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誉为“国诗”的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格律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用韵、平仄、对仗为其三大要素。而平灭是近体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近体诗的脊梁,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曾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对于中师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国诗”的格律诗,又叫今体诗,近体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用韵、平仄、对仗为其三大要素。而平仄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格律诗的脊梁,是区别于其它诗的主要特征。毛泽东曾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也说明了平仄对格律诗之重要。所谓平仄,就是把汉语发音的四声,根据诗词需要分为平仄两类。古汉语共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就是平声,即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即现代汉语里的上声和去声。由于语言的演变古汉语的入声字已经消失,分别归入了现代汉语的…  相似文献   

3.
律诗平仄的五步推断法刘家忠毛主席在给陈毅谈诗的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可见,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我们讲律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那么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来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律诗的平仄关系呢?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五步...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国诗”的格律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所谓格律是指押韵、平仄、对仗在诗词中运用的规律和格式,是格律诗词的三大要素。人们把这三方面的要求称作“诗中三味”。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掌握这三大要素,即便是写出七(五)言八句或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宏伟诗篇,不但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和我们时代的最强音,而且是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和卓越的艺术珍品。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毛主席身体力行,他的律诗首首都讲平仄,严格遵守诗歌创作中的规则。本文对毛主席七律诗的平仄作简要的分析,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歌史 ,经历了两千多年 ,各个时期各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高峰迭起 ,各领风骚 ,但都离不开音韵 ,有了音韵 ,才音调铿锵 ,琅琅上口。到了唐代 ,律诗成熟 ,音韵再加平仄对仗成了格律诗 ,几乎成为我国诗的民族形式 ,经久不衰 ,一直流传到近代。现代律诗式微了 ,能者不啻凤毛麟角 ,胡云辉同志的《哀牢吟草》是律诗的习作 ,虽格调韵律平仄对仗诸方面都不那么纯熟 ,但他“熟读唐诗三百首” ,有一定的旧诗底蕴 ,加上他的灵性 ,粗具律诗规范。我们作些介绍 ,以资鼓励 !  相似文献   

7.
趣味诗谈     
格律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比如律诗,分为七言诗和五言诗,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是只有一字一音的汉语才有的。——这是中国格律诗的特色,拼音文字绝对是产生不了这种巧妙绝顶的文字游戏般的艺术的。课本里的律诗都很“正儿八经”,其实,律诗也有不少有趣的,向来被认为“正宗的文字游戏”,有点不登大雅之堂的“歪味”,但如果你了解了它们,却知道这种“歪诗”不失为一件高雅的趣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诗歌史 ,经历了两千多年 ,各个时期各有自己的表现形式 ,高峰迭起 ,各领风骚 ,但都离不开音韵 ,有了音韵 ,才音调铿锵 ,琅琅上口。到了唐代 ,律诗成熟 ,音韵再加平仄对仗成了格律诗 ,几乎成为我国诗的民族形式 ,经久不衰 ,一直流传到近代。现代律诗式微了 ,能者不啻凤毛麟角 ,胡云辉同志的《哀牢吟草》是律诗的习作 ,虽格调韵律平仄对仗诸方面都不那么纯熟 ,但他“熟读唐诗三百首” ,有一定的旧诗底蕴 ,加上他的灵性 ,粗具律诗规范。我们作些介绍 ,以资鼓励 !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中指出:“诗难,不易学,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呢?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基于此种原因,毛泽东同志甚至自谦为“还未入门”。毛泽东非常钟爱旧体诗词,用旧体诗词进行创作,他的诗作无一首白话诗。他甚至认为“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同上)本文拟对毛泽东律诗、律绝的格律作统计、分析,以体味其中的“冷暖”。毛泽东无五律公之于世,本文分析平仄律限于七律。  相似文献   

10.
自由诗漫论     
一诗而有“自由”的名称,那是在五四时代“诗体大解放”中出现的,以后被沿用下来。从五四诗论里可以知道,在新文学里,自由诗最早是对旧体的格律诗而言的。五、七言一类的旧体诗,讲求平仄、音韵、对仗、声律,“诗当废律”,新诗打破了这个“镣铐”,它运用白话口语,诗无定句,句无定字,不讲平仄,甚至不要押韵,“不复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诗律即诗的格律。是指诗的句式(每句诗的字数)、每首诗的句数、诗句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构成诗体的要素。在近体诗尤其是律诗和律绝中,除对诗的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有严格的规定外,还对诗句的对仗也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以律诗为例,就可以说明对仗在诗中是多么严格整齐了。  相似文献   

12.
平仄是律诗格律要求的重要因素。平仄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并形成了四种平仄格式,可运用“填充法”、“推演法”和“口诀法”来掌握并学会运用律诗的平仄格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格律诗(也叫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在平仄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诗人们在写作格律诗时,往往要考虑平仄的选择。不合平仄就不是格律诗。我们在读格律诗时,务必在这方面多加留意。如果把某些关键的字读错了,那就不是格律诗了。弄混了诗体,也就谈不上把格律诗特有的韵味读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陈新国 《考试》2011,(2):16-18
要给打乱了顺序的绝句或律诗排序,就必须了解格律诗的有关知识。格律诗讲究押韵、对仗和平仄,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可根据格律诗的这些特点,寻求排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毅同志: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  相似文献   

16.
作家张远山将现代诗命名为“自律诗”,指的是形式自律,就是每首诗的形式,都被这首诗自身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表达所规定。古典格律诗是他律诗,就是被外在而且是先在的格律限定了形式自由。当然,现代自律诗如果仅仅摆脱了他律诗的外在形式规定,却没有与内容完全和谐的形式自律,那就不仅没有获得真正的形式自由,反而失去了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诗的国家,在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词和曲就形式上讲,它的语言比律诗,更自由,更显得回环流畅,更便于表达思想情感。就对仗一项来说,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出、对句忌同字、忌“合掌”,平仄要求相对,出句必须是仄脚,对句必须是平脚等。但词和曲的对仗,却摆脱了这些羁绊,平仄可以相粘,同一位置的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诗的国家,在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词和曲就形式上讲,它的语言比律诗更自由,更显得回环流畅,便于表达思想情感。就对仗一项来说,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出、对句忌同字、忌“合掌”,平仄要相对,出句必须是仄脚,对句必须是平脚等。但词和曲的对仗,却摆脱了这些羁绊,平仄可以相粘,同一位置的词也可相同,出句平脚、对句仄脚也行;甚至,律诗的对仗是出句与对句两句,但词曲中,有时是三句互为对仗,有  相似文献   

19.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该诗属于格律诗。格律诗是唐代产生的诗体,讲究字数、韵脚、平仄和对仗。这首诗中“,斜”“、家”和“花”必须押韵。查看《辞源》《、辞海》,斜”字在古代读“xiá”,在现代读“xié”。《山行》是属于今体诗平仄格式中的“仄起入韵”格式,首句必须入韵。试看《山行》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平)仄平,远上寒山石径斜·,平平(平)仄仄平平。白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