下增加产量的主要途径不同,多穗型品种主要以增加穗粒重来提高产量,具体到大田生产中,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应掌握为"低肥高密,中肥中密,高肥低密"之原则,依据品种进行相应的播量操作.  相似文献   

20.
行距对不同株型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行距对不同株型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一密度下不同行距小麦的产量、成穗数存在极显著差异,总的趋势是16.67cm行距产量、成穗数最高。由于行距与品种的互作效应,不同株型小麦品种要实现成穗数最大所要求的最佳行距不同。据此,在生产上根据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同,可以通过行距调整增加成穗数以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