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约瑟难题”求解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爵士在研究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一个被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的严肃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这种科学的大振兴或大革命,不在中国或印度发生,而是在西方发生?”此文旨在比较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于主流解答的四种有代表性的求解:即金观涛等的“整体研究方法”,刘志一的“思维决定论”,王淼洋的“哲学一元化畸型发展论”和林毅夫的“科举制和激励结构论”,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伦理是儒学文化的最大特征,因此从儒家伦理与科技的互动角度,并与西方科技伦理加以对照,求解"儒学伦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作用"这一"李约瑟难题",这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曲兆霞 《成才之路》2011,(8):90-I0019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这个关于科学技术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我经过初步探究认为:历史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各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中,"李约瑟难题"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本文在综合中外学者对此探讨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思考,并认为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由中国环境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李约瑟难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并吸引了许多学者孜孜不倦地去探求该难题的答案。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难题本身的真伪性讨论;(2)对难题的解答;(3)对难题意义的认识。我国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学术标准和学术价值,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学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驰名中外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于40多年前提出一著名的世界级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此难题公之于众后,国内外众多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但至今仍未有被世人公认的答案。该文认为,中国近代科技之落后于西方,除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外,中国明代以后整个教育的腐败没落乃是主要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难题"是近3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它的具体表述是:"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换句话说就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本人把原因归结为这么几点: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阻碍了新观念的接受与新技术的催生;中国没有具备适宜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难题”是指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古代科技史》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为什么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个问题的完整表述是中国古代科技在许多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了巨大贡献,但是16世纪以来西方近代科学崛起,迅速超过中国并至今在绝大多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这个问题是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史长期研究之后发现并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厚的学术价值,但真正解答好这个问题却有相当难度,故被俗称为“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难题是困扰中国学界很多年的一个难题,从李约瑟提出至今,人们试图从各个方面来解答它。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的意义甚大,甚至有人认为其意义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就李约瑟提出的问题,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度以及地理等方面给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此的光辉灿烂然而现代科学却在欧洲蓬勃发展起来了,究其原因本文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去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封建制度的束缚,本文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阐述:1、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体制无法给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适于生长的土壤;2、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一直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官办的科学技术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4、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但极大的消磨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内在潜力,而且还将外部的积极因素拒千里之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自身的缺陷也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古代科技的形式、研究方法和内容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产“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mp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李约瑟难题。当李约瑟博士通过七大卷忡国科学技术史》(See),在近半个世纪里日益丰宜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时,这个问题的神秘轻力便愈益增强,从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志士为之“上下而求索”。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国人对“德”、“赛”二先生的呼唤便已暗含了对此问题的焦虑和探求;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但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却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当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却骤降至0.4%。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十年来学术界就“李约瑟难题”的研究状况,从对难题本身的辨识及其研究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解释“李约瑟难题”、从中西科学与文化对比诠释“李约瑟难题”、数学史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与科技史研究及有关方法论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李约瑟难题”的再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是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文化的核心,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因此科学、哲学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由于哲学和文化是多元的,所以科学也是多元的;由于中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所以中西方科学之间也存在重大差异。这是正确理解“李约瑟难题”的一个前提和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之所以在“李约瑟难题”的有关问题上产生了种种误解,使这一难题迟迟得不到正确解答,其原因是由于他们混淆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验、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董学红 《云南教育》2008,(13):41-42
中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减负”提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近视眼一天天增加,学生身体素质一天天下降,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外部社会因素,比如说,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压力大,传统观念影响等等,但也有教育系统内部复杂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探讨“李约瑟难题”的三个基本前提:1.“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2.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3.也要重视研究“难题”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圭臬,深刻影响着其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其构建的易学时空观、"天人合一"理念、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系统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科学的萌发进程。面对李约瑟难题,即近代科学技术没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易学提供了另一个异样的解读视角。对易学思想的适当扬弃、辩证把握,能够为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讨论的热点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理解“李约瑟难题” ,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也不尽一致 ;二是“李约瑟难题”的求解研究 ,主要包括内史研究、外史研究和综合求解研究。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深化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 ,有助于反思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20.
纵观学术界对"李约瑟难题"的观点和意见,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重人道、轻天道,重礼治、轻法治,重群体、轻个体,重直觉悟性思维、轻理性逻辑思维四个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领先的传统科技没有在近代转化为近代科学。而当今我们的任务是要重建中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吸纳西方文化的精华,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